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鼎城区“产业立区”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现状、成效及对策

2018-01-03刘丽平周伦文罗功仪伍志明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

刘丽平 周伦文 罗功仪 伍志明

摘 要 加快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是稳定发展鼎城区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增加粮农收入、建设农业强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常德市鼎城区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档优质杂交稻为主,加大对基地建设、品牌建设的扶持力度,加速鼎城区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 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鼎城区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7.067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区,是全国的产粮大县,粮食生产一直是鼎城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粮食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鼎城区把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作为“鼎城区产业立区‘三五千亿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重点产业之一。加快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是稳定发展鼎城区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增加粮农收入、建设农业强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1 产业发展现状及背景

1.1 发展高档优质稻是改变鼎城区粮食产业现状的客观要求

鼎城区常年水稻播种面积13.3万公顷,总产粮食68万吨左右,商品量近40万吨。然而,鼎城区的水稻品种有80多个,品种多乱杂现象突出,适销对路的高档优质稻品种种植面积不大,且不集中连片,导致稻谷品质不优、销售渠道不畅、销售价格不高,制约了农民增收。因此,要改变鼎城区粮食产业大而不优的现状,做大做强鼎城区的粮食产业,必须发展高档优质稻。

1.2 发展高档优质稻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要

粮食产业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对粮食生产“高库存、高进口、高成本”的“三高”沉重压力,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湖南省农委2018年出台了《2018年全省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实施方案》。鼎城区作为农业大区,把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既符合中央和省、市精神,也是鼎城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要。

1.3 发展高档优质稻是打造农业强区的必由之路

2018年,鼎城区下达高档优质稻生产面积计划3.33万公顷,其中,集中连片13.3 hm2以上的高档优质稻基地1.33万公顷以上。高档优质稻谷价格一般在140元/

50 kg,高的达到160元/50 kg以上,连片种植基地出现了圈田买谷的现象,一些粮企老板临田估产,按产算钱,自己收割,直接运走,生产者只需在田边数钱。稻米品质越好,连片规模越大的越走俏,且价格越高。据初步了解,全區2018年种植的高档优质稻不存在滞销,且为鼎城区农民直接带来纯收益1.7亿元以上。而常规稻品种虽然国家启动了托市收购价格,但因达不到托市收购质量,只能按市场价格销售。由此可见,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的跨越,必须发展高档优质稻产业。

2 产业发展成效

近年来,通过采取政府引导、资金奖补、科技支撑、规模生产和品牌开发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效益。

2.1 面积迅速扩大

2018年,全区建立高档优质稻万亩示范片10个,按照“一乡一品”“一片一种”区域布局,示范带动全区建立桃优香占、盛泰优018、兆优5431、兆优5455、湘晚籼13号、农香32等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3.62万公顷,比2017年增加1.05万公顷。

2.2 效益明显提升

通过集中连片种植、订单生产,实现了高档优质稻优质优价。常规稻品种虽然国家启动了托市收购价格,但迟迟不开市,且达不到托市收购质量不予收购。而高档优质稻基地,签订订单生产的高档优质稻收购价格140~150元/50 kg,比普通稻谷高20~30元/50 kg,每667 m2增加收入200元以上,预计全区年产高档优质稻谷22.14万吨以上,实现产值23.2亿元(稻谷产值6.6亿元、加工销售收入16.6亿元),为农民、企业和合作社增加收入1.7亿元。

2.3 发展高档优质稻产业的共识逐步形成

经过近几年特别是2017年大力发展高档优质稻的实践,全区上下形成了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抓农业提质增效,就要抓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2017年12月,常德香米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2018年1月,常德香米品牌获“2017年湖南省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鼎城区作为常德香米原粮的主产之一,将成为常德香米品牌的直接受益者。这对鼎城区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4 提升“常德香米”公共品牌市场美誉度

