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谚语辞书编纂的回顾与展望
2018-01-04宗慧坚
宗慧坚
摘 要 谚语是中华多民族语言文化的结晶。1949年以来,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的编纂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些许不足。文章试对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的编纂进行回顾与展望,以期为此项工作进行总结并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 谚语 辞书 编纂 综述
中华谚语指中华古今各民族的谚语。中华谚语的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汉魏以来新型谚语不断产生,经过长时间的语汇积累,谚语成为语汇系统中数量极其庞大的语类。我国谚语研究的历史也相当悠久,东汉崔寔的《农家谚》开启了辑录谚语的先河。此后,我国古代各时期出现了多部谚语汇编作品,如宋代周守忠的《古今谚》、明代杨慎的《古今谚》、清代曾廷枚的《古谚闲谭》和清代杜文澜的《古遥谚》等。
1949年以来,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的编纂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成果。在谚语收集整理方面较1949年之前有了明显进步,谚语收集整理工作从单独汇编到综合选编,呈现出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综合来说,这一时期,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公开出版的专著种类已达上百种,对于收集、整理和保存中华谚语,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研究基础上,笔者按照年代顺序对1949年以来中华谚语辞书编纂的成果进行梳理,并按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1980年,1981年—2000年,2001年至今),在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总结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的成就和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展望这一工作未来发展的趋势。不当之处,尽请方家指正。
一、 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取得的成就
(一) 1949年—1980年: 承前启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谚语汇编作为文化发展的一部分,引起了一批专家学者的重视,一些学者投身于谚语的汇总整理工作中,谚语汇编工作卓有成效。从1949年到1980年,一系列谚语汇编著作得以出版发行。这一时期由于谚语整理和汇编工作刚刚起步,所以整体上以地域性为主要特征,所收集的谚语也集中表现了这一特点。如《四川谚语》第一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61)、《凉山彝族格言谚语选录》(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民族调查组,1963)、《广西民间谚语资料》第一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学研究所,1963)、《陕西谚语资料汇编》(陕西省群众艺术馆,1963)、《苏州谚语选》(苏州市文联,1963)、《四川谚语》第二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64)、《广西民间谚语资料》第二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学研究会,1964)等,都是以地域为基础,对谚语进行整理汇编而成。
与此同时,民族谚语的汇总编纂工作也持续升温,成为谚语研究领域的一大热门。当时所出版的民族谚语辞书包括: 《维吾尔民间谚语及谜语(维文)》(民族出版社,1957)、《柯尔克孜谚语》(新疆人民出版社,1963)、《哈萨克族谚语选》(新疆人民出版社,1978)、《维吾尔 哈萨克 柯尔克孜族谚语选》(新疆人民出版社,1978)、《维吾尔民间谚语(维吾尔文)》(新疆人民出版社,1979)、《蒙古族谚语选》(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等。
这一时期的谚语编纂,多以单独汇编为主,充分强调谚语本身的鲜明特征,如根据一些谚语呈现出的专业性特点,将谚语分为农业谚语、天气谚语等专业类别,可见对于谚语整理与研究方面的工作正在不断深入和细化。此类谚语汇编著作如《天气谚语》(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浙江的农谚》(浙江人民出版社,1955)、《浙江天气谚语》(浙江人民出版社,1956)、《华北农谚》(财政经济出版社,1957)、《四川天气农谚》第一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58)、《湖北天气谚语》(湖北人民出版社,1959)、《内蒙古天气谚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0)、《天气谚语汇编》(乐清县人委气象科,1960)、《天气谚语汇编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1970)、《测天谚语汇编》(桂林地区气象台,1971)、《山西农谚》(山西人民出版社,1974)、《天气谚语》(湖北省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1977)、《青海林谚浅释》(青海人民出版社,1979)等。
“文革”时期,受主流意识形态及极左错误思潮的影响,中华多民族谚语的收集汇总整理工作进度减缓。但即便如此,当时也出现了一些具有“文革”时代特色的谚语。如《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部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革命谚语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66)、《革命谚语选》(甘肃人民出版社,1975)等谚语汇编著作,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总体而言,1949年—1980年期间的谚语收集汇总整理工作在众多专家学者的辛勤努力下,开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研究者以现代语言学的观点作为编纂的指导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谚语辞书的质量。从1949年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全国出版了诸多民族的谚语汇编,多民族谚语辞书的编纂工作被逐渐提上日程,并呈现不断升温的态势。据笔者统计,这一时期谚语辞书的汇编著作约有30余部。
