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论中的“理趣”观

2018-01-05邢悦仪吴国良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理趣

邢悦仪++吴国良

摘 要:理、趣两个词看似是相互矛盾的两个词,其实则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古代的画家把理、趣二词结合成了“理趣”一词,并认为它们是同樣重要的。因为它对我们在绘画理论方面的认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我们也就有了绘画理论方面的重要的指导。要想深刻的理解中国绘画中理趣观,就要首先了解理、趣在中国画中的含义,然后还要结合着作品来具体的说明。

关键词:理;趣;理趣;中国画论;文同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2-0151-01

一、“理趣”的释义

理,是事物自身的一种特殊的规律和原理。能体现出绘画自身特殊规律的,我们把它称之为画理。”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理”是通过“画法”体现出来的。在许多画家看来,“理”在技法层面上可以等同于法。比如清代的画论家布颜就曾在他的《画学心法问答》说到过“法者理也,万物莫不由理而出。”也以此来说明了绘画创作中要遵循的规律和法则。画论中的“趣”,在绘画中则指的是绘画作品的创作风格和情趣,比如南齐时的绘画理论家谢赫在他的《画品》中就评价戴逵的画为“风趣巧拔”;来说明他作品的生动传神和趣味性,让观者耐人寻味。正所谓“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从“理”“趣”的解释上来看,具有规律性、客观性的“理”似乎与新奇特别具有主观性的“趣”是相互矛盾的,实则不然,我认为它们其实是互相包含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趣是在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理又是通过趣来体现出来的。如清代的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就说到过:“画有三到:理也,气也和趣也”;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画中的“理趣”,主要是指绘画作品中的画理和画趣两个方面,往往是通过寓意深远的理和生动有趣的艺术形来加以表达的,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育作用,令观者回味无穷并且百看不厌。

二、以文同的《墨竹图》为例

文同所处的时代正是在中国画全面成熟以及由成熟走向精微细致的阶段。在宋人认真刻苦的精神、注重写生和讲理法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下,“理趣”在绘画的实践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文同的《墨竹图》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幅作品。苏轼也曾在《净因院画记》中赞扬过文同的墨竹为“得其理……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盖达士之所寓也欤。”可见,在苏轼看来,绘画是否达到了“理趣”的要求,这就要看画家对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感的表达。此外,他还借用了“庄周化蝶”的典故来说明了文同物我合一的作画状态: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如文同的《墨竹图》所示,画面中的竹子采用了先俯后仰横倒的“S”形的构图方法,体现出了一种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也正符合了“与可(文同)之于君(竹),可谓得其情而尽其性矣。”这句话的含义。可见,文同的这幅作品既能“穷理”,又能于理,把“理趣”一词推到了一种新的高度。因而,“理趣”一词也是‘物趣、‘情趣等词的整合。”它就像是“造化”与“心源”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一样,既能通晓绘画当中的理法,又能不受束缚地融入画家的情感,最终达到了“真”、“理”和情”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理趣”。由此再看到文同的《墨竹》图时,画中那有独特意味横倒的“S”形构图看似是与竹竿的生长规律相违背的,但是可以想象此竹若是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中,再表现出顽强而上仰的精神品质,这不也正是文同自己人格的真实吗?寓情、寓理的把它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形象创作当中,“理趣”就由然而生—“理与气会、理与情谋、理与事符、理与性观,方能摈落筌蹄,都成妙境。”

三、结语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在中国画的绘画当中要讲究“理趣”二词,理、气、趣是我们绘画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在绘画中所追求的目标。因为它对我们在绘画理论方面的认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也是我们作画时所遵循的最重要的法则之一。“理”是自然之理、客观之理,从理学中来,运用于绘画理论之“理”就是“画理”,是绘画作品所依据的根本之“理”,不明“理”则 不能成画。我们作画贵以“理”为托,由“理”生“气”,“气”在“理”中产生,最终娱人于“趣”,三者缺一不可。“理”与“气”,为了表达“趣”打上了画学的烙印,“趣”的体现,由“理、气”显现出来,这才是一种高妙的“理趣”观的体现,只有“趣”才能打动观者,“趣”的获得是画家在“理”的指导下的自然流露,胸中的清钢浩然之气,亦是产生“趣”的根本所在,绘画作品主要表现为“雅趣”。就像文同画的《墨竹》图一样借竹子先俯后仰的形象来表达其人坚韧不拔,勇于奋进的精神,借生动传神的笔墨来表达寓意深刻的理,也体现出了画中无限的乐趣。这种乐趣要比世俗所谓的娱乐性意义要深刻得多,它能够使观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作者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中领悟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以此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2]周积寅.中国画论大辞典[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3]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李来源,林木.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5]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趣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小学数学“理趣课堂”实践研究初探
冀军校
童趣课堂,回归儿童数学学习的本真状态
“理趣”中求“智慧”
让阅读教学洋溢着理趣芬芳
诗词里的“趣”文化
浅谈苏东坡诗文的理趣
“草色遥看近却无”理趣浅析
语文教学之兴趣、理趣、情趣
生物课堂需要“理”“趣”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