通过“常德品牌、中国品质”常德农业品牌推介、常德优质农产品博览会等活动,大力推介“常德香米”;利用“互联网+”等形式,开展品牌推介宣传和产品销售,初步形成“北有五常大米、南有常德香米”的市场格局。

3 产业发展对策

3.1 典型引路,加大宣传力度

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动员各级干部进村入户,重点宣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宣传高档优质稻生产的典型案例,用实事说话,引导粮农对发展高档优质稻的认识和认同,积极调优种植结构。

3.2 科学选择品种,因地制宜推广

按照优质、高产、高抗的原则,选择适宜鼎城区种植的高档优质杂交稻品种为主,根据各地小气候特点建议每个乡镇选择推广1~2个品种。

3.3 示范带动,优化区域布局

1)建立技术集成展示示范区,针对每个品种的特性和生长时期的气候特点,对每个品种从育秧到收割的全程栽培和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总结一套完善的技术意见在全区推广。2)根据鼎城区水稻生产功能区布局,搞好品种搭配,改中稻为一季晚稻高档优质稻,改普通晚稻为高档优质稻。按照“一乡一种”“一村一种”,打造“整乡、整村”示范亮点。高档优质稻生产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模式、统一技术规范、统一社会化服务的“四统一”生产,避免不同品种插花种植,防止稻谷混杂。

3.4 关键技术推广,强化服务指导

按照高产、高效、绿色、安全的要求,严把关键技术落实。1)全面推行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防止稻瘟病、黑粉病、稻曲病等病害局部发生。2)推广抛秧和机插秧技术,杜绝直播栽培,减少自生苗混杂,避免“寒露风”影响。3)推广绿色安全生产技术,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稻米生产技术规程,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为抓手,全程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稻米质量安全。加强技术培训、临田指导、监督巡查和抽样监测,确保稻米质量安全合格率100%。

3.5 强化龙头引领,密切利益链接

大力鼓励和扶持稻米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创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实行高档优质稻订单生产。积极牵线搭桥,鼓励和支持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参与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开发。搞好“企业、主体、基地”、农户之间的无缝对接,实现农企“双赢”。

3.6 以常德香米为重点,做大做强品牌

出台农产品品牌创建奖励扶持办法,鼓励加工企业将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贯穿到产品生產的始终,将绿水青山、绿色产品融入品牌价值,使安全、优质、绿色成为稻米产品品牌的“身份证”。突出打造“常德香米”公共品牌,鼓励稻米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建立生产基地,开展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授权稻米加工企业使用“常德香米”品牌,按照“常德香米”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进行生产加工,确保感观要求和内在质量指标、安全卫生指标达标合格;鼓励稻米加工企业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新产品,提升稻米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组织稻米加工企业参加“常德品牌、中国品质”品牌推介行和各级各类农博会、农展会、品鉴会等活动,让常德香米唱响湖南、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3.7 以财政奖补为引导,推进集中连片

继续出台高档优质稻奖励扶持办法,对种植主推的高档优质稻品种、集中集中连片种植、且与企业进行订单生产的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进行奖补。通过财政奖补,有效调动了全区粮食经营主体发展高档优质稻的积极性。

3.8 推进产业融合,拓展产业链条

在培植壮大龙头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档优质稻生产社会化服务,培育壮大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耕、种、防、收、储、加、销一体化服务。组建鼎城区高档优质稻米产业协会,将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各环节的生产经营主体联合起来,统筹优质稻产业发展,优化各环节服务。探索田间拍卖、订货型生产等新型产销对接模式,破解卖粮难、谷贱伤农等难题。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产品直销等现代营销模式,扩大稻米销量,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发展稻米产业文化,创新农耕体验、休闲观光、品尝品鉴等活动,拓展高档优质稻米产业发展链条。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
商业模式是新媒体的核心
关于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对达州市富硒茶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海南省热带花卉文化研究
哈尔滨市国际货运大通道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思考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一带一路下产能转移视角的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