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方法浅析
2018-01-03赵蓉蓉
赵蓉蓉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提升生物教学的效率。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可极大地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方法;实验课;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2009001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有了很大的改善,实验课的开设也越来越多,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也越来越频繁。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当前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还阻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必须加以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优化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一、利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
PBL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也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PBL教学法在实验课的实施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准备阶段包括问题的确定、假设的建立两个方面。实施阶段也就是进行实验阶段,明确实验操作步骤后进行实验,然后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是否科学和准确。评价阶段主要要求学生在完成实验之后,小组内部对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成员自己也要进行自评,最后教师从全局和局部对各小组的实验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以“细胞膜的制备”实验为例,教师以问题“如何制作细胞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中选择动物细胞制备细胞膜,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实验的材料和工具,如猪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蒸馏水、滴管、吸水纸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方法。待学生理解实验方法和步骤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实验:用滴管吸取少量的红细胞稀释液,滴一滴在载玻片上,盖好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实验结束后,小组内部成员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实验时是否把细胞吸跑。学生总结之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让学生对实验的操作理解得更加透彻。
二、利用引导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所谓“引导式教学法”,是指教师改变传统的注入式、说教式等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恰当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通过引导式教学法,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步伐,逐渐对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脱离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形式,学生的主动性变得更强,积极性也变得更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以“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为例,实验前教师引出本次的实验探究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合浓度是多少呢?问题一提出,学生自然而然会进行思考,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想一下我们之前是否学过有关的内容?能否将它们联系起来呢?学生开动脑筋,进行联想。通过一步步引导,学生逐渐明白实验的原理、内容及方法,利用已经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开始实验,最终得出了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具体值。在实验完成之后,教师再向学生抛出一个课后问题: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和枝条的老幼而产生差异吗?吊足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对实验课保持兴趣和好奇心。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教育技术发展的结果,利用多媒体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实验内容投影出来,可引导学生阅读实验内容,让学生掌握实验的目的和操作要领,理解实验原理。其次,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实验过程进行演示,可以弥补实验室不能完成某些实验的不足。再次,利用多媒体课件可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避免因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最后,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重复观察,有助于学生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以“从生物圈到细胞”的知识内容为例,学生刚开始真正接触生物这门课程,对于相关的知识内容很难有直观的了解,此时教师应当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能够在观看多媒体视频之后,对生物圈和细胞的相关内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然后讓学生开始探讨“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是怎么样繁殖的?”“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哪些细胞?”等相关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总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巨大,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实验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实验展示机会,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深刻理解相关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特约编辑 安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