APP下载

认知语言学关照下的英语构词法

2018-01-06秦婷婷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构词法认知

秦婷婷

摘 要: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构词法则是词汇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通过认知语言学中原型范畴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两个方面对英语构词法进行分析,以此加深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构词法 认知 原型范畴 概念整合

众所周知,语言的三大要素囊括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词汇构成了语言的基本单位,它对语言的使用至关重要。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 (1972)曾指出:“没有语法,人类表达的事物寥寥可数,没有词汇人类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 [1]词汇的研究普遍着眼于论述它的来源、发展、现状,分析词的结构、类型、意义、理论依据、相互关系、语义的变化方式、过程及用法等等。人们对于构词法的研究兴趣也有相当长的历史,但却对它的研究仍然不尽充分。国外语言学家的主要研究对象从来就不是词汇,因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们关注的是如音位一样比词汇小的语言单位,以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关注的是如短语和句子一样比词汇大的语言单位,词汇在他们眼中看来并没有什么研究价值,构词法也无法进入他们的视野,尽管“人们对构词法的兴趣一直与对整个语言相随而存”(Bauer,1983)[2]。但事实上语言创造性和能产性的集中体现就是构词,对它的研究可以深化我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把握语言的本质、特性及其发展的规律。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英语构词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语言的认知研究就已开始,此时心理学刚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学科。语言的认知研究包括基于心理学的研究和基于语言学的研究。其中前者注重语言的感知、语言理解、记忆、注意力、推理等,而后者注重的是语言的形式类、语言符号的意义、形式和意义之间的操作、意义—概念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概念和概念化等。通过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了解以及概念化世界,语言的认知研究的对象是与知觉、知识相关的人类语言。

一、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构词法

无论是亚里士多德时代还是维特根斯坦时期,范畴的“经典理论”或称“亚里士多德理论”占据统治地位。该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联合定义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内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3]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以 Labov和Rosch为代表的学者纷纷通过研究验证了该理论的不足,前者对cup, mug, bowl和vase等范畴进行了研究,后者的研究对象则是furniture, vehicle, bird等的范畴。与此同时,Rosch还提出了“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他指出必要和充分的标准对于大多数自然范畴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必要的标准一般都是不充分的;原型成员在一个范畴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这个范畴的正式成员,而非正式成员地位属于具其他非原型成员,程度的划分标准则是他们与原型成员的相似程度。以“bird”范畴为例,“robin”比“chicken”, “penguin”, “ostrich”更具代表性,因此“robin”被定义为此范畴的典型成员,而其他的则为非典型成员。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范畴的原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不同的人群、所处地理位置以及文化背景发生变化,但原型一定是存在。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是原型理论对认知科学最有价值的贡献,集中体现在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上。[4]

人们时常需要创造出一些新词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填补人们脑海中的概念空缺。Heine (1991)就此曾提出五点办法:(1)创造新的符号;(2)从其他的语言中借词;(3)通过拟声法构词;(4)将旧词变为新的形式;(5)拓展旧词的语义范畴来表达新的概念。[5]周启强[6]提出了英语常见的七种构词方法,即生造法、借词法、拟声法、合成法、缩略法、拼缀法和转换法。这七种方法归纳起来就是生造、模拟和改造的过程。直接把新词加入语言中即为生造,但这样的新词数量有限。模拟就是通过对语音进行模拟创造出拟声词和对拼写模拟进行简单的借词。把语言中已经存在的原材料进行联系或割裂等并创造出新词的过程就是改造过程。作为英语最主要的构词过程,它包含了转换、加缀、复合、拼缀、截略等多种构词方法。这些方法有些相互重叠,无法明确划分,因此构成了一个从转换到拼缀均沿着合成和截略两条线路依次渐变的原型范畴。例如:loran(long-range navigation)和sitcom(situation comedy)在形式上十分相似,但前者通常被看做是首字母缩略词而后者则是一个拼缀词。又如,Al(aluminum)和mg(magnesium)一般都被称作首字母缩略词,而dn(down)、dz(dose)和mkt(market)却被看做是截略词。

