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困生学习心理与优化策略的思考
2018-01-05李辉
李辉
摘 要:随着现阶段高中教育的不断普及,各大高中的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在如此的发展实际之中,高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差距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学困生,是高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其需要教师站在全面发展的立场上,落实学生学习心理的优化。文章主要研究高中学困生学习心理与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育;学困生;学习心理
学困生,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是国内外教育过程中常见的实际问题之一。高中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是从初级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转化过程。在这一阶段,学习内容的广度以及深度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学困生也表现的更加明显,对学困生学习心理进行优化,已经表现的越发重要。
一、学困生学习心理特点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导致学困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心理引起的。现阶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思想文化变得十分丰富,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形成。在这一实际情况的影响之下,高中学困生的心理形态已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特点。现阶段,高中学困生的学习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动机不足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开展以及学习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动力,经过调查与分析,学困生往往存在非常明显的学习动机不足问题[1]。学生学习动机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学习效能感的薄弱,简单来说,就是对自己完成学习目标的可能性存在怀疑。经过调查,在学困生中,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即便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成绩。”毫无疑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是非常消极的,其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我判断,进而引发一定的心理问题,并体现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之上。课堂上,一些学生不注意听讲、传纸条、甚至恶作剧、打闹等等,都是学习动机不足的表现。
(二)学习态度消极
学习态度,简单来说,就是当学生处于一定学习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应心理特征。这一心理特征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经过调查,在学困生中,55%以上的学生,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不能主动的开展学习活动,有10%左右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马上进入学习状态,这些都表现出了学生学习态度的消极。
(三)学习认知缺陷
认知结构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核心内容,其是学生实现知识内容与实践应用之间的沟通桥梁。经过调查,在学困生中,学生往往制定学习策略的能力比较低,运用知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些现象的实际问题就是学生认知结构的缺陷。
二、高中学困生的学习心理转化策略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明确,在高中教育中经常出现的学困生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学生在学习心理上的缺陷导致的,对此,要想实现对学困生的切实转化,首先,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优化学困生的学习心理。
(一)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由于学困生学习态度不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对其提问的次数相对较少。而学生参与度的降低,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消极心理,进而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对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时,应该注意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困生的参与程度。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学习,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注意问题层次的多元化,使问题从易到难,形成一个递進的变化,如此,就能够使学困生充分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转变其消极心理。
(二)注意激励的作用
经过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适当的激励能够形成巨大的目标趋向力,使人发挥出自身80%以上的能力。对此,在进行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积极、客观的激励,以此激发其目标趋向力,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动力,促进其学习心理由消极向积极转化[2]。例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稍微简单的问题向学困生进行提问,当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应该立刻对其进行激励。“你真棒。”“回答的很好。”等等,如此,一方面能够对回答问题的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其它学困生也具有一定的激励效果,有利于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认知的缺陷,是导致学困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会使学困生形成一个恶性的心理循环,认知能力差,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心理又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认知,进而导致学困生问题的越来越严重。对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一定的指导,优化其学习认知行为,提高其对自己的信心,推进学习心理的优化。例如:教师可以帮助学困生制定学习计划,首先、应该从简单的层次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其次、应该本着递进的原则,逐渐增加学习计划的难度,如此,就能够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实现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促进其学习心理的优化。
综上所述,现阶段,随着高中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学困生问题已经表现的越来越严重。要想实现学困生的转化,首先,必须要优化其学习心理。对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实践,创新教学方法,切实优化学困生的学习心理,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婉芳.高中化学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刘根祥.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分析及矫治对策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