(二) 1981年—2000年: 繁荣前奏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正式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腾飞、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为谚语的收集汇总编纂工作创造了条件。经过之前30多年的历史积淀和不断探索,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的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谚语的收集、汇总、翻译及出版工作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这一时期谚语辞书出版数量达到几十种之多,如《智慧的花朵——中国少数民族谚语选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少数民族谚语荟萃》(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中国少数民族谚语选》(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中国各族谚语荟萃》(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民族谚语一千条》(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等。整体上更多关注少数民族谚语的收集和整理,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对比阅读方面成效显著,使得少数民族谚语辞书的编纂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并为今后的谚语收集汇总和编辑出版及多民族谚语辞书的编写出版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与此同时,1984年—1996年间,各省相继开展对谚语的保护工作。1989年,台湾学者朱介凡所编写的《中华谚语志》(共11册)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年,国家“十一五”时期重点文化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编纂正式立项。这是对几十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古籍研究成就的一次汇总。谚语是《中國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编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达斡尔族卷》《鄂温克族卷》《鄂伦春族卷》《柯尔克孜族卷》《羌族卷》《土族卷》《撒拉族卷》《维吾尔族卷》《乌孜别克族卷》《锡伯族卷》《哈萨克族卷》等,都收录了各少数民族本民族的经典谚语,为全国的谚语收集汇总和编纂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20世纪是中国谚语汇总的重要时期。尤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文化部的组织下,“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项目正式启动,《中国谚语集成》是该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该书共31卷,各省分别收录谚语独立成卷,并于1989年—2000年陆续出版,堪称是一套“民间教科书”。
总之,1981年至2000年阶段谚语辞书类著作数量明显增加,质量也相应提高,谚语辞典编纂整体呈现出综合性和整合化的特点。
(三) 2001年至今: 走向辉煌
进入21世纪,中国的谚语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多民族谚语辞书的编纂成果丰硕。各大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一系列谚语辞书,如《中华谚语词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汉语谚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6)、《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7)、《新编谚语小词典》(白山出版社,2007)、《金盾谚语词典》(金盾出版社,2008)、《现代汉语谚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词典》(知识出版社,2009)、《中国谚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中华古谚语大辞典》(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词典》(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等。
这一时期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工作整体上呈现出规模化发展趋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诸多专题辞书得以出版,弥补了我国在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方面的不足,并为今后谚语的收集汇总整理出版、少数民族的谚语保护及多民族谚语辞书的编纂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第二,经过多年的知识储备和历史积淀,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辞书著作的出现,对少数民族谚语的保护和传播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第三,随着智能设备的小型化、大容量化,电子辞书越来越受到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欢迎,推动了谚语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总体来说,2001年后的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创新。一方面,多民族谚语辞书的词条收录范围不断扩大,使其能够更全面地收录已知谚语;另一方面,多民族谚语辞书在编纂时,更加注重词条解释的准确性,使得谚语辞书的实用性大大增强,对于今后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需要补充的是,当前已经出版的谚语辞书,几乎每一本的分类方法都不尽相同;编纂过程中,每位学者在分类时所参照的依据也各有不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谚语辞书编纂的蓬勃,并为后来者提供了丰富编纂分类的方法和思路。
