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三学”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03王小花
王小花
当今教育主张:“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三问三学”教学模式切合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合作方式,不让教师退而做课堂的旁观者,而做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教学上的对话者。
我们学校提出了符合本校实际的“基于问题的三问三学教学法”,三问三学:即“以问导学”“自问促学”“设问测学”。
“以问导学”就是让学生依据教材开展个性化预习,提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挑出具有共性的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巧妙设置问题,成功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自问促学”就是以小组为单位,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解决疑难问题,完成教学任务。“自问促学”这一环节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同学、老师共同解决问题。这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和重点。回顾预习情况并解决问题,能使学生立即调动思维,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学生感觉到自己的预习达到效果了,更会信心倍增,积极参与,学生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锲而不舍地进行思考和探索。问题可以是预习中产生的,也可以是课堂中生成的,还可以把教学的重点目标内化成问题。
“设问测学”是通过口头或书面设问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检测,这一过程要注重知识的拓展延伸和迁移运用,要对文本有所超越,把学习境界引向更为宽广的学习时空,使知识和智慧共生。教师预设的问题不是主导对主体的剥夺,也不是教师的强势,而是教师凭自己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养,把学生带上一座思想的珠峰,这样,学生才可以“一览众山小”,可以“不畏浮云遮望眼”。
“三问三学”高中语文课堂模式,以关爱学生为主旨,让学生依据教材开展个性化预习,提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挑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巧妙设置问题,解决疑难问题,完成教学任务。“三问三学”是问题教学法的一种校本化操作模式,旨在以问题为载体,以思维为核心,更好地整合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度。
《寒风吹彻》教学实录简摘
一、以问导学
(一)了解作者
(二)初步感知
这些风雪仅仅是自然的风雪吗?它包含了哪些层面的内容?
明确:自然、人生、心境
二、自问促学
学生提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解答。
这篇散文写“我”在一天下午围抱着火炉,烤几块馍馍,就一小碟咸菜,在大雪纷飞中散漫地回忆着过去的人和事:他都回忆了哪些人和事?
明确:
“我”少年时拉柴火被冻坏了腿
路人在跋涉途中被风雪冻死
姑妈在等待春天中被冬天留住
母亲在年迈岁老中被寒风吹彻
思考:在这四件事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件?(小组讨论)
明确:从自然的冬天寒冷,身体寒冷,再到心理的寒冷,心境的寒冷,是一层递进;再到因自然贫穷寒冷、心境寒冷而产生的亲情淡漠冷漠,又是一层递进;最后,人的生老病死的生命冬天,则是所有人的永恒归宿。
三、设问测学
(一)深度研习
《寒风吹彻》中“吹彻”如何理解?
1.不仅是自然的寒风吹彻人的身体,而且严峻、沉重的生活状态像寒風一样使人与人之间情感冷漠,把人吹得透心凉。
2.寒风几乎吹彻所有的处境的人(我、路人、姑妈、爷爷奶奶、母亲),并且吹彻人的一生,直至死亡(对于“我”来说,从十四岁到三十岁,甚至是今后的“我其余的岁月”,寒风正吹向人生的纵深。
(二)明确主旨
刘亮程是一个温暖的作家,为什么要写这种寒冷的文字?他意欲何为?
明确:刘亮程在2006年6月《语文学习》上发表了一篇《寒风吹彻中,我们还有春天的梦》,文章中说:“这篇文章选入课本是我没想到的,不是它不好,是我的好多文章都比这篇更适合。它在我的村庄文字中也是特别的一篇,那些太寒冷的文字,可能不适合孩子阅读。当然,把这样的文字呈现在中学生面前,说明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长大了。中学孩子已经处于人生的半成年期了,我们不应该仅仅告诉孩子春天来了,而且应该把人生的一切都告诉他们,包括死亡。”
有人说作者太过消极,你同意吗?找出文中让你感到温暖的文字:
我才三十岁,肯定能走过冬天——信心
把冻僵的路人请到家中取暖——善心
儿女们常回家和母亲坐坐——孝心
明确:作者面对的是寒风吹彻的苦难的悲歌,心中深藏的却是生命的暖流!
作者语录:“那个寒风吹彻的冬天是生命必经的季节,寒风吹彻中,我们还有春天的梦。”
“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周国平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三问三学”教学模式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开启了学生灵感的窗户,唤醒了学生思想的活动,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拥有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不再教给学生“关于语文”的那些东西,而把重点转移到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和实践上,我坚信:“三问三学”教学模式将会成为语文教学的领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