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词汇积累教学方法探讨
2018-01-05庞大坤
庞大坤
【摘要】许多语文教师注重精讲细问,但却忽视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累计和运用,也就是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现阶段语文教学要回归到基础性知识上,加强学生对语文词汇理解、累计和运用,由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关键词】词语积累 课前预习 贯彻学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与统一。语文教学主旨是让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词汇和语言积累量。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同时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在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很多的教育学家也都指出,现阶段语文教学结合语文课程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要求回归到其本质上去。传统语文教学课堂大部分老师忽略学生对词汇的理解、累计、运用,片面注重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悟、文本分析以及行文技巧这些点的教育,教学出现轻重区域鼓励语文教学改革向前推进。
一、以贯彻学法深化积累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初始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科学灵活制定教学方案,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汇基本意思,明白词汇的意思为下一阶段学习打好实际基础,在理解词汇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积累和实际运用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积累词汇的方式有很多,比如:
1.替换法。教师要融会贯通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用别的词汇来代替学生不理解和不认识的词汇,如老师在讲朱自清《背影》这节课时,老师想要让学生理解里面的“哀痛”一词,老师要求学生在理解该词汇的基础上,寻找可替代该词的词汇。学生举出的词汇很多,如“哀伤、痛苦、悲伤”等词汇,利用学生熟悉指挥,带领学生陌生词汇,在一定程度上扩充学生知识词汇库,直接性提高学生文章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在文章阅读理解中积累经验和方法,学生在文章阅读过程当中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学生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在学生学习词汇的同时,也理解朱自清看着父亲衰老的背影的难过,更好的理解文本的感情主旨,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印象。词语替换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到新知识同时,更好的理解文章作者对语言词汇运用的高超技巧,同时还能加强对旧的知识的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
2.表演法。丰富的语言表达,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多多完善自身语言应用系统,运用生动的语言、动作、形态表演形式来加强对词汇的理解。比如,老师在讲解《闰土》时,老师就组织学生一起演出该课文,学生饰演闰土,老师演迅哥,课文情景实际模拟深化学生对文章角色认知和理解。学生在实际角色扮演过程当中积累词汇,在保证课堂效率,同时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表演法既能有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思想和课文内容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加强对词汇的学习、理解和积累。
3.结合文章理解。学生对文章脉络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结合文章主题深化对一些陌生词汇的理解,提高学生对陌生词汇的理解精准程度,这也是我们平时常用的阅读方法。现阶段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成为文章阅读理解的主体,理解自己不懂得词汇的实际意义的同时,明白这个关键词对课文情谊方面表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学生只要能通过上下文阅读理解的词汇,结合文章上下文阅读形式进行词汇理解,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二、以学用结合夯实积累
新课改语文教育突破传统语文教育瓶颈区,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学生理论知识及时转变为实践动手能力,发挥理论知识实际价值改成学生实际生活。古人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生时会知识库是学生理论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水平,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好习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词汇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产生或多或少的交融和交叉。在学完《济南的冬天》后,通过作业辅导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在學生掌握课文写作思路之后科学布置作业,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完美衔接。老师因为根据学生注意情况反馈,科学布置作业,让学生定期得到写作训练。
三、以课外延伸丰富积累
课外读物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相关语文素养。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语文理论知识的眼光和习惯,比如电视广告,各种课外读物,人们平时普通的话语中积累各种优美的诗词、歇后语、名言警句以及各种成语并且能及时将这些内容用笔录的方式记录下来,完成课外词汇知识的积累。
总之,古人云“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学生词汇积累渠道众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联系起来,融会贯通使用理论知识,让学生在语言词汇积累过程当中深化学科认知,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陆新宏.浅谈新课程小学语文词语句子结合教学[J].吉林教育,2012,(17).
[2]陈永莲.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优化策略分析[J].江西教育,2012,(3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