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老舍《想北平》的“五把钥匙”
2018-01-03戴莉莉
戴莉莉
【内容摘要】老舍的儿子舒乙先生曾这样解读父亲文章的独特性,他认为,那是因为老舍不受当时条条框框的约束,他自己有想法。他认为,解读老舍的文章,有“五把钥匙”:第一他是北京人,老舍的北京人身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第二个,他是满族人;第三,他是个穷人,由穷人当上了知识分子;第四,他两次出国,在国外待了将近十年;第五,他在世的时间,他生于1899年,死于1966年。中国社会巨变期间,他的大半生都生活于乱世,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笔者认为解读老舍的这“五把钥匙”正是解读《想北平》的很好的抓手。
【关键词】独特性 约束 “五把钥匙”
游客眼中的北平和土生土长的北平人眼中的北平是有很大区别的。笔者曾经在上课前让学生写下关于北平的若干个名词,大部分学生都写了“天安门”“故宫”“长城”“烤鸭”等等,但老舍眼中的北平舍弃了陶然亭,舍弃了什刹海,他反而更加关注雨后什刹海的蜻蜓,玉泉山的塔影,积水滩中的小蝌蚪。作为一个地道的北平人,他更关注细节,关注这些微画面,这些微画面就像是一粒小石子,抛入到平静的湖面上,荡开层层涟漪,引发记忆中美好的想象。这些微画面是有着鲜活的记忆,是有着生命的温度的。
也许老舍就坐在石上,看着雨后的蜻蜓,它的翅膀挂满了露珠,在雨中已飞得太久,正想要休憩下;看着水中自由自在的小蝌蚪,那是一段宁静、快乐时光,随意地驻足、欣赏,心中无所求无所怕。老舍笔下的北平,充满了生活的细枝末节,能给予老舍闲适、宁静、安全感。“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只有……才……”写出了老舍对故乡北平的偏爱。这份爱恋饱含深情,强烈如母子之情。
一、 皇城根下的满族人
在满族人由关外进来之后的三百多年的统治中,男人都是当兵来统治全国的,北京又历来是皇家贵族的聚集地,所以即使是北平的平民也从骨子里散发出高傲和自豪感,更何况是出生于北平的满族人。
老舍对北平及北平文化有着发作内心的由衷的赞美:北平似太极拳,动中有静,张弛有度;似香茶片,温和清香;这些是巴黎“刺激的酒和咖啡”所不能比的。太极拳和香茶片所代表的温和敦厚的文化也不是西方文化所以企及的。伦敦、巴黎、罗马和堪司坦丁堡,这欧洲的四大历史都城和北京比起来,不管从城市建筑格局还是环境气氛、生活情趣,都远远不如北平。只有北平,才会让人的内心不至于孤寂,感觉到安全、宁静、快乐、安适。也只有北平,虽然是大城市,但是却保住了乡野的幽静,有着和大自然保持着亲近这一独到之美。“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也要愧杀!”老舍对北平爱的执着、专一,其它景与物都难以进入作者的视野,他以一种挑剔的口吻来数落其他城市的种种不好,对故乡北平的自豪之情可见一斑。
二、 出身寒门的读书人
老舍出身寒门,长于贫困,是地道的草根作家。大杂院的生活经历对其生活和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作品有着“大众化”的风格。它语言俗白,追求本色、天然,不刻意追求,不故作姿态,内容上带着大杂院生活和情感的印记。
老舍出生在北京西城的“小杨家胡同”,它在护国寺的后面,居民三教九流都有,是一个贫苦人和下等人聚居的地方。小胡同又脏又破,胡同中间的一块豁然开朗的被老舍称之为“胡同胸”的地方是孩子们唯一能跑蹦的地方,那里栽着两棵树,是孩子们的乐园。在《想北平》一文中,老舍这样写道:“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着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生活在这样的小胡同里,老舍觉得“人为中能显出自然”,能“自由地喘气”,那是因为记忆中的那个地方是他儿时的乐园,是快乐之所在。
三、 远离故土的漂泊人
乡愁是离开故土,远离亲人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游子对关山阻隔的故乡的人事的回忆,是游子对记忆中的故乡自然景物、风物变迁的深切思念,是一种亲情的诉求与幻想的祈求。
资料上介绍,《想北平》写于1936年,是老舍离开北平10余年后所写。老舍1924年到了英国,就职于英國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四书和中国官话”。他在英国的生活过得很是清苦,老舍的年薪在250英镑左右,而按照英国标准,一个大学生一年花费需要300英镑,进入牛津和剑桥则需要四、五百英镑,老舍既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又要寄钱给北京的老母亲,在英国的这几年,他深感穷人到处受到奚落和排挤,心中愤愤不平,长年漂泊在外,越发地思念母亲,思念北平,思念祖国。
《想北平》中,老舍开篇就写“我的北平”,写“我真的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老舍甚至用了类比的手法,把北平比作“我的母亲”。老舍是出了名的孝子,他对北平的思念已经和对母亲的思念融为一体。“在我想做一件事讨他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我爱北平也近乎个”。老舍用“微笑”和“落泪”的形象强烈地抒发了游子的眷念之情,渗透出刻骨铭心的一缕深情。
四、 长于乱世的离乱人
曾经的北平是那么地闲适、宁静、安谧、温和、接近自然。“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北平带给作者母亲怀抱般的安适、温馨,但是现在,所有美好的这一切即将消失,难怪作者说,希望能“像杜鹃啼血似的”歌咏北平,老舍对北平的想念,不只是包含了游子的故国之思,更包含了他深深的忧虑,体现了老舍忧国伤时的爱国情怀。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庐山路明港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