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建联系特殊性的作文写作反向思考
2018-01-03郑子龙
郑子龙
在考场中展开议论文的思路是非常困难的。很多学生可能具有基本的审题能力,可是在得出中心论点之后会发现:只能做“推土机”,无法做“挖掘机”。所谓“推土机”是指,从头到尾讲一个观点,是没有波澜的平推。而“挖掘机”是指:紧扣中心,按照一定的逻辑推进分论点,使得文章有层次、有规律地展开,并且使全文形成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效果。
可现实是,教师总是教学生抓住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词,或者是话题作文中的关键话题,再由这些词、这些话题去发散思维,确定写作思路。考试过程中,人处在高压之下,在这个状态里,是很难实现随心跳跃的。我们暂且不论考场心理学如何,也不谈考试状态的调整方法有哪些,就看平时功夫如何转化,如何能够学为所用。
我们就比较实用的一面来谈,以材料加话题作文为例,学生能够就这个话题想到很多的内容、很多的例子,而且内容和例子就来自你平时的生活,多多少少与这个话题有关。这样的方式还是偏传统。我们能不能够想一种方法——基于哲学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既然世界上任何两种事物都存在矛盾的普遍性,或者说,联系的普遍性,而我们要做的是将这种矛盾的普遍性转化成矛盾的特殊性,也可以说是将联系的普遍性转化成联系的特殊性。
就像我们人类必然要喝水,“人”和“水”天然具有联系的普遍性,但问题是,在人喝水的情景里,没有说明人要喝哪一个瓶子里的水,哪一个地方的水,是长江头的水,还是长江尾的水?所以你要喝什么水,就要将人和某一滴水相连。而怎么去联系,我认为,只能用语言,很有个性化,很有创造性,很有表现力地去把他们连在一起。而不能没有逻辑地随便地关联。至于怎么去关联,也就是我认为的语文作文考查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点,特别能体现学生的能力,即使学生在日常会话中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者叙述的内容。其实,也只有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才能让课堂教学通过影响教学主体的思想、观念,渗透到各科具体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
以上谈的是理论思考,结合课堂实际该怎么做呢?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两个学生在黑板左边和右边各写一个不相干的事物,写完后,请全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他们的联系。有两个学生写了这样两个事物:订书机、大海。从教学的实际来看,有一位学生所说较为合理,与我所想也是比较相近的。他想大海被地球引力吸附,而知识是什么呢?是海洋。知识的海洋恰如记载知识的纸张被订书机弄在一起。那么,这两种事物之间就形成了类比关联。有人会惊叹这个学生很聪明,是的,这就是建立矛盾特殊性的语言能力。所以,我们在这样的课堂上,可以寓教于乐。一方面教学生用语言去建构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关联,做一些很有趣味的尝试;同时,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迁移,将这种游戏迁移到作文例子的合理使用上。有一次我和学生一道思考江苏省高考作文——智慧的境界,有什么东西可以写呢?我们可以拿起手边的任何一样事物,将其间联系自圆其说。或者说,举不同例子與智慧相关联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每样事物都能与它产生关联。
但这还不够。既然每样事物都会与它产生关联,那么每种关联之间的关系呢?细细想来,各种关联之间会自成一定的逻辑。而这些正是逻辑的层次和角度正是分论点形成的内在关系。所以,我根据这种联系,可以从生活中的不同事例、阅读中的各种体验出发,刻意地
聚拢、聚焦到作文的核心词或者中心论点上,而这种聚焦是有意义的。那么,写作文就不再是由核心词和中心论点发散出去,而是通过构建矛普到矛特的关联,再将例子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从而形成分论点。进而在之前的基础上,我们得出来一个金字塔原理:每篇作文就是一个金字塔,金字塔的每层都由分论点和事理共同匹配组成,而整个金字塔是浑然一体的作文本身。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为了更明显地体现教学的实用性,我让学生选取手边任何一个事物来联系到智慧这个作文题上。学生很调皮,让教师亲自示范,就拿教师手中的粉笔来关联。片刻思索之后,我说:粉笔,它书写的是具有智慧意义的知识,他更是书写传递智慧者即教师的责任心,也是将眼前的智慧传播到另一个时空维度的载体。大家以后回想起,今天这节课黑板的板书给你留下那么一点点有温度的记忆的时候,你会想到原来语文是包含情感的智慧的,是纪念你青春温度的智慧的,是传递教师爱的教育的智慧的。所以,简单的一个粉笔,就可以做到如此关联,更何况同学们读了那么多鲜活的书籍,感悟到了那么多自然中的美好事物呢?
所以,语文教育应当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联想能力。我一直提倡一个观点,虽然我的学生都是同一个教师教的,每个人的作文都能够很优秀,可是,作文的样态百花齐放。因为,学生作为个体,都是古往今来不可复制的最鲜活的那一个。因为他们所见、所感、所思都是不可取代的,而面对同样一个作文题目,你们必然会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与之关联,而教师要做的就是示范性的启发,激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建立属于你自己的个性化的特殊矛盾或特殊联系,这也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为宗旨的。此之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