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阈下的“粉丝”群体极化现象研究

2018-01-04韦香惠

新媒体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粉丝文化

韦香惠

摘 要 明星作为注意力经济的产物之一,在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兴起与壮大之下,其背后的粉丝群体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在互联网上经历了一系列粉丝群体性事件之后,研究粉丝群体极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具体的案例入手研究一类现象,运用传播学相关知识分析鹿晗恋情公布后粉丝表现,发现其中存在群体极化现象,从而提出关于如何正面引导这一现象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粉丝”文化;群体极化;媒介发展;沉默的螺旋;选择性接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2-0069-03

2017年10月8日,鹿晗通過微博公布与女星关晓彤的恋情,当天获得46万以上转发量,直接导致微博后台宕机。此后,拥有43万人数的最大粉丝站子(粉丝群体的互联网集聚地)“朝鹿”宣布脱粉。这些日常生活中,情绪性各异的粉丝在聚集在互联网上聚集之后,可以为了偶像利益,迅速形成一个去个性化、容易极化的强大群体。粉丝群体极化已经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文化现象,背后有远超于人们想象的丰富意味。

1 粉丝群体极化现象的表现

1.1 群体极化概念的界定

群体极化,最早是传媒学者詹姆斯·斯托纳1961年群体讨论的实验中发现:群体在做决策时,经过群体讨论,个体的意见会受到相互影响,而使得最终的结果呈一致性。塞奇·莫斯科维奇在《群氓的时代》中论述了群体极化的作用机制,指出:“当个人聚集在一起时,一个群体就诞生了。他们糅杂、融合、聚变获得一种共有的窒息自我的本能。他们屈从与集体的意志,而他们的意志则默默无闻。”笔者由此得出群体极化表现在以下方面:价值观受群体影响;决策行为群体极化;群体特征趋同致形成圈层。

1.2 鹿晗粉丝群体极化的表现

1)价值观的群体极化。群体由个体所构成,个体通过自我分类将自己与某一类别群组建立心里联系的过程,之后个体就会在心理上成为这一类别的一员,并与其他同类属成员形成心里群体的关系。其核心是去人格化,表现为刻意与自己从属不同分类的群体保持距离,甚至采取冷漠与敌视的态度。另一方面,个体通过主观感知将自己判定为某一特定群体中成员,以形成内群组与外群组。基于此所形成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同质性明显加强,形成一个小团体,因此即群体观念极端性也会伴随加剧,最终导致价值观的群体极化。

2)决策行为的群体极化。2014年,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授予鹿晗微博“微博上最多评论的博文”称号。鹿晗的粉丝群体在互联网集体表达喜爱。同年4月20日生日当天,在微博送上生日祝福的评论数量控制在420万条,七夕时,鹿晗的粉丝发起“1 314万封微博情书送鹿晗”的活动,该微博单条的评论量超过了1 320万,再次刷新了他们此前亲手创下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种决策行为经过群体的精心安排、严格操作产生了不可思议的群体极化效应。

3)粉丝群体的圈层固定。经济学家吴晓波在《知道鹿晗的请举手》一文中提及“鹿晗们”的粉丝现象代表了圈层消费的兴起。过去明星一出名全国皆知,而以鹿晗为代表的新型偶像在较长时间内只流行于特定属性的人群中,这类有特定属性的群体代表一个个圈层。鹿晗的粉丝群体就是一个圈层,在这个圈层内鹿晗是“神”一般的存在,但是圈层之外,却鲜为人知。在2017年10月13日腾讯大数据发布的《流量明星受众分析报告》中明确指出男星受众差异小,粉丝特征趋同,有着相似的阅读兴趣、喜欢的歌手和消费兴趣。正是在这种群体同质化的影响下,鹿晗的粉丝圈有很强的内向型,明显的族群特征。

2 粉丝群体极化现象的传播学动因

2.1 网络媒介的发展

粉丝们利用发达的网络改变了传统的造星模式,他们在互联网的浪潮中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创造者,正如詹金斯所说:“粉丝是所有媒介技术的最早使用者和推广者之一。传统明星制造路线通常是:生产作品—媒体传播—话题营销,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到来,打造人设(明星人物设定)—话题营销—情感投入—媒体传播的新型造星方式迅速流行起来,在这其中,粉丝由明星的“消费者”角色转而成为了“生产者”和“使用者”。

目前研究中,粉丝群体普遍被解读成以下两种范式:一为“文化白痴”,他们往往是作为明星的消费者,表现为狂热、冲动和富有攻击性;而另一种范式是“博弈型粉丝”,他们的逻辑是从明星的生产者出发,他们谦逊、隐忍而且谨言慎行。网络时代中,网络是粉丝群体惯用的发声渠道,这对群体极化所包含的两个过程:群体的形成过程和意志的聚合过程起到了极大的加速催化作用。

凯斯·桑斯坦最早将群体极化与网络媒介建立联系。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中写道,“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互联网这一沟通媒介,使得天南海北的粉丝更加方便和快捷聚集到一起,迅速构建了一个群体。在群体内部,互相讨论之后,他们则会增加认同并给群体内每一个成员强大的极力量。多股被强化后的力量互相作用并重复作用,群体就会产生巨大膨胀后的能量,逐渐走向极端。

