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载体 做活内容 做精团队
2018-01-04陶悦
陶悦
摘 要 镇江市“政风行风热线”是镇江人民广播电台一档王牌舆论监督节目。自2004年12月3日在电台新闻综合频率开播以来,秉承“替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的宗旨,10多年来共有600多个地区、部门行业及下属单位的主要领导走进直播室与百姓“零距离”沟通交流,办理群众投诉与咨询3万余件,按期办结率97.5%以上,群众满意率超过95%;为群众解决各类民生问题3 000多件次,许多长期积压和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先后获得了第五届和第七届江苏广播电视“十大优秀栏目”称号。
关键词 移动优先;舆论监督;融媒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2-0065-02
“政风行风热线”自开播至今,其节目形态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和突破。第一次变革发生在2012年。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背景下,“政风行风热线”栏目打破维系多年的一部电话“包打天下”的格局,开创性地进行了“四位一体”播出模式的探索,在江苏省内率先将电台直播、电视跟踪、报纸点评、网络互动串成一根相互依存的生物链,四方联动让舆论监督公信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第二次重大变革正是当下。移动互联技术革命步步紧逼的态势下,作为传统媒体旗下的舆论监督类节目,“政风行风热线”再一次迎风起航、破浪前行。
细算起来,“政风行风热线”栏目第二次变革的契机在2016年已初现端倪。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提速,智能终端上的社交平台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主流传媒渠道。舆论监督类节目在运行中忽然间发现,舆论场仿佛在一夜之间竟然不再为我所控、为我所用。无论是“四位一体”还是“四方联动”,都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舆论不在,监督就仿佛丧失了锐利的矛而无从谈起。在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不能成为负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人的一句托辞,而应该是我们谋求突破的切口。镇江市广播电视台党委冷静研判,在全台上下吹响了“决战移动互联”的号角。转眼进入2017年,台党委进一步做出了全媒体“移动优先”的重大战略部署。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播“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响应党委决策,以“舆论场在哪里,我们就战斗在哪里”作为节目转型升级的核心指导思想,从做强载体、做活内容、做精团队三方面布局,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延伸拓展节目影响力。与移动互联新媒体形成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理想态势。
1 强势介入移动终端,拓展网络传播影响力
时下,微信、微博等社交互联工具在移动终端呈现霸屏之势。作为地市级传统媒体再想另起炉灶、分庭抗礼,资本、人才、技术等一系列因素都会成为无法逾越的无底深渊。唯有“借船出海”才能让我们以最小的代价逐风戏浪。
1)2014年,栏目组就开通了官方微博“镇江市政风行风热线”。并在2016年开通了每周政府职能部门上线微博文字同步直播,实时在线接受群众投诉、质询。图文编辑组将收到的投诉、质询梳理汇总后,第一时间提交给节目主持人,主持人就这些问题在节目中与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互动答复。如此既保证了栏目的公信力,又增加了节目行进过程中戏剧冲突的触发率,有效提升了节目的可听性。在此基础上,栏目组还坚持官方微博在线受理群众投诉,每周整理分类,交由记者实地采访调查,调查结果一方面在微博上公开发布,一方面直接以文件形式转交市政府效能办督查处理。通过上述举措,“镇江市政风行风热线”官方微博成为了栏目联通群众最为直接的回应式交互平台。
2)2017年,栏目组开通了微信公众号“镇江市政风行风热线”。开通一周时间,粉丝数量达到12 000多人,公众号每天将热点事件、部门政策、上线预告等内容进行整合推送,如有群众通过微信留言反映较为简单的情况或问题,栏目组新媒体编辑会直接将内容@给相关职能部门官微敦促办理,实现一条微信留言就让百姓的难题迎刃而解。为了吸引中青年群体和社会中高端人群参与节目的热情,我们尤为注重H5、MG动画等技术手段的创新运用,图文与音视频相结合,推出一系列亮眼的融媒体原创产品,以增强公众号的吸附力。今年11月,“镇江市政风行风热线”微信公众号运用微信投票功能,结合市级机关工委的服务品牌评选活动,开展 “我喜欢的机关服务品牌”线上投票。一时间,投票页面在微信朋友圈和群组中病毒式扩散传播。短短4天时间,共有22万人次参与投票,公众号借势吸粉,一跃成为镇江活粉基数和影响力都举足轻重的“大V”。通过这一活动,我们也探索出一条舆论监督类节目运用在手优势资源强势介入移动终端,嫁接新媒体平台拓展网上传播影响力的可行路径。