加缀法需要格外引起我们的注意。通过分析不同的学者对词缀的理解,我们总结出两点共识:一是词缀是与词根相对的概念,二是词缀所传递的意思或多或少都一般化了。同时我们还观察到词缀的几点特性:形态黏着性、位置固定性、多产性和语义属类性。词缀必须是黏着的,它不能以独立的单词存在,这就是形态黏着性。位置固定性指的是词缀一般都是附着在其他语素的前面或后面。多产即一个词缀可以创造出大量的词汇。例如,在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中,含有前缀“un”的词条就超过了500个。一个词缀往往会传达一个固定的含义,这说的就是词缀的语义属类性,例如后缀“ee”常指动作的受动者。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却发现仅凭这些特性不足以将词缀与一些其他类型的语素区分开来。試以下列几组词为例:

A:reconsider, depopulate, unintelligent, improbable, leakage, argument, betrayal, childish, happily

B:armchair, hard-cover, baby-sit, earth-bound, off-white

C:biology, television, chemosphere, autonomy, electrocardiogram

我们可以毫不迟疑地判断出A组中的词均为派生词,因为斜体的部分都是典型的词缀,B组的词则为复合词,因为每个词中都包含两个自由语素。然而,我们却很难判断C组中的词是加缀的派生词还是复合词,因为对于斜体的部分究竟是词缀还是自由语素仍无定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这是源于词缀和词根都构成了各自的原型范畴。具有上述四点特性的语素占据了词缀范畴中的原型位置,而那些不具备这些特性的语素则成为了词根范畴中的原型成员。C组各词中的斜体部分却恰恰处于了词缀范畴和词根范畴的重叠部分。因此,根据原型范畴的观点,加缀法有时更像是转换法(如通过附着改变词类的词缀构成的新词),而有时又更像复合法(词类并未发生变化)。

二、概念合成理论与英语构词法

概念合成理论最早由Gillies Fauconnier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发展而来。该理论认为,人们在思考和交谈时不断建立心理空间,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并非是世界上的物体,隐喻是跨心理空间映射的结果。他在《心理空间》指出“对所相关的语言组织的理解,这会将我们引向对空间域的探究,而这些空间域是我们在谈话或听话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并且我们是借用各种语义要素(elements)、各种角色(roles)、各种策略(strategies)及各种关系(relations)来建立这些空间域。” [7]这些建立起来的各个空间域即为相互联系的心理空间。心理空间无法组成语法甚至语言,但语言却无法离开心理空间而存在。据此我们可以用语言来定义或描述各个心理空间之间的关系和其中语义要素之间的联系,语言也就成为了建立心理空间至关重要的因素。概念合成主要受到两个层面的原则的制约,一为结构性原则,二为管制性原则(governing principles)。前者意为对合成空间进行部分并有选择性的投射,产生部分的跨空间映射,在合成空间中产生新显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后者则是优化新显结构,使合成空间更为清晰,结构范式更为完整等。这些原则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取具有人类尺度(human scale)的概念合成,使人类能够在自己容易理解的熟知框架中进行直接的感知和行为。

因此,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构词的过程包括意思的构成和符号的表现。拼缀法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它包含意思层面的组合和词汇层面的截略,如:Britcom﹤British+sitcom(situation+comedy), smaze﹤smoke+maze, acrobat﹤aeroplane+acrobat, handicap﹤hand+in+cap。因此我們可以把概念整合网络中不同心理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认定为新词的认知发生机制。

三、结语

英语中常见的构词方法中,改造法符合人类认知的优化原则,是其中产出最多、意义最为重要的构词方法。它将原本存在的英语语言材料加以改造,进行转换、加缀、复合、拼缀、截略等,它们组成了从转换到拼缀均顺着合成和截略两条特殊线路依次渐变的原型范畴。与此同时,英语构词的认知机制则是概念整合网络中不同的心理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构词过程,有助于我们加强对英语词汇构成的理解,对于我们加深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Wilkins,D.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2.

[2] Bauer,Laurie.1983.English Word Form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邹智勇.典型理论与语言中的类典型性[J].山东外语教程,1999:4.

[4] 文旭.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外国语,1999:1.

[5] Heine,B.U.Claudi & F.Hunnemeyer.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6] 周启强.英汉构词法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7] Fauconnier,G.Mental Spaces: 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猜你喜欢

构词法认知
Module 1 Basketball
法语构词法研究及其应用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说说英语构词法之合成词
构词法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