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经济周期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启示
2018-01-05段宇
段宇
摘要:基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高速发展水平下,大量的非均衡性问题日渐凸显,使得金融经济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挑战,甚至存在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为保障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关金融监管部门便需开展好金融经济周期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准确把握我国金融经济周期的发展规律,同时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并最终确保我国金融市场的良性、健康运行。
关键词:金融经济周期;金融监管;启示
基于当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过程中,非均衡性始终是其所面临的一项本质问题。而经济周期则是市场经济非均衡性的外在体现。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非均衡性更多的还是体现在金融经济周期上,这同时也从另一侧面印证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针对金融经济周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精准把控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运行规律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我国的金融监管领域,核心关键是要把握金融经济周期基础的变化规律,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有效的监督管理。
一、金融经济周期概述
(一)金融经济周期的内涵
市场经济是当今人类社会进行资源配置最为高效化的一种手段方式,可实现效用的最大化,促使社会资源达到理想化的状态。然而,基于真实的市场经济运行结果显示,经典市场经济理论中关于市场本身能够自动均衡的理论并不正确,非均衡性才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表现,从一种非均衡性过渡到另一种非均衡性之间的过程,即被称之为经济周期。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也愈发被人们所关注,其核心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揭示出了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的密切联系性。货币主义是目前经济学理论的主流观点,在这一经济学理论观点下人为货币本身仅可刺激通货膨胀,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任何的真实价值,其更加推崇采取能够促进稳定增长的货币政策,确立出一种明确性的货币增长规范。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基础观点即金融对于实体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便从本质上否定了货币主义观点,也阐述了金融市场借助于代理成本在经济周期中的反向放大效应机制来对实体经济产生作用的机理,极大的加深了人们关于金融市场的认知。
2.“一分法”哲學理论。在经济学研究领域,经济哲学的研究有着深层次的特点,其中必然要牵涉到经济方法论的研究与应用。科学化的方法手段可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以重要的理论支持,确保研究结果的合理性。关系到金融科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由本质上主要包括了“一分法”、“二分法”两种。在金融经济周期研究中主要采用一分法理论研究,这一方法是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统一起来应用的一种的研究方法,基于市场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市场体系的日趋复杂化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一分法”的应用可针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因此这一理论可弥补货币主义的缺陷与不足,也更加符合于目前的经济学研究需要,是开展金融经济周期研究的主要方法手段。
(二)金融经济周期的局限性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提出时间并不长,其所存在着局限性也十分显著。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必须结合国际货币体系的波动来了解金融经济周期。金融经济周期产生的一项主要原因是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在此之后美国持续加大货币发行量,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正是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导致美元出现了大规模泛滥,资产泡沫也便随之产生,而且泡沫程度不断加剧,这便是金融经济周期出现的大背景环境。要想掌握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核心内容就必须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必须结合实体经济全球化来了解金融经济周期。金融经济周期的产生其基础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在实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当中,一些生产成本过高的发达国家开始逐渐将实体经济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此也就在发达国家内部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基于这一状况之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便不得不大力发展股市、金融衍生品、期货等虚拟经济,来减低其国内的失业率。据此表明实体经济的全球胡与金融经济周期的产生密切相关。
3.必须区分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相关性。从本质上来看,金融经济周期并非经济学范畴,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存在独立的金融经济周期,其本质上是实体经济周期与虚拟经济周期互相叠加所产生出来的。因而,也就不应当将金融经济周期视作为一个独立周期,应将其视作是实体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结合产物,但是事实上许多研究人员都将金融经济周期视作为一个独立经济周期。
