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2018-01-04蔡舒航
蔡舒航
[摘要] 目的 研究针灸治疗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干预,观察组患者加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4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24.6±1.3)kg/m2,空腹血糖(6.2±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0.6)%,空腹胰岛素(10.3±2.2)mIU/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治疗,除了采取一般干预手段之外,还可联合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各项相关临床指标,总体疗效更为理想。
[关键词] 针灸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9(b)-0009-03
2型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内分泌科慢性疾病,中老年人发病率更高,在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占比可达到90%以上,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很多因素都可能引发2型糖尿病,包括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年龄、环境等。患者发病后多具有乏力、口渴、肥胖等症状,血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作用能力降低,一般可以通过服用降糖药物,控制日常生活饮食等方式改善病情。但是,如果患者有胰岛素分泌缺陷,则需要使用胰岛素药物治疗[1]。中医对于2型糖尿病也有一定的研究,将其归为消渴病的范畴,因此可采取中医的方法治疗糖尿病,以提高疗效。基于此,该文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研究了针灸治疗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收治的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2例。对照组中纳入的6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42~82岁,平均年龄为(61.5±4.5)岁;观察组中纳入的6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41~81岁,平均年龄为(60.8±4.2)岁。纳入标准:均符合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BMI在28 kg/m2以上,在1个月内诊断出的2型糖尿病,没有接受过其他2型糖尿病治疗措施,对该研究知情同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或应激情况,有严重肝肾疾病,血压超过160/100 mmHg,糖化血红蛋白超过8.6%,空腹血糖超过10 mmol/L。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干预,使用降糖药,二甲双胍,1次/d,1片/次。改变患者生活方式,①对饮食进行合理控制,第1个月将原有进食量减少1/5,第2个月在第1个月基础上再减少1/5,第3个月在第2个月基础上再减少1/5,在3个月内将进食量控制到之前的一半左右。②叮嘱患者坚持适量运动,循序渐进,第1个月每天散步1次,15 min/次,3次/周。第2个月和第3个月每天散步2次,30 min/次,5次/周[2]。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加用针灸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辩证取穴,分别取中脘穴、太溪穴、太渊穴、肾俞穴、胰俞穴、脾俞穴、肝俞穴、膈俞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合谷穴、大椎穴。患者取仰卧位,使用1.5寸28号毫针,针刺三阴交穴、足三里穴、中脘穴;使用1寸30号毫针,针刺太溪穴、太渊穴,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提插得气捻转平补平泻法2 min,留针30 min,期间行针1~2次。患者取俯卧位,使用1.5寸30号毫针,针刺合谷穴、大椎穴、肾俞穴、胰俞穴、脾俞穴、肝俞穴、膈俞穴,针与皮肤保持45°的角度,斜向脊柱刺入1~1.5寸,得气后捻转平补平泻法2 min,留针30 min,期间行针1~2次。每日治疗1次,治疗20 d为1个疗程,治疗后休息10 d再开始下个疗程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空腹血糖达到7 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达到7%以下;有效:空腹血糖达到7~1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达到7%~8%;无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无明显下降。相关临床指标主要包括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3]。
1.4 统计方法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進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42%(P<0.05)。见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24.6±1.3)kg/m2,空腹血糖(6.2±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0.6)%,空腹胰岛素(10.3±2.2)mIU/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中医上将其归为消渴病的范畴,患者日常饮食喜好肥甘,特别是肥胖人群不愿意运动,时间久了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谷精微不得输布,脂浊痰湿内聚而发病。糖尿病主要的病机在于阴虚燥热,本为阴虚,标为燥热,继而引起血瘀。燥热内胜,对津液造成伤耗,导致肾阴不足,水亏火旺,消灼肾阴。而在阴虚、燥热之间,一般也具有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病情不断发展,阴虚火旺,对阴血造成更大的耗灼,导致热郁血瘀,阴伤及气,气阳不足,气血瘀滞,运行不畅,瘀阻气滞,进而水津失布。分析表明,对于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通常胰腺β细胞并未完全凋亡和衰竭[5]。由内分泌科专科医师和患者沟通,根据患者疾病情况确定治疗方案解释。由专门负责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护理人员宣教健康知识,针灸科的医师则专门负责针灸治疗,使得患者产生较强对信任感,能够在治疗中有效配合。
中医研究表明,针灸能够对控制血糖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針灸治疗中,采用了活血祛瘀通脉、益气养阴、补虚泻实的原则,选择脾俞穴、中脘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以达到调理脾胃的目的,使气血生化之源受益,进而发挥生津止渴的效果。通过对脾俞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的针刺治疗,能够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产生影响。另外选择肾俞穴、太溪穴能达到滋养肾阴的作用,选择合谷穴、大椎穴能达到泻热理气的作用,选择太渊穴能达到清虚热、益肺气的作用,选择胰俞穴、肝俞穴能达到调整胰脏、肝脏器官功能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通过对胰俞穴、肝俞穴、肾俞穴等穴位的针刺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现代针灸对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机制主要在于,通过针灸刺激胃肠道和神经系统,进而影响葡萄糖代谢途径,使食欲降低,胃排空延缓,发生一定的胃扩张,让患者出现早饱感,减少摄入食物总量,使体重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进而对血糖实现有效的控制[4]。
经该文研究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4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24.6±1.3)kg/m2,空腹血糖(6.2±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0.6)%,空腹胰岛素(10.3±2.2)mIU/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当中,坚持少量逐步、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设定较低的目标,并逐渐上升,让患者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更好,最终达到治疗目的。部分患者可能会在治疗期间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需要使用短期降压药治疗。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在开始针灸治疗的时候,由于紧张、疼痛的影响,产生应激反应,进而血压升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也要加以注意[5]。采用针灸治疗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在操作方面难度较小,对于血糖控制和症状改善的效果显著,临床疗效十分理想。并且该方法没有不良反应,在治疗中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对于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治疗,除了采取一般干预手段之外,还可联合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各项相关临床指标,总体疗效更为理想。
[参考文献]
[1] 侯小丽,吴述光,郭悦鹏.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8(1):50-53.
[2] 刘云玲. 利拉鲁肽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25-27.
[3] 崔克勤, 王海燕, 唐键,等. 利拉鲁肽单药治疗新诊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山东医药, 2016, 56(30):47-49.
[4] 刘佳, 张红. 艾塞那肽在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7):190.
[5] 罗永明. 针灸治疗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可行性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1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