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献通考·经籍考》内容层次及其书目析论

2018-01-05

史志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经籍小序书目

连 凡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国古籍目录书的内容层次包括:总序、大序、小序、小计、总计、书目(又包括作者、书名、篇卷诸要素)、版本、解题,以及注文和按语等。这些要素在目录书中并不都是必备的,其中只有“书目”中的“书名”一项是所有目录书都有的。最简单的“目录”也就是一张书名清单。余嘉锡先生指出:“目录之书有三类:一曰部类之后有小序,书名之下有解题者;二曰有小序而无解题者;三曰小序解题并无,只著书名者。”[1]余嘉锡.目录学发微[M].中华书局,2007.(P10)这是古籍目录中最基本的三类著录体制。第一类如《四库全书总目》,第二类如《隋书·经籍志》,第三类如《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经籍考》(以下简称《经籍考》)也属于第一类。它具体包含的内容要素有总序(总叙)、类序(四部之下各二级分类的小序)、小计(二级分类下书籍的部卷数统计)、书目(一般包括作者、书名和卷数)、解题(辑录各家书目的解题及序跋等相关文字)、注文(说明文字)、按语(表述自己的学术见解或需要特别说明的地方)。《经籍考》没有大序,即经、史、子、集四部的序文,也没有四部著录书目部卷数的合计。

关于《经籍考》的内容层次及其著录书目,前人时贤虽已有所论述,但还不够充分。本文立足于《经籍考》全文的统计分析,将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以阐明《经籍考》构成要素的特点及其学术价值。

一、《经籍考》内容层次的分析

《经籍考》中内容要素的构成及其顺序是:总叙→小序→小计→书目→解题,中间穿插了马端临的注文与按语。这些要素的具体内容又是通过“辑录体”,即辑录各家文献资料并加以剪裁汇聚在一起的。经过对《经籍考》全文的统计分析,笔者确定《经籍考》全文共有6074条引文,分别来自约140位撰者。从其在书中的位置来看,这6074条引文又分为四种类型:首卷叙述古今学术源流与图书聚散的总叙,各部类卷首叙述学术源流之类序(小序),各部类小序之下的著录书目部卷数之小计(也有个别无小序,只有小计者),以及各部类书目下的解题。这四类文献的条数及其所占比率如下表所示:

(一)总叙、小序、小计——学术文化史及图书目录学史

《经籍考》开卷之总叙是全书的纲领。在内容层次上又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辑录《尚书正义》卷一《尚书序》所云“伏羲氏始画八卦,造书契(书者,文字;契者,刻木而书其侧)。”[1](元)马端临著.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标校.文献通考·经籍考(上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P1)至马端临自撰之“右《北史·儒林传》序,言南北诸儒明经传授学术之详,最为明备,故录于此”[1](P20)。主要叙述隋唐之前的历代学术传承,包括上古文字、书籍的兴起以及中国学术史上的王官时代、诸子时代、焚书坑儒及经学传承等情况,兼及图书的整理情况,如“刘歆总群书,著《七略》,大凡三万三千九十卷,王莽之乱,焚烧无遗。”[1](P16)“汉世藏书,旧知有禁中、外台之别。”[1](P16)并讨论了政治形势与学术文化间的互动影响关系,可视作一篇简明的学术文化史。

第二部分从“隋平陈以后,经籍渐备。检其所得,多太建时书,纸墨不精,书亦拙恶。……”[1](P21)(出自《隋书·经籍志》总序)直至马氏自撰之“右历代收书之数,藏书之所,备见前志;而叶氏、王氏所言,又近代士大夫藏书之大概也。坡翁一记,可以警蓄书而不读者,故并载焉”[1](P36)等。主要叙述汉代以来的政府对图书文籍之收集、整理及官修目录的编纂情况,兼及隋唐以下的学术传承,可视作一篇简明的图书目录学史。

