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化翻译方法在俄汉互译中的应用
2018-01-04赵久鑫
摘 要:抽象化翻译方法对研究翻译理论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翻译中,译者通常使用抽象化翻译方法使译文容易理解,达到预期的效果。抽象化翻译方法在译文中的具体表现,是把原文中表示具体事物或动作的词语翻译成抽象的事物或者概念。
关键词:抽象化 翻译方法 俄汉互译
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是直接来源于实践活动,而是人们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得来的,一共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其次是从理性认识推断出思维中的具体认识,这种认识被称为理论认识,也叫抽象化认识。对事物的抽象认识是大脑通过归纳和总结得来的,在抽象化的思维过程中包含着分析、总结、分类、系统化和概念化等主要步骤。马克思留给我们的科学认识论观点对翻译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内翻译学理论中研究中英互译与抽象化翻译相结合的理论比较多。邵惟韺在英汉语言抽象化和具体化认知倾向对比基础上,研究了英汉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扫描过程倾向,他认为:“英汉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扫描过程倾向是:S(抽象化)>T(具体化)=V。汉英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扫描过程倾向是:S(具体化) 相比较而言,研究中俄互译与抽象化翻译方法相结合的理论比较少,因此研究抽象化翻译方法在中俄互译中的应用对中俄互译翻译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将翻译实践同抽象化思维结合到一起,可以总结出抽象化翻译的几个基本特点。首先是译语的概念性,这是抽象翻译思维最基本的特点,译语是源语通过抽象思维推理后翻译出来的,是一种经过分析和总结得来的概念,并且抽象的思维必须建立在概念之上。其次是译语的抽象性,顾名思义抽象性是抽象思维的核心,抽象翻译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抽象出源语中最普遍的、必然的、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再次是抽象化翻译的逻辑性,抽象化思维要求总结出一般规律和普遍认识,因此抽象化必然需要严密的推理,注重条理性和系统性,因此抽象化翻译的译语也必定是经过严密推理和总结得来的。 在翻译中,为了使译文达到“信、达、雅”三方面的统一,往往有必要将原文一些具有具体意义或具体形象或代表某一具体属性的词、词组或短语作抽象化处理,使人们对这些词义的理解,升华到理性的高度。[3](P57)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句子中词汇翻译的抽象化问题。至于何时采用抽象化的翻译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应即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又努力维系原语的具体性及形象性,再现原语魅力。因此,在中俄互译中使用抽象化的翻译方法时,词义的翻译尽可能使译语符合俄汉语的语言习惯,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抽象化翻译方法在俄汉双向翻译当中使用的频率很高,也会同其他翻译方法一同应用到翻译当中。 译者如何判断是否采用抽象化翻译方法,需要译者仔细阅读上下文,了解原文语言环境。抽象化的翻译方法一般采用如下几种翻译方式:1.虚实转换;2.多采用隐喻的修辞手法;3.用意义相对宽泛的词汇代替意义狭窄的词汇。 (1)-Как величать-то тебя? -спросил его Кузьма, в первый раз зайдя в школу. Солдат прищурился, подумал. -Без имени и овца-баран, - сказал он, наконец, не спеша. 译文:“请问尊姓大名?”库兹马初次入校时问他。士兵眯缝着眼睛,想了想,最后不慌不忙的说:“没有名字,是不好称呼。 Без имени и овца-баран,这句话直译是没有名字,母羊也是公羊。母羊和公羊是现实生活中两个具体的事物,是实的概念。如果在原文中直接翻译成母羊也是公羊,中国读者很难明白原文表达的意思。结合上下文语境,士兵的意思是没有名字不好称呼,译文中将母羊和公羊抽象处理成一种称谓,该方法表现的是抽象翻译虚实之间的转换。 (2)“看到您健康、精力充沛,我很高兴。”“我也早想去看看您,”王洋愁眉苦脸的说,“可就是怎么也抽不出身来。不过我们今天碰上了,这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译文:-Рад вас видеть здоровым и бодрым. -И я давно собирался повидать вас, -Хмуро сказал Вань Ян, -да никак не мог собраться. Зато сегодня встретились. Воистину, не было бы счастья, да несчастье помогло. 这句话中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翻译成了не было бы счастья, да несчастье помогло即“本来就没有好运气,不好的运气却帮了忙。”译文中将马抽象成了运气、幸福,同样属于虚实之间的转换。 (3)Известием о том, что Захарова командируют учиться, Григорьев был и огорчен, и обрадован. Огорчён, что приходится расставаться с хорошим, нужным работником, обрадаван, что этому хорошему работнику помогают расти. Он повернулся и проговорил: большому кораблю - большое плавание. 譯文:格里戈里耶夫听到要派扎哈罗夫去学习,心里有喜有忧。忧的是不得不和这位优秀的、不可缺少的工作人员分手;喜的是这位优秀的工作人员可以去进修。她转过身来说:“大材必有大用。” Большой корабль - большое плавание. 这句话的直译是大船将会游的很远。这句话中将船和航行抽象化为一种能力,体现了抽象化翻译方法中包含的隐喻的特点,符合上下文语境又能便于读者理解。 (4)1. Дыня дыней, фасоль фасолью. 译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译文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翻译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原文中Дыня 和фасоль 表示的是具体的香瓜和菜豆。表现出抽象化翻译在译语中将源语中表示具体概念的词替换成了具有比较宽泛意义的词,符合抽象化翻译用意义相对宽泛的词汇代替意义狭窄的词汇的特点。 既然抽象的概念是通过总结得来的,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抽象得到的概念是“虚”的,原文表现的内容是“实”的。汉语与俄语同样属于不同的语系,对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的表达习惯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因为中俄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在表达同一个事物时,所选择的喻体不同,因此在翻译时直译原文的每一个词,做“实”到“实”的转换。但是词义之间的虚实转换要有具体的语言环境,要根据原文的上下文判断。就像上述的几个例子一样,如果忽略原文的背景,不考虑上下文涵义,也无法翻译出词语抽象后的意义。抽象化的翻译方法需要译者具有良好的语言背景,熟读全文,如此在做翻译时才能得心应手,译出完美无缺的文章。 注释: [1]邵惟韺:《抽象化与具体化——英汉表达方法认知对比与翻译中的范畴转换》,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3期,第102-109页。 [2]范正君:《翻译中词义的具体化与抽象化探讨》,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03期,第111页。 [3]曾元,司继涛:《翻译中词义的具体化与抽象化探微》,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04期,第56-59页。 (赵久鑫 黑龙江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 1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