二、 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的特点
综上,我们对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情况做了详细的了解,尽管每一时期的谚语辞书编纂工作细节与侧重点都不完全相同,但通过对各时期谚语辞书编纂总体情况的了解与分析,不难发现,当前我国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编纂形式与具体编纂工作两大方面。在编纂形式上,当前我国多民族谚语辞书的编纂主要呈现出三个发展趋势,即: 类型多样化、规模大型化、品种系列化,由此可推断未来我国多民族谚语辞书的编纂将朝着专语、小型、品种化方向,综合、大型、系列化方向,全面、信息、网络化方向纵深发展。而在具体编纂工作方面,又体现出收录标准的进步、文本释义的进步、知识拓展的进步等三个特点。
以下我们即从这两大方面具体探讨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的特点。
(一) 编纂形式方面的特点
1. 类型多样化趋势与专语、小型、种类化方向
谚语辞书,从收条对象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的谚语辞书,另一类是综合类熟语辞书。
专门的谚语辞书,以《汉语谚语词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通用谚语词典》(语文出版社,2004)、《新华谚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为代表。其中以温端政的《新华谚语词典》最具代表性。该书作为一部中型的谚语辞书和面向学生的工具书,大约收录各类谚语5000条。以首字汉语拼音字母为序,释义简短准确,以今为主,古今兼收。同时添加了知识窗,增强了该书的实用性,并且注重谚语来源的解析,反映出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
综合类熟语辞书又可细分为完全性综合类熟语辞书和不完全性综合类熟语辞书两类。在完全性综合类辞书中,以《汉语熟语大辞典》(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成语熟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汉语常用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为代表。其中,以武占坤、马国凡编著的《汉语熟语大辞典》最具有代表性。这是一部大型的综合性辞书,共收录熟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16683条,全部词条按照音序排列,是一本实用性非常强的工具书。
不完全综合性熟语辞书以《俗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简明汉语俗语词典》(海潮出版社,1993)、《语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中国俗语大辞典》辞海版新一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为代表。其中以《中国俗语大辞典》辞海版新一版最具代表性,这部大型辞书由温端政主编,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俗语语料的计算机处理与相关的语言学问题研究”的成果——“汉语俗语语料数据库”为依托,收录了约1.5万条俗语,其中约7000条的谚语释义严谨,引例丰富,是新时期谚语研究的一部巨著。
从以上书目所受重视程度及编纂方式入手,笔者认为,未来中国多民族谚语辞书的编纂工作,将由类型多样化趋势向专语、小型、种类化方向发展。
作为初学者及中小学生和非专业人员,可选择专门收录某一类谚语的中小型辞书。例如,中小学生可以选择《趣味谚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8)、《新编学生歇后语谚语惯用语词典》(长春出版社,2008)、《小学生谚语词典》(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学生谚语词典》(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等。
农业部门可选择专门的农谚辞典。如《优质果品高产农谚问答板栗核桃分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优质果品高产农谚问答梨分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优质果品高产农谚问答葡萄分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新农村新农谚》(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等。
气象部门出于专业需要,可选择诸如《农业气象谚语280》(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农事与气象谚语》(春风文艺出版社,2011)、《中华气象谚语精解》(气象出版社,2012)等小型专业化辞书。
未来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的编纂工作将令使用者能更加便捷地利用辞书进行专题研究,提高谚语辞书的使用效率。
2. 规模大型化趋势与综合、大型、系列化方向
从收条规模上来看,新时期的谚语辞书已呈现出大、中、小并行的局面。大中型辞书规模更大,而中小型辞书则朝着专业化、具体化的方向发展。
大型的谚语辞书以《中华谚语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谚海》(语文出版社,1999)、《中国谚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谚语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为代表。其中以马建东、温端政编纂的《谚语辞海》最具代表性。该辞典收录词条近6万条,释义严谨,引例丰赡,大大增强了其实用性。这种规模大、编纂规范的大型谚语辞书,为我国今后的谚语辞书编纂工作奠定了基础。
谚语辞书的规模大型化趋势,决定了未来将呈现综合、大型、系列化的发展方向。专业人员在进行专业性研究时,对辞书的要求较高。因此,上述大型系列化专著将成为专业研究工作者的首选工具书,使专业人员在使用谚语辞书时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谚语,促进我国谚语文化的发展。