总叙之后紧接着便是各部类的类序。《经籍考》共分55类(不计有小序无书籍的阴阳与房中两类),除谥法、占筮、类书、杂艺术、诗集、歌词、章奏七类无序外,其他均辑有小序,但没有四部之大序。小序是二级类目下的说明文字,一般也是辑录各家艺文志小序及各家相关论述而成,间附有其父马廷鸾(“先公曰”)或马端临自己的按语。小序各段一般都冠以出处,如经部书类小序分别辑录了“孔安国《尚书序》曰”(出自孔安国《尚书大传》)、“《隋·经籍志》曰”(出自《隋书·经籍志》)、“孔颖达曰”“九峰蔡氏曰”(蔡沈)(经核查,此段实为朱熹所作,非其弟子蔡沈(九峰)撰,《经籍考》误题撰人,原文今见于《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八十二《跋·书临漳所刊四经后·书》,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引此条亦题朱熹撰)、“石林叶氏曰”(叶梦得)和“先公曰”(马廷鸾)[1](P99-105)。小序中只有易类小序未冠以出处,有人以为是马氏自撰,经笔者核查实分四段如下:

昔伏羲氏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盖因而重之为六十四卦。……孔子为《彖辞》、……谓之《十翼》。

班固曰:“孔子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即《十翼》也……子乘授齐田何子装。

及秦焚书,《周易》独以卜筮得存,唯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归藏》,汉初已亡,按晋《中经》有之,唯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

唐开元中,备有《三易》。至宋,惟《归藏》略存而不传习。……古十二篇之《易》遂亡其本。及王弼为注,亦用卦、《象》相杂之经,自晋之后,弼学独行,遂传至今。

分别辑录自《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隋书·经籍志》和《崇文总目》。杨寄林在其《〈文献通考·经籍考〉小序析论》(1990)中归纳了《经籍考》的小序体例,指出:“马端临通过其小序体系,使南宋宁宗以前的文化学术的基本状况及其主流和演变大势得以概见,不失为先秦至宋末封建意识形态史的缩写。”[1]杨寄林.《文献通考·经籍考》小序析论[J].河北师院学报,1990,(04).(P126-129)的确,序文(总序、大序、小序)作为古籍目录学中“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学术史最有力的手段,向来为人们所重视。而《经籍考》由于其独特的“辑录体”体例,使其能汇集各家之精华,其序文较之前代书目在内容上更为丰富,学术史的价值非常高。这是其突出优点之一。当然《经籍考》的小序不可避免也存在一些问题[2]杨寄林.《文献通考·经籍考》摘瑕[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3,(03).(P6-9)。需要指出的是,各部类的小序叙述的是该类专科的学术源流,是前述总叙第一部分对学术文化及其传承的总体论述的具体深化,两者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一篇简明的学术文化史。

《经籍考》中位于小序之后的“小计”是该类目下“四代史志”(指《汉志》《隋志》《新唐志》和宋代的四部《国史艺文志》)中的著录部、卷数。这也是作为辑录体目录的《经籍考》的著录特色之一。如《经籍考》卷四经部书类的小计诸条是:

《汉志》:凡《书》九家,四百一十二篇(入刘向《稽疑》一篇。师古曰:此凡言入者,谓《七略》之外班氏新入之也。其云出者与此同)。

《隋志》:三十二部,二百四十七卷(通计亡书,合四十一部,共二百九十六卷)。

《唐志》:二十五家,三十三部,三百六卷(王元感以下,不注录四家,二十卷)。

《宋三朝志》:十一部,一百一卷。

《宋两朝志》:二部,一十三卷。

《宋四朝志》:一十二部,一百二十卷。

《宋中兴志》:四十二家,五十一部,七百一十六卷[3](元)马端临著.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标校.文献通考·经籍考(上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P105-106)。

刘石玉(1985)认为“这种著录法是《经籍考》所首创并特有的。一看卷首,即知此类图书在旧目中之著录大概。从此类图书数量上的变化了解这一类目的历史演变过程,并以此为线索,看出学术的盛衰。”[4]刘石玉.《经籍考》主要编撰内容考析[J].赣图通讯,1985,(03).(P67-72)其所言极是。但需要补充的是,前述《经籍考》的总叙的第二部分主要叙述从汉代直到宋代为止历代书籍的收集、整理及编目情况,其中就辑录有历代书目四部总的部卷数,这些叙述历代图书聚散的文字与这里反映历代图书聚散的各部类小计正相呼应,从而系统完整地勾勒出宋代之前历代图书文籍及其各部类图书典籍的整理、变迁及其相应学术的兴衰状况。