2 以移动直播为核心,实现舆论监督全覆盖
直播是广电传媒的拳头产品和终极武器,直播态是移动互联时代媒体进化的必然趋势。舆论监督节目如何依托专业资源,实现移动互联领域的直播态,是栏目组一直在探索的重大课题。2017年,“政风行风热线”栏目联手镇江广播电视台旗下“一起镇江”App新媒体平台,致力打通广播直播间与移动客户端的视频直播管道,实现了上线直播手机端实时收看。
在移动直播上线节目的基础上,栏目组依据移动端新媒体属性,进一步挖掘社交功能,适时开通了互动讨论版,将有类似诉求的人聚合在一起。这些特定受众群体可以直接参与直播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就直播中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沟通交往。同时,我们还指定两到三名具有过硬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的责任编辑以话题制造者、引导者的双重身份在讨论版中出现,对舆论场加以实时监控和适度引导,避免出现政治导向方面的偏差。目前,“政风行风热线”移动直播平台拥有稳固移动收视人群20 000多人,讨论版活跃粉丝数也突破了5 000人,其权威性和舆论影响力已初步形成。下一步,我们的构想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开发开放视频上传功能。在直播过程中,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是投诉者在经过认证授权后,可以向“一起镇江”App后台直接传输现场画面,甚至直接参与到直播交互中。这一构想得以实现的难点在于视频直播安全的保障问题,这还需要栏目组和技术支撑部门共同攻关。如果我们真正能够迈出这一步,必将彻底改变舆论监督类节目“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媒体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呆滞局面,构建起全新的用户关系。在我们的远期规划中,还将建立一支大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团队。在获取舆情信息的同时,分析用户的行为模式,为深度开发产业经营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3 深挖“两头”,打造移动互联新锐团队
移动互联时代,媒体融合始于技术革命、渠道更迭,而其顶点必然在于媒体从业者理念和思维方式的革命性的转变。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受众,也正在以无法阻挡的力量迫使我们做出改变。“政风行风热线”栏目组充分认识到媒体融合过程中人的因素的至关重要性,提出从“两头”抓起,打造一支具备移动互联属性的传媒团队。
1)放大“头部”。一方面,栏目管理层要摒弃长期以来舆论监督节目所固有的条条框框,从思想深处接受移动优先理念,坚持受众至上、用户第一的宗旨,用更为灵活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手段来保证媒体融合创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调动和利用品牌主持人的“头部效应”,鼓励具有受众影响力的主持人自主开发移动端传媒延伸产品,优质资源和平台集中倾斜,以实现“中央突破”的战略意图。
2)激活“头脑”。俗话说,不破不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媒体融合是对旧有的传播方式和理念打破和革新的过程,只有允许试错,员工才能敢于创新。栏目组为此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容错机制,定期举行创新研讨活动,每次设置不同方向的话题,引发头脑风暴。只要是大家认为让人眼睛一亮的点子,就支持员工大胆尝试,无论成功与否都会给予创意和实践者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事实证明,虽然不少想法是天马行空的,一些尝试也会半途夭折,但这样的做法却彻底释放了团队的创造欲,个别有头脑、肯实践的年轻骨干脱颖而出。为促进团队业务素养的全面提升,我们还成立了新媒体互助工作组,让头脑灵活、思维活跃的骨干员工作为负责人,对组员开展新媒体技能培训,并编辑了简明、實用新媒体操作教程供组员学习。
4 结束语
移动互联时代,变是永恒的主题,融是不懈的追求。舆论监督类节目在顺应发展、不断创新的同时,依然需要坚持“替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的宗旨,更好起到桥梁纽带作用。传播渠道可以迭代更新,传播手段可以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关注民生、维护民利的根本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