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荣县“茶+旅”发展现状与措施

2018-01-04李旭升邹晓梅

中国茶叶 2017年4期
关键词:荣县石笋园区

李旭升 刘 刚 邹晓梅 胡 鸿

(四川省荣县茶叶生产技术推广站)

荣县“茶+旅”发展现状与措施

李旭升 刘 刚 邹晓梅 胡 鸿

(四川省荣县茶叶生产技术推广站)

一、发展现状

荣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辖属自贡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02年被四川省特产协会评为“四川省花茶之乡”,2009年被列为四川省29个茶叶核心区(川南优质早茶区)。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布局茶叶产业,荣县茶叶产业基地建设以每年0.5~0.8万亩速度快速推进,形成以双古镇为中心,铁厂、长山等10余乡镇为重点的100公里早春茶产业带;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基地6万亩;2015年8月产茶重点乡镇——双古镇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第五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示范品牌龙都绿茶)。

从1999年以来,荣县大量引进茶树无性系良种,形成春季采摘名优茶、夏秋季采摘大宗茶生产模式,茶农种茶因春季开园早、名优茶鲜叶采摘质量好而收益不断增加,平均收益可达3500元/亩,个别茶农可达7500元/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高,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荣县传统优势产品——茉莉花茶市场不断萎缩,夏秋季产品销路不畅,严重制约了夏秋季鲜叶价格(均价1.00元/公斤),从而也使得荣县茶农种茶收益下滑。如何稳定茶产业,增加山区茶农收益,促进农村产业扶贫,拓展茶业全产业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茶+旅游”“互联网+茶”等模式无疑是当前能够拓展茶产业链,细分茶产品市场,扩大茶产品销售渠道的一条途径;在荣县推行“茶+旅游”模式,能够推动茶产业良性发展,实现从“茶农→加工企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茶产品消费者”间、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有机结合,达到种茶增产、增收的目的。

作为荣县首个开展以茶产业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区——铁厂镇山王村石笋沟,紧邻高石梯森林公园,距县城14公里,交通便捷。该村因有一高耸的石柱被称为石笋沟;又以早年村民自发在顺清路边开凿的一条出行通道——穿山洞出名。2016年8月荣县石笋沟茶叶主题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景点。从2001年起该村开始发展茶产业,栽植茶树品种以名山131、福鼎大白茶为主,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近年来,四川绿茗春茶业有限公司在该村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模式,投入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置茶叶生产机械和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设施,大力发展茶叶生产;2014年建成农业部茶叶标准园1120亩,同时积极引导园区利用环境优势、主导产业优势、交通优势发展旅游业,并和铁厂镇政府在该村举办了两届“四川绿茗春茶业有限公司采茶旅游文化节”,为茶产业注入新理念,增加产业链附加值,夯实“企业+基地+茶农”利益联结链,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促进品牌建设。2014年园区茶叶收入达504万元,茶叶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80%以上,茶叶成为园区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目前园区已建成可提供餐饮娱乐的山庄两个,每年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15人,增加务工收入25万元以上,每年接待游客15000人次,增加收入75万元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园区无规划设计,园区目前没有统一规划设计,景点没有充分挖掘并打造,设施陈旧,存在破坏园区景观和乱搭乱建现象。

园区功能体现不到位,产业发展受到影响。主要表现在:采摘体验功能没有体现;旅游秩序混乱,园区停放大量车辆,影响园区生态环境;茶产业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大多村民没有感受到开发乡村旅游的益处。

三、发展对策与措施

1.统一规划,整村推进

(1)组织相关单位人员,本着“以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同发展为前提,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茶叶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原则,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景点为契机,对园区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全面提升园区布局合理化、基础设施规范化、推广品种良种化、生产过程标准化、产业经营组织化、产品销售品牌化等水平,为茶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同时利用园区自然景观结合茶叶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文化,供给人们观光,休闲体验。

通过规划,在整个山王村包括高石梯森林公园,辐射双古镇四方碑村、旭阳镇一碗水村、铁厂镇黑观音村(不再局限于穿山洞内)等行政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兼具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多种功能;形成园区生产基地有序发展,乡村旅游功能齐备,景区错落有致,人文风景保持完好,提高接待能力,吸引不同兴趣的旅客。景区分为:景观区(石笋观赏、景区全景观赏、登高观赏区、摄影景区、栀子茶观赏区)、餐饮娱乐区、采摘体验区、制茶体验区、停车区(尽量建在景区外,如高石梯森林公园周围)、暴走及探险区(尽量保持原貌地整理杨泗岩—高石梯栈道)、特产产品展销区。

(2)建立以公司、专合社、村两委或种植大户牵头,全体村民参与的相关组织机构,如XXX农家乐专业合作社或协会,统一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旅客接待、利益分配等工作,包括统筹管理组、采摘体验指导组、制茶体验指导组、车辆管理组、景点游览导游组、暴走探险指导组、餐饮服务组、安全保全组,管理和推动开发穿山洞乡村旅游,形成人人参与、分工协作、各施其职、各尽其能、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达到产业发展好、景区建设好、生态环境保护好、村民收益高的结果。

2.因人制宜,加强培训

鼓励更多外出务工者回乡参与园区创业,相关部门对该区域的村民分类进行技术培训,培育一大批新型经营主体,培训内容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绿色食品原料(茶叶)生产技术、特色农产品种养技术、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知识、餐饮业服务相关知识、车辆驾驶知识等,考核后发给上岗证,根据能力和专长分配其职责,做到人人持证上岗。

3.措施到位,保障得力

(1)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保证园区运转正常。制定农家乐合作社(或协会)章程,规范其职责,调动其参与园区的生产发展、旅游服务和园区安全监管等日常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2)制定合理的园区建设措施,增加园区资金投入,增加产业链附加值。一是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按照“村民自筹+国家项目补助+企业(专合社)投资”方式,建立园区创业基金会筹集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发展并拓展茶全产业链,地方特产产品开发及营销等。二是在不破坏园区景观的基础上,挖掘园区潜能,充分利用本地农户的才能和闲置的房屋,开展多种经营:宜茶则茶,宜养殖则养殖;有条件做餐饮的村民做餐饮业,有闲置房间村民按照统一规格装修房屋建立散居民宿接待游客;具备加工条件村民负责接待茶叶加工体验;有条件的村民接待游客进行茶叶采摘体验。三是在形成利益联结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园区相关收费制度,制定利益分配原则:根据投资金额的多少、参与度及贡献大小等进行利益分配或分红,保证园区村民经营茶产业有收益,参与旅游增收入,建设园区有信心,形成齐抓共管、协同发展、共同致富的局面。

(3)制定合理营销措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茶食品、当地土特产品。申请“石笋”或“穿山洞”商标,制定品牌销售策略,搭建营销平台,实现园区所有产品(包括乡村旅游)同品牌、同标准、同包装销售。

今后将继续加大对荣县石笋沟茶叶主题公园的打造力度,通过进一步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园区文化元素的融入,修建名优茶加工品饮体验馆,举办采茶旅游文化节等举措,进一步把荣县石笋沟茶叶主题公园打造成游客旅游的向往之地,茶叶安全高效生产的示范基地,带动农户致富的财富之地,最终让荣县石笋沟茶叶主题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荣县人民的世外桃园”。

猜你喜欢

荣县石笋园区
茶香引客:荣县花茶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路
《双溪湖》传承千年古县文脉 弘扬师书之乡文化
荣县桑螟的田间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浅论荣县军政府旧址的重要价值
石笋功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游石笋山(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