总结上述《经籍考》的总叙及各部类的小序、小计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二)解题、注文、按语——以辨伪为例

小计之后便是书目及其下的解题文字了。书目将在下文详细论述。这里先说解题。解题(提要)是《经籍考》内容的核心和主体。《经籍考》中的解题文字包括马端临辑录文献资料而成的解题及少量马氏自撰的解,对于前者,主要就是辑录、剪裁与汇聚,从而使其成为《经籍考》的有机组成部分(之所以说马氏辑录之文字成为了《经籍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因为马端临在《经籍考》解题之中辑录各家文字并不是无别裁的简单罗列,而是往往有一定的次序,并且一条书目下辑录的众家解题往往各有侧重,总体来看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马氏为此还对辑录之文字做了很多增删改易。相关的专门文章中对此多有论述,此不赘述),又据全文查考,《经籍考》中约有二十处为马氏自撰之解题[1]刘石玉.《经籍考》主要编撰内容考析[J].赣图通讯,1985,(03).(P67-72)。前人时贤在探讨《经籍考》的文献价值与学术价值时常以其中有代表性的解题文字为例。笔者也曾对《经籍考》中辑录的所有解题内容都加以分析,并将其内容归纳为“书目相关情况”“作者相关情况”“成书与流传情况”“作品内容相关情况”“学术分析”“文学艺术分析”等六个大的方面,下面又分为若干小项。“书目相关情况”方面的解题内容包括书名考异、版本情况、卷帙篇章、序跋文字、校勘考异等方面。“作者相关情况”方面的解题内容包括撰者题名、撰者考辨、时代、地点、事迹、言论、人物生平、人物关系、事迹考辨、人物评论、相关逸事等方面。“成书与流传情况”方面的解题内容包括成书背景、成书动机、成书经过、刊行、著录、流传、分类及其归类调整、重见别行、著述体例等方面。“作品内容相关情况”方面的解题内容包括内容概述、学术特点、主旨观点、内容考辨、学术考辨、学术评价、学术比较、内容参照、真伪考辨、治学心得等方面。“学术分析”方面的解题内容包括学术传承、部类源流、学术源流、学术宗旨、书籍源流、目录合计等方面。“文学艺术分析”方面的解题内容包括作品本事、艺术源流、作品评论、艺术特色、艺术分析、艺术比较、作文心得等方面。