3. 品种专业化趋势与全面、信息、网络化方向
小型谚语辞书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是语典出版的一种新趋势。代表作有《常用谚语分类词典》(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现代汉语规范谚语词典》(长春出版社,2001)、《谚语俗语小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谚语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唐文谚语俗语小词典》(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新华谚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3)等。而且,这种品种专业化的谚语辞书也逐渐向着规模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快速发展,未来中国多民族谚语辞书的编纂工作,将向着全面、信息、网络化方向发展。虽然电子辞书在许多方面还无法取代纸质辞书,但因其具有使用方便、携带便捷、成本低廉的特点,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读者,尤其是非专业人士的认可。因此,全面、信息、网络化也将成为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的一个必然趋势,这将方便人们对谚语的查询,促进谚语文化的广泛传播。
(二) 编纂具体工作方面的特点
1. 收录标准的进步
收录标准,是谚语辞书专业化的前提条件之一。“对于谚语的定义,历来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谚语相当于俗语,即包括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狭义的谚语,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俗语,不包括歇后语和惯用语。”(温朔彬2014)3我们所说的多民族谚语辞书里的諺语则是指狭义上的谚语。以往的谚语著作,对收录标准大都没有明确的界定,许多谚语著作里包含了成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例如《汉语谚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9)收录了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歇后语,以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等惯用语和“班门弄斧”等成语。虽然词条数目很多,但却给学习者带来了很多不便。
谚语的收录原则“以是否概括‘知识和经验为主”(温朔彬2014)31。现代多民族谚语辞书的词条收录标准也在编纂实践中不断改进和规范,我们也希望今后出版的每一部谚语著作都尽可能地成为一本纯粹的、狭义上的谚语著作。这将极大方便辞书使用者,也能提高谚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多民族谚语辞书的编纂效率。例如《新华谚语词典》就对谚语的收录标准进行了严格界定,只针对狭义范围内的谚语词条进行收录,剔除了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熟语,虽然收录的词条少了,但却提高了辞书的实用性。
2. 释义的进步
释义准确,是读者能理解谚语真正含义的前提条件。但早期的一些辞书,对谚语的解释不够准确、深刻,仅仅停留在对字面义的解释上,未能解释出该谚语的真正意思。这种简单的、表象化的解释容易让读者似懂非懂。例如《汉语谚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9)中,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解释为“应当决断的时候犹豫不定,不去决断,结果事情反会搞乱”。且只列举了一个书证。显然,这种只解释字面义的释义不利于学习者对谚语的理解和使用。
新出版的谚语工具书不仅将谚语的深层含义解析出来,而且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进行单独解释,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谚语增加了例证和变体,这使读者更易于理解谚语的深层含义和具体用法。如同样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在《新华谚语词典》中,释义为“应当决断时犹豫不决,反而会把事情搞乱,招来祸害。指遇事要当机立断”,不仅对谚语的字面义及深层含义进行了解释,而且还对该谚语的出处及在何处被引用进行了说明,使读者在了解谚语意思的同时也对谚语的使用方法有所掌握。
3. 知识拓展的进步
知识拓展,是一部谚语辞书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功能的前提条件。一部谚语辞书,主体是谚语,但不能只局限于谚语。谚语辞书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应尽可能广泛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早期的辞书,除一小部分会对谚语的出处进行介绍外,绝大部分只是记录谚语,并未对其进行说明。
现在,许多谚语辞书都添设了知识窗版块。知识窗具有提供知识、补充释义、介绍历史出处及相关传说、帮助读者理解谚语的作用,丰富了谚语专著的文化内涵,增强了文化传播功能。
三、 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工作存在的不足
虽然当前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但由于谚语具有传播形式口语性、适用范围群众性、结构形式固定性、语义理解通俗性等特点,因而这项工作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此类问题的及时发现,对于推进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具体来说,当前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各民族谚语辞书编纂不平衡
总体来看,虽然目前少数民族谚语编纂工作已卓有成效,各个时期均有巨大进步,但目前谚语辞书的编纂仍以汉族谚语为主,少数民族谚语次之。据不完全统计,有关少数民族谚语的辞书,仅占全部谚语辞书的十分之一弱,而用少数民族语言编写的谚语辞书更是不到十二分之一,至于濒危语种的谚语著作,则几乎为零。各民族谚语辞书编纂不平衡的现状亟须改进。同时,谚语的收集汇总工作大多还停留在对已有文献辑录的整理阶段,许多口头谚语,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口头谚语,挖掘力度尚存不足;有些地区和民族的谚语整理,面临断层和失传的风险。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谚语作为当地文化的主要承载形式,对于研究当地自然和人文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如不加以重视,势必会给中华多民族文化传承带来损失。
