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示范性高中语文校本选修课开设现状的调查和反思
2018-01-05王畅
王畅
【摘要】 示范性高中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般开设了语文校本选修课,但调查发现,语文校本选修实施的情况不容乐观,呈现应付性、机械照搬性、随意性和欠科学性等特点,我们试图从教材开发、教师配备、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希望能帮助示范性高中切实开设好语文校本选修课。
【关键词】 语文校本选本课 现状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0-001-020
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对于选修课程,各校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因此,各类示范性高中大都开设了语文校本选修课程。
那么,上此课程的教师又如何开发语文选本选修课程资源呢?《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又指出:“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一、新课改背景下开设语文选修课的构想
校本课程资源是依托学校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在对学生的需求和教师实际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课堂内外的学习资源、学校特色资源以及社区等形成课程的因素,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以及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绘制出的可供学生选择学习的选修课程的过程。
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正是给予了教师一定的灵活性,在课程名称规划、课时设置、教学方式、评价考查等多方面充分的自由度,希望学校结合地方实际、学校实际、学生需求开设有特色、学生满意的选修课。希望教师自编教材,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促进作用,也试图促使老师看到自身的教学潜力。
二、现行高考背景下语文校本课程开设的现状
厘清了语文校本选修课的概念,我们且来看看现行条件下大多数示范性高中语文校本选修的现状如何,因为我连续上了两个学期的语文选修,对此深有体会。
1. 校本选修课程名称的抄袭化严重
示范性高中的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一般非常繁重,教学外的杂事诸如各种培训、考核、学校会议等活动等又占据了自由时间。如再担任校本选修课的教学,绝大多数老师只能是疲于应付,故而对待校本选修课本身没有精力和时间认真规划和思考。而校本选修又不得不开设,教师只能在互联网上,或者照搬别的类似学校校本选修开设的状况依葫芦画瓢。这种无奈的局面目前在高考指挥棒下还很难一下子改变。
所以,一般示范性高中语文校本选修的课程有这些:“唐诗宋词名篇欣赏”、“影视文化欣赏”、“论语经典名篇研究“、”外国名著欣赏”等,因为这些课程要么是别的省份集中开设的选修科目的名字,要么已有成熟的课程资料。教师几乎不要动手动脑,上网下载,然后发给学生就万事大吉了,而构想中的教师自编教材几乎是天方夜谭了。
2. 校本选修的教学的随意化普遍
一项调查显示,90.5%的学生对语文选修课的总体态度是赞成,其中有23%的学生抱有极大的期待,67.5%的学生持觉得按规定完成任务即可,仅有9.5%的学生持无所谓、不关心的态度。学生对于语文选修课程的期望,大多是希望通过选修课程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希望选修课能轻松有趣,能多涉及课外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增加内容的感染力,希望将电影、动画等引入课堂。
从调查资料可知,被应试课程长期熏染下的学生很期待这门课程,希望既能轻松有趣,又能增加学识。在如此强大的期待下,示范性高中校本选修课上课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我校语文校本选修一般是规定好一个教室上某语文老师的选修课,每个教师60人左右。这60人来自全年级每个班,本来这个设置无可厚非,但后来实施上课的过程中出现的状况让人始料未及。
上课铃声已响,学生未满进教室,后不断有学生中途闯入,期间,老师开始清点人数,因为学生来自全年级十几个班,师生互不认识。所以,许多学生替他人答到,点到形同虚设,老师考勤也难度较大。
学生的心理也值得思考,因为他们期待这门课的同时又认为这是不需要高考考查的“非重要科目”,故而学生也持着早点晚点无所谓、随意的态度来上这门“休闲课”。而本来就任务不轻的教师上课几次看到此种状况,教师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
3. 校本选修的评价方式单一化盛行
调查显示,除了30%的学校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考查之外,剩余的70%都采取一种或多种考查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所占比例最大的考查方式是考试和平时作业表现,各占42.4%和35.6%。即通常我们说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基本是前面提到的到课情况,考试一般就是一张可以上网随意搜集得到答案的试卷或者一篇可以随处可借鉴的小论文。
以四川某重点高中为例,语文选修课在该校的开设和考查完全由语文任课教师自行决定,且多集中在高一年级,而高三年级原则上不开设语文选修课程,并且语文任课教师的自主权力受到学校相关政策的限制和师生、家长对于成绩追求的束缚,往往很难制定较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来评价上语文校本选修课的学生表现,一般就是全部给个“及格”评定,谁也不得罪。这就使得语文校本选修课的尝试面临尴尬境地。
三、必要的反思
面对“爱之不易,弃之可惜”的语文校本选修课,我们需要反思的东西很多,但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实事求是地把语文校本选修当作百年树人的一项工程切切实实加以实施。
本来,从单一的必修课程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标志着学校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由传播理论转变为注重实用,由单一的升学准备变为兼具就业准备和升学准备,代表著教育的进步,意味着一种新的教育价值体系的确立。但如果我们实施层面只是当作应付检查、考核的摆设,并不把它从真正意义上加以实施,那么它最终形同虚设。对学师生来说,这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既然高考仍是目前相对公平合理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我们就不能逃避,一味怨天尤人,何不学学“戴着镣铐跳舞”?
(一)利用假期进行校本选修课教材的探索与完善
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期间很难再抽时间对校本选修进行科学规划与探索,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就充分利用寒暑假两个长假期,教务部门在假期开始时通知上该课程的教师做好准备,假期结束,老师们再集中讨论、完善一个相对科学的教材资料。这样,远比开设课程时“临时抱佛教”强。
(二)有条件的学校可抽调专门教师担任语文校本选修的教学工作
有些课程资源,可以提前几个月准备,可以集体商讨,但有些校本选修,如“中华书法“、“中国传统民俗”等涵养要求高的更要求资深的教师来“压阵”,我们在株洲二中学习参观时,那里的语文校本选修课开展地有声有色。原来学校专门抽调了一位年龄较大,又有这方面兴趣的老师开设了“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文化热点”的选修课程,采取“百家讲坛”的形式,每周一讲,语文组每周出一次主题鲜明的海报,吸引学生,时间定在每周一或周五下午的最后两节。据调查该课程很受师生欢迎,成为了该校的特色之一。
我认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借鉴这种做法,让有兴趣的个别老师有时间专心钻研,用心对待语文校本选修课,不是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而是当作一项事业来做。
(三)语文校本选修的评价方式应更灵活、更合理
现行的语文校本选修的评价基本是上必修课的评价模式,不是说这种方式绝对不适合学生,而是必修和校本选修课的开设目本不同,试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来说无异于“味同嚼蜡”,如果能有口头展示、书面创意表达、各组竞赛等方式调动学生,效果会好些。
另外,任课教师在上这么课时,不能用平时考试成绩的优劣来看待学生,要暂时抛开考试,发现有创意、会思考的可能平时成绩平平的学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对该学生的选修成绩应该给鼓励分,以提高他们的自信。
选修课是21世纪语文教学中的新生儿,与语文必修教学内容相比,选修课的内容富有更深、更广、更新等特点。真心希望示范性高中的语文校本选修能更科学、更切实地开展语文校本课程,更全面开发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做到无愧于“示范”二字。
[ 参 考 文 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