因本文篇幅所限,再加上我们另有专文论述,这里仅举“作品内容相关情况”方面解题中的“真伪考辨”(辨伪)为例加以分析,以见出《经籍考》解题价值之一斑。笔者在《经籍考》全文中发现与“真伪考辨”相关的段落就有214处之多,内容非常丰富。按辨伪方法分析包括:1.通过文献(史书)记载辨伪,如卷2经部易类著录之“《连山》十卷”之解题;2.通过本文内容辨伪(或荒诞不经、或记载失实、或涉及作者身后之事等),如卷2经部易著录之“《归藏》三卷”之解题;3.通过学术路数的比较或师承关系来辨伪,如卷4经部书类著录的“孔安国《尚书注》十三卷”之解题;4.通过目录或其他记载辨伪,如卷2经部易类“关子明《易传》一卷”之解题;5.通过材料来源辨伪,如卷4经部书类“《古三坟书》一卷”之解题;6.通过作者文风辨伪,如卷2经部易类“刘长民《易解》十五卷”之解题;7.通过亲身见闻辨伪(亲身调查到作伪者),如卷3经部易类所载“麻衣道者《正易心法》一卷”(引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八十一《跋·再跋麻衣易说后》及《朱子语录》,朱子叙述其亲见作伪者戴师愈的相关情况);8.通过他书称引多佚文且体制不类辨伪,如卷9经部春秋类“《春秋繁露》十七卷”;9.通过依托名人(如依托黄帝、诸葛亮等)辨伪,如卷9经部春秋类“《帝王历纪谱》三卷”(依托荀况);10.通过作者经历(如与作者生平事迹及交际不符)辨伪,如卷36子部儒家类“《文中子》十卷”;11.通过版本对照(如手稿本与刻本的对校、或全集中未见之可疑单行本)辨伪,如卷36子部儒家类“《潜虚》一卷”;12.通过与作者著作水平不符辨伪,如卷60集部别集类“《李文公集》十八卷”(托名李翱);13.通过文本文字及言辞辨伪,如卷36子部儒家类“《孔丛子》七卷”(孔鲋);14.通过文本中涉及的避讳或年代辨伪,如卷20史部编年类“《元经薛氏传》十五卷”(王通、薛收、阮逸);15.通过前代著名学者的论述辨伪,如卷76集部文史类“《续金针诗格》一卷”(梅尧臣、白居易);16.通过著作的篇章卷次辨伪,如卷38子部道家类所载“《鹖冠子》八卷”;17.通过成书过程辨伪,如卷38子部道家类所载“《亢仓子》二卷”;18.通过与作者的学术思想不符辨伪,卷44子部小说家类所载魏泰(依托梅尧臣)的“《碧云騢》一卷”;19.通过序文对照辨伪,如卷59集部别集类所载“《韩昌黎集》四十卷、《集外文》一卷”;20.通过考察书籍的流传辨伪,如卷17经部小学类“《智永千字文》一卷”,等等。把这些内容勾勒出来,实际上就是一部规模很大的四部群书辨伪的著作了。事实上,从元末宋濂《诸子辩》直到民国时期的古史辨派,对《经籍考》的材料和方法等都多有借鉴。仅仅在辨伪一个方面,《经籍考》就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其解题的学术价值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经籍考》中还保存有少量注文(约83条)和按语(50条)。注文多为正文的补充说明,内容涉及版本校勘、书籍异名、卷数差异、书目附录、归类调整、亡书合计、著录异同、本书参见、他书参照、引文出处、字词训诂、治学提示、文本校勘等诸多方面。按语则多用于考证和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篇幅一般较长。其内容涉及撰者考辨、著录考辨、分类考辨、学术源流考辨、具体内容考辨、学术观点考辨、真伪考辨、艺术评论等诸多方面。其内容笔者另有专文论述,此不赘述。

《经籍考》的著录内容中,前人还没有全面分析过《经籍考》的书目之体例,而序文、解题、按语等虽有分析,但还有待更为深入的挖掘。下文重点分析《经籍考》的书目及其学术意义。

二、书目数量及其部类分布的统计分析

上文论述了《经籍考》的内容层次,下文以其中的“书目”为中心展开讨论。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经籍考》究竟著录了多少条书目(不包括序文和解题)及总共收录了多少种著作(一般包括作者、书名和卷数)。因为马端临在《经籍考》中只是排列了某类在“四代史志”中的著录情况,而对其书本身收录的书籍数量、卷数没有做统计,而且也没有四部的大序及其总计。马端临对前代书目文献的体制与内容可谓了如指掌,运用自如。因此他这样做必有其缘由,很可能是因为《经籍考》并非官府(如《崇文》)或私人(如《直斋》)编纂的藏书目录(每著录一书皆有书籍实物可查),其著录之书目解题基本都辑录自前人(其标准则是“存于近世而可考者”),所以只罗列有前代书目之小计与小序。而《经籍考》四部的范围与所收录书目虽基本来自前代书目,但在分类体系与图书归类上做了不少调整,其体系不同于前代任何一家书目。所以没有辑录四部之大序与总计也在情理之中。总之是由其辑录体的特殊体制所决定的。

