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体分析中提升文科附加卷二轮复习质量
2018-01-03韩正文
韩正文
自从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以来,以历史学科为必修的学生(文科学生)的语文科考试增加了分值为40分的附加卷。这份附加卷是由一则文言文阅读材料、名著阅读题和一篇比较简短的议论为主的现代文组成的。纵观历年高考,全省学生的语文附加卷最终均分得分不高。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与文科生的基础相对较差有关,还与教师的重视程度、指导力度和训练不扎实有关。
一、整体分析,在整体回顾中自省
上学期,我校高三参加了三次大型考试,分别是两次联考和期末市统测。文科附加卷相对较差,但是我们在分析后也发现没有必要过分悲观。因为就全市来看,语文附加差距不大,我们和第一名也就差近2分,和一些老牌名校相比也就差零点几分而已。但是事实没有如果,最终的数据显示我们是不如别人。因此,我们文科班的语文教师要正视文科,特别是附加教学。
在一轮复习中,对于附加题,我们立足于用好学校征订的《精编高考附加题40分》这一资料,将断句、文学常识、文言材料概括,名著(一道选择题、两道简答题),材料概括分析题(三小题);分解到各位文科教师头上,分工备课、集体研讨、合作教学,基本做到“重视积累,引导梳理;分项训练,各个突破;完整训练,系统操练”的附加学习方案得到落实,但是在落实中仍存在一些疏漏。多是以练代讲,虽实现了考点全覆盖、题型全分析,但是在校内外的对比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我任教的文科班和这次考第一的学校的一个班级相比。断句我班为:2.89分,该班为3.28分;名著简答题1和2,我们均分为1.32分和2.43分,该班为1.83分和3.20分。这显示出我班学生的断句、名著阅读教学需要加强。我分析了我校其他文科班的情況,得出我校文科生的名著简答题得分意识和能力要加强。
我们通过整体分析,发现了我们文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也在分析中发现,学生的文化常识和文言概括也是比较差的。这些也是学生的薄弱点,也是我们在一轮复习中没有较好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校内、校外的数据对比中,可以找到一轮复习的问题和漏洞,得出二轮复习的重点。
二、优化思维,提升二轮复习质量
办法总比问题多,语文附加教学有效的前提是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备课组的分工和合作,不断优化教学思维,在二轮复习中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让学生突破薄弱环节,提升整体水平。
1.明确弱项,将名著阅读贯穿复习始终
2018届高考名著阅读有9部作品,我们学生很少全部阅读过,且阅读中获得的细节或是关键可能还没有有效把握。为此,我们备课组将《红楼梦》《欧也妮·葛朗台》《三国演义》《老人与海》等九部名著,根据教师自身阅读特长,或是个人,或是二三人将名著复习工作再分工。虽然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已经有针对性地付出较多辛苦和努力,但我们还要去收集、整理,设计教学案,命制专题练习,并统一模式整理名著材料印发给学生。一般要有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艺术特色、情节梗概、人物分析和一定量的精选练习。在学生阅读中,我们一定要跟踪检测,确保是真阅读、有质量的复习。
2.细化流程,将二轮复习教学落到实处
按照备课组原定的二轮复习时间(2018年2月下旬到4月中旬),从2月22日到4月20日左右,大致有10周时间。名著复习具体为:
1、2周复习《红楼梦》,3、4周复习《三国演义》,
5周复习《呐喊》;6周复习《茶馆》;7周复习《边城》;8周复习《欧也妮·葛朗台》;9周复习《老人与海》;10周复习《哈姆雷特》。
我们每周附加安排2节课和一个早读、一个晨读时间。建议名著记忆、理解和整理时间放在早读和晨读课,其中一节课进行名著的专题训练和讲评。另外一节课对附加的几种题型进行训练和指导强化。二轮复习中,我们按照附加卷卷面题型顺序进行组织教学。每周一节课,初定断句1课时,文学常识1课时,文言材料概括1课时,第一大题文言材料整体指导1课时;名著(1道选择题、2道简答题)2课时,材料概括分析题(3小题)2课时;整体试卷讲练评1课时。
3.有效施教,解决一轮缺漏及存在问题
重视检查和落实,让文化常识和名著落到实处。文学常识、名著人物、细节太多太碎,建议在将相关的文学常识、名著复习资料发给学生之后要多检查。如统测中《家》这道简答题,《家》的复习材料中有这一内容,结果,学生考得不好,就说明我们检测不到位。
提高讲评课质量,重视解题技法点拨。在对学生答题分析中,我发现《家》中“上述引文中‘死了的人是谁?请简述与引文相关的情节”的最后一个得分点:后来高老太爷又用丫头婉儿来代替鸣凤出嫁。有一半学生没有答出。可见,我们要加强学生规范答题意识和方法的指导。
另外,我们要注意班级中一些附加比较差的学生,必要地进行分层训练和一定范围的补差指导。
面对市统测附加成绩,我们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后进。只要我们齐心合力、通力合作,定能让文科语文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