(二) 少数民族谚语辞书编纂不规范,使用价值低
少数民族谚语辞书编纂不规范,使用价值相对较低,具体体现在往往不使用本民族文字和国际音标来编写谚语条目,而是直接翻译成汉语。这种现象不利于我国谚语文化的研究、传播和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少数民族初学者对谚语文化的学习。此外,目前翻译成外语的少数民族谚语辞书也寥寥可数,且大部分没有标注国际音标,这也给我国谚语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带来诸多不便。
(三) 翻译准确性低
对某些少数民族语言,尤其是濒危语言的谚语翻译,国内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许多不准确的地方,且翻译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我国多民族谚语辞书的编纂和使用带来了许多困难,不利于我国多民族尤其是使用濒危语言的少数民族谚语的整理汇总和出版保护工作的开展。
(四) 作品原创性低,承袭现象较为严重
目前,国内一些出版社片面追求出版效率与经济利益,对于出版作品的原创性有所忽略,导致出现了一批与前人研究成果雷同的作品。这不仅增加了人们对辞书选择使用的难度,对于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工作本身的发展与创新也产生不利影响。
四、 对未来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的展望
上文所述问题,是现今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们在谚语辞书编纂过程中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现存的问题仍需引起重视,以便在今后工作中进行规避,使得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工作进程更为顺利,所取得的成就覆盖面更为广泛。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今后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工作加以展望,并尝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加大挖掘力度,促进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的平衡
针对当前存在的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不平衡现象,笔者认为,要加大对少数民族谚语的挖掘力度,特别是对使用濒危语种的少数民族谚语,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去普查、去挖掘,并对其进行汇总编纂和保护,使之成为长久流传的谚语文化经典。
(二) 规范少数民族谚语辞书编纂方式,提高翻译水平,增进该类谚语辞书的使用范围
中國作为一个以汉语为通用语言的国家,绝大部分人没有阅读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著作的能力,只能依靠翻译对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的谚语文化进行学习和了解。因此,翻译的准确性就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广大翻译工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份作品,尽最大的努力保证译作与原著的意义相同。
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多民族谚语辞书的国际化程度。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谚语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应当加强其国际化程度,使其能代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同其他国家的谚语文化进行交流的同时,使我国的谚语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此,在加大对多民族谚语辞书翻译工作力度的同时,相关工作者应尽可能为谚语辞书特别是少数民族谚语辞书标注国际音标,使之能够与国际文化融为一体,促进自身更好地走向国际化。
(三) 加大谚语知识库建设规模,保护原创
谚语知识库是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它可以提高多民族谚语辞书编纂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加快我国在谚语文化方面的发展速度,使得多民族谚语尤其是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谚语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以保证其不被湮没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同时,加大谚语知识库建设规模及对已编纂完成的谚语辞书的版权保护力度。现在,我国各种谚语辞书有几千种之多,数量十分庞大。加强对已出版谚语辞书的版权保护工作,杜绝抄袭行为,真正做到每一部辞书都有其自己的见解,保证每一部辞书的版权不受侵犯。
(四) 拓展谚语辞书呈现形式
中华多民族谚语辞书,除了传统的纸质版,电子版也同样重要。因此,我们在编纂多民族谚语辞书时,应重视谚语辞书形式与内容的丰富性,加大电子辞书的推广力度,不断丰富和完善电子图书的内容,提高电子辞书的准确性,真正实现多民族谚语辞书的电子版和纸质版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温端政,周荐.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太原: 书海出版社,2000.
2. 温端政.汉语语汇学教程.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
3. 温朔彬.俗语辞书编纂史.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4. 许晋,李树新.20世纪中国谚语搜集整理与出版.中国出版,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