(一)书目及其收录书籍的统计分析

目前关于《经籍考》中所著录书籍数目还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公认的数据。因为《经籍考》目录中存在“数书一录”(几种书合在一条书目中)和“一书重见”(一种书同时收录在不同类中)的现象,甚至还存在个别讹误。将这些考虑进来后再加上基本的书目统计才能得出一个较准确的数据。刘石玉(1985)在其《〈经籍考〉主要编撰内容考析》中初步统计《经籍考》书目3894部,加上数书一录者考订得43部,除去重见9部,则全考著录图书凡3926部[1]刘石玉.《经籍考》主要编撰内容考析[J].赣图通讯,1985,(03).。其后的研究者在相关论文中往往径直给一个数据,没有任何分析。如邓瑞指出:“马端临于《经籍考》中,著录了经、史、子、集的著作共约4139种”[1]邓瑞.马端临与《文献通考》[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P68)。还有说4000余种的[2]杨寄林.《文献通考·经籍考》分类体系发覆[A].刘乃和.洪皓马端临与传统文化[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P195),另有称4300余种的[3]杨寄林,董文武.《文献通考·经籍考》“诸评具载”的独特方式[J].史学月刊,2006,(04).(P72-81),最多有称约5000种的[4]杨薇.说《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史部解题[J].史学史研究,2000,(01).(P44-49)。后三说明显只是大概的估计。刘玉石与邓瑞虽分别给出了精确数据但相差较大。诸说纷纭,莫衷一是。

笔者通过对《经籍考》全文数据的反复核查,得出《经籍考》在形式上(即不论一条书目中实际包含多少种不同的著作,只要在书中占一条书目便只算作一条)著录书目(一般包括书名、卷数,个别书目前有撰者题名)共计3938条(包括数书一录、一书重见和错讹者),接下来将对数书一录和一书重见等情况做进一步分析。

这里先说“数书一录”对其统计的影响。古籍在传承过程中篇卷往往会有分合,特别是集部往往是个人著作的总汇,编纂者往往会将单行的各种著作汇聚在一起,构成一条书目。这种情况十分常见。从现存最早的《汉书·艺文志》便已如此。如《汉志》诸子略儒家类著录的“刘向所序六十七篇。《新序》《说苑》《世说》《列女传颂图》也”以及“杨雄所序三十八篇。《太玄》十九,《法言》十三,《乐》四,《箴》二”即是。马端临继承了这一做法,在编纂时会根据需要将同一人的著作或同类的相关著作汇聚在一条书目中,突出表现在其将所依据的前代目录中的有关条目合并在一起,尤以合并《直斋书录解题》的条目为多。合并同类著作的条目如《经籍考》卷21史部起居注类著录有“《唐宣宗实录》三十卷,《懿宗实录》二十五卷,《僖宗实录》三十卷,《昭宗实录》三十卷,《哀宗实录》八卷”作为一条书目并引《直斋》之解题,实际上此条在《直斋》中是分开的五条书目。还有合并一人的多部相关著作的条目,如《经籍考》卷3经部易类著录郭忠孝的“《兼山易解》二卷,《传家易说》十一卷”,其下辑录了《郡斋》卷3经部易类著录的“《兼山易解》二卷”之解题,接着又辑录了《直斋》卷3经部易类著录的“《传家易说》十一卷”,可知此条书目系合并晁、陈两家而成。这就造成了一个条目下包含多部不同书籍的现象。这也是上面所说的各家书目数量相差悬殊的主要原因。如果不考虑“数书一录”只看《经籍考》本身所著录书目条数,总的统计数量只有3938条,而考虑“数书一录”的话,则将增加不少种著作。根据我们的统计,“数书一录”的出现使得《经籍考》在其中295条书目(这些书目每条中至少包含两部著作)收录了约704部书籍,这样就多出了409种书籍。这样加起来,《经籍考》共著录书籍约4347种。而不同分类下同一书重复著录的“一书重见”现象经过笔者的分析(另有专文详细论述),重复有约近百种书籍,需要从总量中减去,因此《经籍考》中实际著录书籍数量当为4200余种。

“数书一录”(增加)与“一书重见”(减少)对于《经籍考》的收录书籍的具体数目统计虽有所干扰(使某些类增减若干部),但只占一小部分。站在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并不影响统计的定性。而且这种书籍数量的统计因其存在主观判断因素而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数据。而《经籍考》中著录的书目则可以确切肯定是3938条,即使有误差也只在数条之间。因此为了使统计精确化,在不影响统计定性的前提下,接下来还是以《经籍考》中著录的3938条书目(而不是具体的书籍数量)为对象进行相关的统计与分析,并进而分析其书目的部类构成及学术意义。