二、我国金融经济周期分析
目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金融经济周期的研究已经不仅局限于理论层面,甚至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自美国在2008年爆发出“次贷危机”以来,我国也出现了大量的金融经济周期案例,并且这一情况在次贷危机过后反而还呈现出了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
(一)次贷危机中我国的金融经济周期
次贷危机爆发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遭受了严重影响,再加上国际机构资产的持续恶化与国内所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导致金融市场出现了严重的紧缩情况,并直接波及到了证券市场。在这一段持续时间内股市市值大幅度下降,绝大多数的上市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2008年是我国金融经济周期的关键之年,在上下半年出现了由热转衰的巨大转变。证券市场下行周期比经济周期提前8个月。
(二)次贷危机后我国的金融经济周期
自次贷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手段来进行应对,于2008年集中出台了一系列的积极财政政策,并加大对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同时刺激证券市场与实体经济。受到积极政策影响,与2009年证券市场开始回暖,但实体经济还未见复苏效应,但经融市场的有利反应为实体经济的转好提供了积极条件。但是在2011年,股市又持续低迷,且年初通货膨胀危机逐渐显现,而在年末又有所回落,股市回落相较于实体经济提前半年,此即表明我过金融经济周期问题仍旧十分突出。
三、我国金融经济周期对金融监管的启示
不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际监管层面来看,都反映出的一个不争事实便是: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在国际上已经普遍存在着金融经济周期问题,我国在这一方面也有逐渐加强的发展趋势。基于这一现状下,持续增强对金融领域的监管控制也就显得异常关键。
(一)强化金融监管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更多还是体现在微观层面上的监管,对于宏观层面上的金融监管认识不足。宏观监管的理论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一个较新的理论思想,进入人们的视野也是近些年的事,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并未明确出宏观监管的理念,鲜有开展关于实体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研究工作,不具备定期公布金融经济周期的能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我国的金融监管工作在整体上仍处于常规性的监督管理工作上,监管工作所依据的仍旧是管理办法与常规性的技术标准,未能够开展对各金融经济周期之间的对比研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的金融监管难以达到金融市场风险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需求,加强对宏观层面上的金融监管意识现已成为我国金融领域发展所面临的一项主要问题。
(二)构建金融经济周期检测体系
在开展金融宏观监管工作时,其中组委关键的一项问题内容即为针对经济周期问题要做到准确把控,并基于这一基础之上开展金融对经济周期的放大影响效应,进而实现对金融经济周期的有效掌握。对此,我国相关的金融监管部门必须成立有关研发部门,专门建立起完备的金融经济周期监测体系,以便能够给予宏观金融监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支持。当前,我国在金融監管部门方面的工作内容仍未充分开展,反倒是一些商业金融机构走在了前列,十分关注于对金融经济周期的研究与追踪。如,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金融经济周期检测体系与金融监管部门相对比而言就要更加完备一些。对此,要开展基于宏观层面上的金融监管工作,就必须要求相关的金融监管部门构建起强大的金融经济周期检测体系。
(三)强化金融反周期监管
这一项工作内容是开展宏观性金融监管的绝对核心,同时也是其工作开展的难点所在。金融经济周期问题本质上即为金融监管逆经济周期的如实反映。在金融经济周期面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常常会因为难以开展金融经济周期检测和掌控反经济周期的规律与力度,在应当为经济发展虚热降温时反而采取刺激措施,由此也就导致了金融风险的进一步加剧;在经济大萧条使其由于金融指标往往会相对较差,在监管工作当中人为性的促成金融机构被清盘,将会进一步导致金融风险的加剧。如我国在2007年发生了严重的资产膨胀问题,基于这一状况下金融监管应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有可能面临的风险危机加强控制,大会却出台了鼓励金融机构炒港股的规定,之后2008年次贷危机的出现导致这些资产几乎血本无归,大量的金融机构也因此不得不面临破产选择。对于上述问题,均需通过开展金融反周期监管来予以有效应对。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金融市场也在短期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同时也应当认识到,成本价格与供需关系等多方面因素一同构成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本身又存在着一定的非均衡性特征,这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体现,对此也便需要针对金融经济周期开展高效化的监督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市场经济的稳定运行。最终希望通过本文关于我国金融经济周期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启示研究,能够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孟卫东,孙广绪.经济周期和监管变化对资本缓冲、风险和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14(2).
[2]刘漪.资本监管顺周期性对中国经济周期影响的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3(4).
[3]刘文栋,王飞,翁伟斌等.资本监管、流动性风险与经济周期--基于我国银行业的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10).
[4]宋科.金融体系制度性顺周期机制:理论与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1).
[5]曾智.经济周期、收益多样性对资本缓存、风险行为的影响——基于我国28家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16(2).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