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交互跨期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8-01-05周茜

财会学习 2018年1期
关键词:财务绩效企业社会责任实证分析

周茜

摘要:近年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其现实意义在于深化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说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对者,促使企业自觉履行相关责任义务。本文在对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几点基本假设,并以此为基础,对两者的交互跨期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交互跨期影响;实证分析

目前关于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尚未取得统一的研究结论,甚至许多研究者在相关论述中表达了完全相反的观点,其研究结论主要包括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三种结果。在此情况下,有必要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加入滞后性因素的考虑,排除现有考虑指标中的噪音因素,从而得出更加贴切的研究结论,促进此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影响关系的相关研究

企业的社会责任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但一直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科学理论思想。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得到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企业是一个以物质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以各方利用投入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其中不仅包括股东的投入资本,还包括客户的市场资本和政府的公共环境资本等,因此企业有义务承担起一部分社会责任。相关研究者在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比如国外学者Mahon和Griffin发表的关于两者之间影响关系的51篇论文中,就同时出现了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三种完全不同的结论。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还未形成统一的结论,这在一定长度上说明,采取不同的衡量指标,对研究结果有关键影响,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保证衡量指标的合理性,充分考虑两者的相互影响关系的时空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滞后性问题,从而保证研究的可靠性[1]。

二、跨期影响研究的基本假设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分析和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履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积极影响需要一个渐进的显现过程,即两者之间影响关系的滞后性。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现实中的市场体制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比例的分理性干扰因素,而且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传递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获取相关利益方的信赖支持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得以体现。针对于这种情况,本文主要首先提出一种假设:企业的当期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后期财务绩效的影响要大于对当期财务绩效的影响。但是企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影响作用是相互的,企业要履行所承担的社会自然,也需要基本的资金和物质条件提供支持,而且企业的财务实力决定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如果一个企业自身处于财务危机状况,很难开展投资社会环境建设、捐赠社会慈善机构等活动。所以,企业只有在财务绩效处于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时,采用能力履行社会责任义务。而企业财务绩效的正向发展也需要经过一个累积的过程,因此,财务绩效对社会责任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本文对上述假设作出补充:企业的当前财务绩效对后期社会责任的影响大于对当期社会责任的影响[2]。

三、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

(一)研究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某地2011年~2015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样本,并按以下三点标准进行样本筛选:(1)剔除上市时间未满3年的样本;(2)剔除变量值存在明显异常的样本;(3)剔除无法获得具体财务数据的样本。最终得到408个有效样本。

(二)变量解释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建立社会责任的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包括5类1级指标和36项2级评价指标。若对应项的信息由披露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将所有项的赋值数相加并除以36,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指数。5大类指标具体包括:(1)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指标,具体包括战略计划、战略陈述等5项2级指标;(2)员工战略指标,具体包括员工培训、员工福利讨论等10项2级指标;(3)社会投资指标,主要包括社区财务赞助、参与政府社会活动等8项2级指标;(4)环境指标,具体包括环境保护宗旨、能源消耗等7项2级指标;(5)客户指标,具体包括产品价值陈述,产品安全陈述等6项2级指标。考虑到该分析方法在样本企业的适用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将赋值标准扩大为-2分到2分5个档次。

财务绩效研究指标的确立需要消除财务盈余管理中的“噪音”,然后将企业总资产息税前利润作为财务绩效指标。具体的指标建立方法为:(1)预估正常应计利润率;(2)将实际应计利润率与预估正常利润率相减,得到操纵应计利润率;(3)将实际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与操作利润率相减,得到剔除盈余管理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其他控制变量包括行业竞争强度、企业资产负债率、股东持股比例等。

(三)实证分析

1.描述性统计结果。采用上述指标体系和变量控制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之间的交互跨期影响作用关系进行分析。首先得到一般性评价结果,从指标评价结果来看,样本企业的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标的平均值只有0.124,由此可见样本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普遍偏低。在财务绩效指标方面,得到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的平局值为8.56%,与国内上市公司的一般情况基本相符,因此所选取的样本公司具有较高的代表性。通过对其他控制变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几点结论:(1)样本公司的股权较为集中;(2)负债率水平偏高:(3)属于垄断行业的样本公司占1/5左右。

2.社会责任对企业的财务绩效的跨期影响。将当期、滞后1期、2期的社会责任指数作为自变量,对财务绩效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分别采用OLS法和固定效应法。采用OLS法得出的回归结果显示,社会责任对企业的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跨期影响,采用固定效应法得出的回归结果则显示社会责任对企业的财务绩效有不显著的负向跨期影响。这可能是相关研究结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因此,又采用GMM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社会责任对当期的企业财务绩效和滞后2期的财务绩效影响作用均不明显,但对滞后1期的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3.财务绩效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跨期影响。将当期、滞后1期、2期的财务绩效指数作为自变量,对社会责任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同样采用OLS法、固定效应法和GMM法。采用OLS法的回归结果显示,财务绩效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作用。采用固定效应法的回归结果显示,财务绩效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采用GMM法的回归结果显示,当期财务绩效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正向影响显著,而滞后1期、2期的财务绩效对其没有显著影响。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以发现,采用GMM分析法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交互跨界影响作用关系进行研究,得到的结果更贴近实际情况,可以更具體的解释两者的滞后性相互影响。在本文分析过程中,主要剔除了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加入滞后性考虑,解释了相关研究得出不同结论的主要原因,并利用GMM分析法得出相对合理的研究结果,希望能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

[1]徐坚.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持续披露与公司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孙平.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互动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猜你喜欢

财务绩效企业社会责任实证分析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期限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苏宁云商轻资产盈利模式及其财务绩效研究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