(二)各部类的书目统计及其学术意义

经过统计,《经籍考》中书目在四部的数量汇总及其所占总数百分比如下表所示,可知经、史、子、集所著录的书目数量依次递增,集部最多,子部次之,史部再次之,经部最少。

下表则是具体至《经籍考》中二级分类中各部类所著录书目的数量及其所占总计及部类的百分比:

由上表各部类的横向比较可以大致看出该部类书籍在宋代的兴盛情况。如经部著录之书目以易类最多,共计104条,占经部总计比例达14.84%;春秋类次之,共99部,占经部总计的14.12%;小学类再次之,共98条,占经部总计的13.98%;其他依次递减为乐、仪注、礼、书、论语、诗、经解、孟子、孝经、谥法、谶纬各类。可以大致看出当时经学中易学、春秋、小学三门是最发达的。这反映了宋代经学的发展状况。

《周易》是儒家五经之首,更是宋代道学尤其是程朱理学构建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石,包括北宋五子在内的理学家都基于《周易》(尤其是《易传》)构建其宇宙本体论。总体上又可分为义理派(胡瑗、王安石、程颐为代表)与图书象数派(刘牧、邵雍为代表)两派。各类著作和相关讨论比较多,以程颐(卷3《伊川易传》十卷)、朱熹(卷3《晦庵易传》十一卷,《易本义》十二卷,《易学启蒙》一卷)为最著名。

宋代由于优待文人,学术环境较为宽松,再加上内忧外患频仍,儒家士人多好议政,所以春秋学在宋代很发达,其特点是讲求微言大义而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以孙复(卷10《春秋尊王发微》十五卷)、胡安国(卷10《胡文定春秋传通例通旨》共三十二卷)等为代表。如孙复的春秋学从严肃的民族大义立场出发,发明了《春秋》经文中“尊王攘夷”的思想,适应了宋朝政治界与思想界的需要,开宋代经学以义理解经的风气,并给其后的学者(胡安国、朱熹等)以很大的影响。

宋代小学也很发达。《经籍考》中小学类包括的书籍范围尤其广泛。主要包括字书:官修著作如卷16丁度、王洙、胡宿、范镇、司马光等人编的《类篇》四十九卷,私修著作如卷17王安石的《字说》二十卷;韵书:官修著作如卷16陈彭年、邱雍等人编的《广韵》和丁度、李淑典领,宋祁、郑戬等修定的《景祐集韵》十卷等,私修著作如卷17贾昌朝的《群经音辨》七卷、吴棫的《韵补》五卷等;训诂著作:官修著作如卷16邢昺、杜镐等的《尔雅疏》十卷,私修著作如卷16陆佃的《埤雅》等。以上三类主要继承了《汉志》的小学类传统。此外《经籍考》小学类还包括有工具书(如《隶释》一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幼教(继承朱熹思想,如《童蒙训》一卷)、蒙学(继承自《郡斋》,如《蒙求》三卷)、书法(继承自《新唐志》,如《武冈法帖释文》二十卷)等诸类书籍,可谓集前代书目小学类之大成。

宋代政府也很重视礼乐教化,所以经部乐类、仪注类、礼类书籍也比较多。

《经籍考》史部著录之书目以传记类为最多,共计有268条,占史部总计的28.33%;其次为地理类,共计192条,占史部总计的20.30%;此两类为大宗。其他著录数量依次递减,为职官、故事、伪史霸史、起居注、编年、史评史钞、目录、正史、刑法、杂史、谱牒、时令诸类。《经籍考》史部传记类310条解题中有301条来自下表中的四部目录书,而从解题(书目)来源来看,《经籍考》史部传记类的书目基本来源于《郡斋》与《直斋》的史部传记类与杂史类。如下表所示:

