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珍贵树种造林模式应用探究

2018-01-03陈庭合周振华卿韦力吴林世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造林

陈庭合 周振华 卿韦力 吴林世

摘 要 2015年4月,将一年生南方红豆杉、桢楠和闽楠三种珍贵树种在双牌县采用村庄乡道路旁、杉木采伐迹地、冰冻受灾损害地三种不同的造林模式进行人工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幼苗期需要荫庇的三种珍贵树种造林模式以冰灾损害林下补植效果最佳。

关键词 造林;南方红豆杉;闽楠;桢楠

中图分类号:S758.5+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7.028

双牌县在林业建设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多样化的森林生态系统,结合双牌县的县情,探究南方红豆杉、桢楠、闽楠等珍贵树种在村庄乡道路旁、杉木采伐迹地、冰冻受灾损害地三种立地模式下,对成活率及生长状况进行比较,为珍贵用材树种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双牌县位于湖南西南部,全县森林面积15.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7.8万公顷的86.5%,森林面积12.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0.55%,活立木蓄积量620万立方米,立竹4 800万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所需苗木引种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苗木选取一年生容器苗,容器袋的规格为10 cm×10 cm(地径×高度)。

2.2 试验方法

2015年4月,在双牌县选择不同立地条件进行珍贵树种造林模式研究,具体种植方式如下。

村庄乡道路旁种植主要沿村道两侧,种植规律以闽楠、南方红豆杉、桢楠依次排列,种植间距2 m,道路两侧树种位置保持一致。在村庄乡道路旁新造珍贵绿化树种合计1 470株,绿化村庄四旁面积约为2 800 m2。

杉木采伐迹地内珍贵树种造林选址主要集中在五星岭林场,种植点选取坡度30°以内的平缓山地,坡向以东南坡、南坡等向阳的坡地为主,每667 m2种植110株,种植间距2 m×3 m,进行隔行隔株种植,新造林分为了4块小班分别营造,每个小班面积3 333 hm2左右,共计新种珍贵树种2 200多株,新增绿地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

冰冻受灾损害地多为常绿阔叶树种,种植区域内阔叶树种以香樟、香椿、楠竹等树种为主,损害的新造林立地条件均较好,冰灾后林窗面积大,适合幼苗生长。在五星岭林场内选择林隙进行补植珍贵树种,树种间距为2 m×2 m,种植穴均为20 cm×20 cm×30 cm,三种树种呈品字形排列,在期内共补种珍贵树种1 330株,恢复受灾绿地面积约5 000 m2。

2.3 数据分析

三种树种各随机选取60株作为固定样本进行观测,每株挂牌编号,当年成活率调查时间为2015年10月,3年保存率及苗木生长量调查时间为2017年12月。调查数据汇总后采用 WPS制成表格,采用SPSS 17.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种造林模式下南方红豆杉生长状况分析

从生长情况看,村庄乡道路旁种植的平均地径和平均树高分别为3.22 cm和147.32 cm,冰灾损害林下补植的平均地径和平均树高分别为3.77 cm和152.47 cm,杉木林采伐迹地下南方红豆杉生长状况相对较差,平均地径和平均树高仅是另外两种营林模式的一半左右,平均地径只有1.44 cm,平均树高为85.69 cm。

南方红豆杉为喜阴性樹种,幼苗期极度需要庇荫[1],

前期生长缓慢,造林时幼苗在林下种植或与其他树种混交,比较适宜其生长,与试验结果类似。根据南方红豆杉的生物学特性及试验结果,南方红豆杉造林栽培地宜选坡度30°以下,深厚、肥沃土壤,在林窗内以混交的形式造林,能够促进南方红豆杉造林幼苗快速生长。

3.2 三种造林模式下桢楠生长状况分析

冰灾损害林下补植当年生存活率和3年保存率都是最高的,分别为达到96.14%和93.43%,村庄乡道种植的当年生存活率和3年保存率最低,仅为89.23%和88.47%,与另外两种造林方式差异不显著。杉木采伐迹地造林的成活的率和3年保存率都优于村庄乡道种植的桢楠,但其生长状况相对较差,平均地径只有2.18 cm,平均树高109.77 cm,树高仅为另外两种造林方式的2/3,可见杉木采伐迹地内的桢楠生长状况需要进一步人工改善。

桢楠在湖南省的主要分布地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双牌县也有引种繁育成功的实例[2],且桢楠幼年期尤其喜阴湿,成年后渐好阳,生长速度缓慢,寿命长,能生长为大径材,造林时间选择3月前后桢楠萌芽前以穴栽方式造林为宜。根据试验结果发现,在冰灾损害林下补植的桢楠生长状况都优于其余两种,但村庄乡道旁的桢楠长势并没有低很多,与之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见桢楠大面积种植宜采用与杉木、马尾松等针叶树种混交方式,四旁栽植则采用单行或双行造林模式相似[3]。

3.3 三种造林模式下闽楠生长状况分析

分析三种造林模式下闽楠生长状况,结果见表1。比较分析闽楠的平均地径和平均树高的长势,生长量最高的都是以村庄乡道路旁种植的闽楠,平均地径为2.31 cm,比杉木采伐迹地高0.65 cm,比冰灾损害林下补植高0.53 cm;

平均树高村庄乡道路旁种植的闽楠比杉木采伐迹地高

57.93 cm,比冰灾损害林下补植高6.78 cm,村庄乡道造林与另外两种方式造林的闽楠地径生长有显著差异,杉木采伐迹地下树高生长量与另外两种造林方式显著差异。

本试验的闽楠林在杉木采伐迹地营造,光照较强,且与混交的南方红豆杉、桢楠都还是幼苗,不能做到相互遮阴,影响了闽楠在造林初期的生长速度。冰灾损害林下补植的桢楠由于是在林窗之中,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能够对幼苗起到较好的遮阴效果,因此其平均树高和平均地径都是最优的,但该模式下闽楠的3年保存率最低,可见在环境阴凉的林窗下,闽楠的种间竞争能力较低,需要进行适当的人为控制,增加其保存率。

4 结论

南方红豆杉、桢楠、闽楠都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国家Ⅰ、Ⅱ级保护树种,大力发展这些大径阶用材树种符合国家对战略储备林的要求,针阔混交造林符合对生态环境对造林模式的新概念。

1)南方红豆杉为喜阴性树种,幼苗期极度需要庇荫,生长状况以冰灾损害林下补植的最好,略高村庄道路旁种植模式,因此南方红豆杉的造林地选址以能够给育苗提供遮阴、土壤肥沃的林窗最佳。

2)桢楠幼年期尤其喜阴湿,试验的造林条件模式中,三种造林模式冰灾损害的林窗补植最满足这一条件,而在该模式下桢楠的平均地径和平均树高也都要优于另外两种造林模式,因此,桢楠的幼苗造林宜选林下补植最佳。

3)三种造林模式下,村庄道路旁种植闽楠的存活率和保存率最高,冰灾损害林下补植的生长状况最好,因此闽楠的造林地可以选择在林下补植,混交模式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来优化,提高闽楠造林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1] 李苏珍,程俊文,孔振,等.南方红豆杉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4(5):27-29.

[2] 周祖洪,陈孝,纪程灵,等.桢楠径向生长量变化规律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14,41(6):66-69.

[3] 龙汉利,张炜,宋鹏,等.四川桢楠生长初步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11,32(4):89-91.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造林
数字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研究
略谈造林技术方面应注意的几项内容
关于林业造林技术的探讨
湖南省今冬明春计划人工造林150万亩
浅析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
造林地植树造林的方法初探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
分生造林技术
造林规划设计及相关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