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在中职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2018-01-05帅明华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实践

帅明华

摘 要:“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基于典型职业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被引入到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它以“行动导向”为教学原则,通过实际或仿真的职业工作环境创设“学习情境”,经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实践表明,这种课程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也提升了职业学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理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关键词:学习领域 课程模式 课堂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243-02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大力倡导教育教学改革。在相关的职业教育重要政策文件中,多次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对涉农类专业提出“加强涉农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创新农学结合模式”。2015年1月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提高培训质量,着力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要“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因此,我校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教师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采用“学习领域”课程模式进行实践。两年多来,通过对“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学习和探索,开发了部分典型案例,课堂教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 当前中职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由于受到教学实验设备、实习场所以及专业课教师教学理念的限制,大部分仍然遵循原有的“学科本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弊端如下:

1.1 教学理念落后

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思想依然根深蒂固,以纲为纲,以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主,强调新旧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忽略学生创新能力、社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科科目繁多、知识偏难、内容偏旧,极大损害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专业课程产生畏难情绪。

1.2 教学内容老套

传统班级授课制下,一套教材,一支粉笔,一本备课笔记现象仍然存在。实训实验、案例分析、讲授内容还是传统的内容,知识陈旧、 授课空洞、言之无物,课堂信息量小,专业技能单一,理论脱离实际,学生学不到真正实用的东西,毕业后无法做到真正的对口就业。

1.3 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笔,一人从头讲到底”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教与学的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法吞没了学法。有些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实质上还是流于形式。课堂中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气氛消极,开小差的、聊天的、睡觉、玩游戏的比比皆是。

1.4 教学评价单一

对学生的考核采用的仍然是应试教育的老一套,以知识内容考核为主,对学生进行评价。忽略了学生的入校成绩及个体的差异,看不到学生的进步过程,损害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特别是对于期望到职校来学习专业技能的学生来说,这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记忆、轻能力的考核是不全面、不科学的。

2 “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在我校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传统的中职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实习实训条件简陋、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以及初中毕业生及家长对农业本身就有抵触心理等原因,所以生源一直不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校近两年来在专业设置、校内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调整,收到的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以完成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设置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和实训场所,学以致用,毕业就能上岗,就业对口率明显上升,受到学生、家长和企业的一致认可。现总结如下:

2.1 教学目标的设定

“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教学目标是基于职业教育目标而确定的。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与其他教育形式相同的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职业教育自我的独特教育形式,即职业教育与就业系统、经济和工作世界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我校把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确定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目标。

2.2 课程开发的步骤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职业”,如何获取与职业工作过程紧密相关的知识,是求学者最看重的。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学生最关心的是“怎么做”、“怎么做的更好”、“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做”。职业行动导向的课程内容必须到职业实践的真实场景去解决。所以,我們将“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步骤分为三部分:

2.2.1 确定“行动领域”

“行动领域”是指来自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集合。如何确定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行动领域”呢?我们针对农村经济管理开设的课程,如农村企业经营与管理,农村会计,农村经济管理,农村政策与法规,电子商务,农产品营销,种植与养殖技术,农村经纪人实务等,通过对企业、市场的调研,分析不同类专业的岗位工作要求,从而归类不同的岗位任务,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

2.2.2 确定“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是教学中的“行为活动领域”,是根据教学的要求,把工作场所内容相近,关系紧密,具有代表性和价值性的一些行为活动组织在一起,组成一个学习领域。

对于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在分析了学生将来从事的相关职业岗位后,确定了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应达到的职业资格水平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农村经纪人职业资格证书(初级)、计算机等级证书(中级)等。确定了专业核心学习领域为:初级会计学与实务、农村经济政策与法规、电子商务与农产品营销、农村经纪人实务、计算机基础知识等;专业拓展学习领域为:市场营销知识、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等。endprint

2.2.3 确定“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基于“学习领域”基础上的教学实践的具体体现,反映与本职业相关的工作任务和教学过程的具体化。不仅包括教师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对任务提出解决的方法,通过自我探索和小组合作,把知识组织起来,促成完成任务的最优化,从而构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3 课程具体组织实施与建构环节

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的“学习领域”课堂教学主要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六个环节。

下面以“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中的“计划成本下材料购入业务”典型工作任务为例,展示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2.3.1 学习过程安排

资讯(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成本下材料购入业务的相关知识,明白要做什么。

计划(10分钟):小组拟定工作计划,分组、选择工具。

决策(10分钟):小组与教师交流,决定计划成本下材料购入业务的操作详细步骤。

实施(35分钟):完成几种材料购物与货款支付方式下业务的操作。

检查(10分钟):对照评价表,小组自我评价业务操作是否符合要求。

评估(10分钟):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使学生明白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2.3.2 学习内容安排

“读一读”。情境导入:银河集团是一家规模较大的股份制有限公司,现采购部拟招收业务员,才我校招收业务熟练,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行为:把任务书(详细内容略) 分发到各学生小组。学生行为:阅读操作步骤及任务书,自行通过上网搜索相关信息、查阅相关图书资料,学习材料计划成本法下购入业务核算的方法及操作步骤。

“议一议”。各学生小组按任务书的要求讨论完成任务的所需知识点、步骤、注意事项等,形成工作计划。

“改一改”。各小组与教师交流,教师指出业务操作中存在的不足,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学生修改操作步骤。

“做一做”。具体操作步骤:第一步,学生根据几种不同材料购入及货款支付方式,分析所需用到的“会计科目”;第二步,根据会计分录,编制会计凭证;第三步,登记材料采购总账及明细分类账;第四步,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评一评”。各学习小组对照评价表(详细内容略)进行自评检测是否符合要求。评价主要从使用会计科目是否正确,凭证填制、总账、明细账登记是否符合要求,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是否正确等方面来进行。

“想一想”。学生小组互评,教师也作出评价,学生在听取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思考怎样进行修改。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学习内容,交流下次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综上,在教学实施阶段,教师根据职业任务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学生根据特定的工作任务,经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行动过程来完成工作任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解决任务为行动导向的教学思想。

2.4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改革取得的效果

2.4.1 学生层面

真实或模拟的教学环境和环节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行动导向的任务环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同的学习领域目标和岗位要求,使学生对将来就业有了初步的定位和认识,合作探究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2.4.2 教师层面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由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者,教师不再是整个教学的核心,而成为学生收集资料、制定计划时的指导者和咨询者,任务完成实施过程中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检查完成效果、自我评价和互评时的评价者和促进者;“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学习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拥有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迫使教师到企业到基地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学习领域”课程的设计,使教师不再是孤军奋战,依靠团队的力量,增强了相互的协作与交流。

3 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作为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以真实的职业工作过程为基點,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原则,使职业教育以符合职业逻辑的面貌出现,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于企业发展的本质内涵。当然,“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教学改革也有其不足之处,例如,对于“学习领域”的划分标准没有统一的确定;参与教学改革的专业教师数量少,一专多能复合型的更少,使该课程方案推进进度缓慢;此外还有专家认为“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是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没有从文化、经济的角度考虑学生今后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等。这些都留待与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的摸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特征与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3,(1).

[2] 申文缙,周志刚.从“行动领域”到“学习情境”[J].比较教育研究,2009,(6).

[3] 徐涵.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本特征 [J].教育发展研究,2008,(1).

[4] 徐涵.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对教师的新要求 [J].教育与职业,2007,(2).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实践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设计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