其中来源于传记类之书目主要为行状、言行录、家传、传记等,如卷26黄榦的《朱侍讲行状》一卷、卷26朱熹的《八朝名臣言行录》二十四卷、卷26郑翁归《夹漈家传》一卷,卷26岳珂《岳飞事实》六卷、《辩诬》五卷等。而来源于杂史类之书目则多为与当时北方对峙政权(辽、金、西夏等)相关的出使、谈判或战争等活动的记录,反映了宋代由于边患严峻,相关军事外交活动十分频繁,所以关于这方面的书籍也相应较多,如卷26连南夫的《宣和使金录》一卷、卷26佚名所作的《契丹讲和记》一卷,以及卷24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卷24朱邦基、沈良的《靖康录》一卷、《靖康遗录》一卷等。

史部地理类著录书目也较多与宋代的外患相关,但更多的是各种地方志,分别反映了宋代的边疆(敌国地理情况)与国内地方志编纂的兴盛。前者如卷33佚名的《契丹疆宇图》一卷以及卷33赵汝适的《南北攻守类考》《诸蕃志》二卷等,后者如卷32袁采的《乐清志》十卷、卷32王栐的《泾川志》十三卷等。

《经籍考》子部著录之书目以小说家类为最多,计有219条,占子部总计的20.05%;其次为医家类,计有121条,占子部总计的11.08%;其下著录的数量依次递减为神仙、儒家、释氏、杂艺术、杂家、类书、农家、道家、五行、兵书、形法、占筮、天文、历算、名家、法家、纵横家、墨家诸类。

小说家类著录书目较多的一个原因是其来源较复杂,有志怪、志人小说,但更多的则是各种笔记与野史之类的书籍,反映出宋代笔记野史著作的兴盛,如卷44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十三卷、卷44叶梦得的《石林燕语》十卷等等。宋代文艺兴盛,文人活动频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文人琐事,街谈巷议、无所不谈。这与宋代的政治环境相对比较宽松(虽然也有乌台诗案、元祐党禁、庆元党禁等这样案例),特别与宋代开国即定下以文官治国、优待文人的立国方针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宋代文人的待遇优厚,他们在闲暇之余往往有笔记传世。如沈括退隐后筑“梦溪园”,而有《梦溪笔谈》传世(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洪迈有《容斋随笔》,其学术价值非常高。

宋代又是我国古代科技发达的时代,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兴起于宋代。医学也不例外。宋代名医辈出,医学各科各症都有专家,并有专著传世,因此医家类著作也较多。其中儿科如卷50钱乙的《钱氏小儿方》八卷及《钱氏小儿药证真诀》三卷,妇产科如卷50陆子正的《胎产经验方》一卷,官修医书如宋徽宗时的《圣济经》十卷,等等。

子部名家、法家、纵横家、墨家著录著作极少且都是南北朝以前的著作,反映了南北朝之后以上各家的衰微与中绝。

《经籍考》集部著录之书目以别集类为最多,计有483条,占集部总计的40.28%;其次为诗集类,计有343条,占28.61%;再次为总集类,计有131条,占10.93%;又其次为歌词类,计有116条,占9.67%;其下依次递减为文史、章奏、赋诗诸类。值得注意的是诗集类(收录诗作)与歌词类(收录词作,主要即“宋词”),这两类都是陈振孙在《直斋》中首先从别集类分出,以集中反映宋代诗词创作的兴盛。而马端临在其《经籍考》中继承了陈振孙的分类、归类与解题文字。可谓准确把握了宋代之文学动向。

以上通过对《经籍考》中各著录要素(总叙、小序、小计、书目、解题)的分析,揭示出了各要素的构成及其特征,进而探讨了其学术背景及所反映的学术内涵。并重点分析了书目在各部类的分布及其学术文化背景。总而言之,《经籍考》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并且同时具有学术文化史与图书目录学史的学术意义,堪称宋代之前目录学的集大成者。

猜你喜欢

经籍小序书目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彝文经籍《祭龙经·祭彩虹经》中的敬畏自然观研究
《四库全书总目》对《国史经籍志》的利用与考订
胡安国《春秋传》征引诗小序考
伦理与自适:《归去来兮辞》小序中所揭示的陶渊明归隐原因分析
中国瑶族文化经籍的海外传播及其意义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芮良夫毖?小序》研究
如何写好志书小序
本刊邮购书目
关于梅山地区民间宗教习俗中经籍的个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