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探究小说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意蕴
2018-01-03赵敏
赵敏
自然环境是小说不可或缺的依托和载体,指的是物理意义上的各种景物。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可以很好地渲染故事的气氛,使故事的立体感和真实性更加凸显。此外还可以将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烘托出来,从而感染读者,彰显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一、环境气氛的烘托与营造
自然景物作为环境描写中的一个元素,天然地具有环境属性。因此,它在小说中可以起到环境氛围的烘托与营造的作用。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外面见到的只是一个空荡荡、阴沉沉的院子……一株极老极老的常春藤上的叶子差不多全吹落了,只剩下几根几乎是光秃秃的藤枝,依附在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上。”这里细致地描写了常青藤叶这个景物,对其描写所用的词语十分形象、精辟、朴素——“空荡荡”“阴沉沉”“極老极老的”“差不多全吹落了”“几根”“几乎是”“光秃秃的”“松动残缺的”。在这里我们把前后文结合起来就不难读出,残毁、阴郁、凄凉的恶劣环境与枯萎、飘落、衰弱的藤叶共同渲染和衬托出了一种凄婉而又惨淡的氛围,使人读来沉重的压抑之感油然而生,胸口似有堵塞之物。作者这种刻意对环境氛围浓墨重彩的营造和渲染,实际上是从侧面委婉地将一个鲜活而又年轻的生命即将消逝的那种悲观又厌世、绝望而无奈的情绪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出来。
二、情节发展的推动与加速
情节,是小说的一个基本要素,它承载着吸引读者兴趣、讲好故事的责任。作者在途述情节时会采用多种手法,而自然景物的叙写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因此,在小说中,自然景物可以成为情节发展的推动器与加速引擎。
仍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第四十节中作者写道:“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了……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到了第四十四节,作者又写道:“那一天总算熬了过去。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仍旧依附在茎上。随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泻下来。”第四十节的写景让人读来觉得在绝望中依然残存着希望,因为还有一片叶子挂在藤枝上,但是第四十四节中怒号的北风与密集的雨点又让读者忍不住为最后那一片叶子捏了把汗,作者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最后一片叶子还会经历什么。直至第四十六节落笔在“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至此,读者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地了。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情绪无疑是紧张的、起伏的,这正是自然景物描写对小说情节发展的一种推动作用,为小说增添了更多的可读性。
三、人物特点的暗示与象征
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它是小说中整个故事的承载主体,也是作者要花笔墨刻画的要素。在小说中,自然景物的叙写会对人物的特点起到暗示与象征的作用,从而提高整篇小说的深刻性和层次性。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祝福》为例,小说一开始就着笔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刻画——“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紧随其后的第二自然段又写道:“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两句自然描写中的形容词“沉重”“阴暗”都是色调灰暗的词汇,而用这两
个词汇来形容小说中祥林嫂的人生也不为过。因此,这几处自然景物的描写既在开头渲染了一种沉闷、抑郁的氛围,其实也暗指了主人公的人生主色调。
四、主题思想的承载与表达
主题思想是贯穿于一篇小说的灵魂,也是作者想要借小说来表达的观点、抒发的感情。不论是小说中的情节、人物,还是环境,都是为了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因此,自然景物描写也肩负起承载与表达小说主题思想的重责。上面所举例子,不论是《最后的常春藤叶》《祝福》,还是教材中的其他小说,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自然景物所具有的特点通常都与小说所要营造的氛围一致,与小说中的主人翁特点一致,它与小说中的其他几大要素一起为主题思想所服务。
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与理解小说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时,应当透过单纯的景观特点来深入理解其所承载的意义,并联系主人公的特点,联系小说的氛围基调一起来解读。随着学生接触的小说越来越多,阅读的技巧越来越丰富,学生会发现自然环境有时候是主人翁性格特点的一个缩影,有时候又是主人翁心理活动的一个写照。因为“景情从心生”,指的是同样的景色,不同的人看后会有不同的感觉,其实都源自于每个人在看时的心情和处境不同,这是自然景物描写最为深刻的内涵。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有目的性、有方向性、有针对性的写作成品,作者在遣词造句时无一不是有自己的写作意图。小说中的自然景物叙写,客观是对自然环境的刻画与雕琢,主观上则是一种对主旨精神的催化和传达。因此,教师在组织小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探究自然景物叙写中暗含的深刻意蕴,以便学生更好地读懂小说,理解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