2.2 沉默的螺旋机制

粉丝群体极化导致对偶像存在集体崇拜和盲目的迷恋,而此可用德国社会学家纽曼所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来解释。“沉默的螺旋”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人们害怕被社会孤立,迫于群体压力而不愿意把不受支持的观点表达出来。一次次的集体行动中,使得鹿饭们的价值观和行事风格愈发统一,他们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因为不符合群体规范的行为会遭到群体的排斥和孤立。鹿晗的百度贴吧“鹿骑吧”的吧规中明确表示如果有人在这里发表鹿晗的负面消息,将遭到群体攻击。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会有缺点,偶像当然不例外,但是在粉丝群体聚集的地方,与群体优势观点相违背是不能被群体所接受。在“沉默的螺旋”作用下,群体极化越发明显。粉丝们彼此形成心理暗示与情绪传染,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暗示和相互传染)后的自己的行动决策,表现的过于激烈和斗争性,并在过程中衍生部分非理性行为,甚至引发“网络暴力”。

2.3 受众的选择性接触

在大众传播中,受众不会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对于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会多加接触;这种选择性接触行为易于强化他们的原有态度,而不会改变。粉丝群体对大众媒体的信息解构,往往来自主观上对偶像气质的解读。在鹿晗网络粉丝社群,他们选择性地认知和理解主流媒体上的报道,在选择性信任和记忆与粉丝群体理念相契合的价值观。这样一方面加强了粉丝之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情感联系,產生更大的忠诚和更多的付出。在这种“选择性认知、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中,粉丝群体对偶像的行为形成的意见和态度并不客观,但是高度统一,逐渐群体极化。

在鹿晗公布恋情微博的200多万评论中,类似“大家觉得是假的点赞”超过百万。最大“个站”朝鹿在鹿晗宣布恋情后宣布关站。粉丝群体对偶像相关信息的选择性接触,为粉丝冲动、敏 感和富有攻击性的行为提供了情感支持,增强了粉丝对群体活动的参与和投入,产生群体极化。

3 粉丝群体极化的影响

根据詹姆斯·斯托纳对群体现象的解读,一开始保守的群体意见,经过群体讨论后所产生的决策会变得更加保守;一开始冒险的群体意见讨论后的群体决策则会更趋向于冒险。群体极化是一个中性词,既能产生较为保守的结果,也有可能产生冒险的结果。

3.1 保守的结果

粉丝群体极化带来的保守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引导追星,避免偏激行为。鹿晗每有一次曝光机会,鹿晗吧都会出一篇引导粉丝注意言行的条文,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言行与偶像的形象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他们一方面不能容忍偶像遭到攻击伤害,另一方面又担心群体的行为会使得偶像形象受损。

第二,发起公益活动。粉丝自发以鹿晗的名义行善。发起过关爱阿尔兹海默病老人,向防癌协会捐款、免费午餐等公益活动。这一点无疑对社会传递正能量与爱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2 冒险的结果

粉丝群体极化也可能带来影响恶劣的冒险

结果。

第一,不同粉丝群体之间互相攻击。早年间,组合TFboys和EXO的粉丝在微博引发了一场影响极为恶劣的“小学生世纪骂战”,此类冲动、敏感与富有攻击性的粉丝群体聚集在一起,如果受到其他情绪的煽动下,极其容易产生不良的群体极化

现象。

第二,粉丝群体内部极端行为。在偶像证实做出令他们难以接受的行为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得比普通人更加偏激和不理智。受到粉丝群体极化的影响,这种偏激和不理智行为,会出现集体性。鹿晗公布与关晓彤的恋情一度造成粉丝大量脱粉,还出现大量未经证实的鹿晗的负面报道,造成网络谣言的恶劣影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明星和媒体应该对粉丝群体进行合理正面引导,以极大地发挥群体极化的优势作用。

第一,偶像和经纪团队应深究群体极化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通过信息公开,积极回应粉丝的问题来疏导不良情绪。

第二,大众媒体应当为约束群体极化发挥作用,对娱乐信息的报道也务必真实和客观,主动控制和扭转舆情态势。

第三,提高粉丝自身素养。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应该理智追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

界观。

参考文献

[1]赛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M].李继红,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亨利·詹金斯.“干点正事吧!”——粉丝、盗猎者、游牧民[M]//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0-55.

[3]杨玲.粉丝、情感经济与新媒介[J].文化研究,2009(11):43.

[4]理查德·戴尔.明星[M].严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l0.

[5]蔡骐.大众传播中的明星崇拜和粉丝效应[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131-134.

[6]王艺璇.网络时代粉丝社群的形成机制研究——以鹿晗粉丝群体“鹿饭”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7(6):91-103.

[7]袁慧,李锦珍.网络群体极化表现及其特征[J].现代传播,2016(9):140-142.

[8]胡明辉,蒋红艳.构建网络群体极化与约束机制[J].学术交流,2015(6):209-213.

[9]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粉丝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