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语言
2018-01-02韩胜楠
韩胜楠
由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豫剧音乐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培训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前期有授课专家项阳教授、张大新教授为学员们梳理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和豫剧源头的发展以及传承,后有左奇伟教授声情并茂地教授学员写作技巧,使学员们自如地畅游在戏曲音乐的海洋中,不断汲取戏曲文化的营养。
5月9日即项目进行的第六天,由康长安博士为学员们讲授“中国传统五声性调式和声”专题。康老师的讲授幽默风趣、慷慨激昂,他强调了在音乐写作中的纵向结构,使音乐的进行形成了纵合化的网面交织,为学员们打开了创作的新思维,使其受益匪浅。
康老师在卷首语中就指出“和声是创造音乐美的重要手段!”音乐的形式不仅限于横向的旋律形态,还要有纵向的和声支撑,和声的变化能创造各种不同色彩的音响效果。这种音响色彩的变化是不同于各色乐器自身的音色对比,因此学习多声部的和声语言,尤其是具有中国传统五声性和声的技法,对戏曲音乐的创作和实践是十分重要的。
整个专题课程分两次讲授,主要包括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综述、五声性调式的基本特征、纵合性结构的和声方法、四五度结构的和声方法、二度结构的和声方法等几个部分。
前半部分课程中,康老师分时期、分阶段、分派别地为学员们梳理了世界和声体系、中国和声体系的起源、发展以及中国五声性和声的历史形成和现状。他指出中国五声性调式不同于西方大小调,是由我国绝大多数民族所采用,具有普遍意义,中国的民族调式和声是以五声性调式为基础的和声问题。康老师将整个20世纪中国五声性调式及其和声的理论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为大家讲述:
第一阶段:20世纪初-40年代。康老师列举了早期主要作曲家们及其著作初步阐述、实践了中国五声性和声的发展历程。如赵元任的《中国派和声的几个小试验》、黄自的《和声学》初稿(未出版)、王震亚《五声音阶及其和声》等。其中《五声音阶及其和声》是我国第一部研究五声性调式和声的著作。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中期。在讲述这个时期时,康老师特别强调了苏联文艺理论和文艺政策对中国文艺界的两面性影响,期中以《和声学教程》—伊.斯波索宾合著一书对中国和声发展产生的积极、消极的影响,来启发学员们实际应用的思考。之后列举的丁善德《关于中国风味曲调及民歌的配置问题》、江定仙《学习和声的几个问题》、张肖虎《从几首民歌编曲谈和声运用的一些问题》都是我国和声界对民族风格问题的探讨。黎英海与1958年完成的《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五声性调式及其和声处理的专门著作。赵宋光先生的《论五度相生调式体系》中明确阐述的“三组五音”则是中国音乐史上有名的“三种七声音阶”的根源所在,这与戏曲音乐的曲调写作甚至豫剧唱腔的写作,都有实质性指导作用。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90年代。这是离我国近现代五聲性音乐创作最近的时期,一大批优秀的论著、创作芬芳争艳。康老师重要指出的是樊祖荫先生的《我国民间多声与近现代和声》,这是将中国民间多声部音乐结构形态与西方近现代音乐从民间素材中提炼的和声进行运用比较,是包含多声部对位手法、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的创新实践。
康老师通过三个阶段的梳理,鼓励学员们要学会充分发掘、利用中国传统音乐中各方面的自身资源,并要及时总结作曲家们在和声技法上与本民族音乐资源相结合进行再创造的实践经验,运用到自身创作中来。
后半部分中,康老师主要为学员们介绍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特性调式和五声性调式和声功能的特性两大重要内容。特性调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以花鼓戏为代表的湖南中部的羽调式,这是将徵音和升高一律的徵音同时发声构成和声音程出现,并同时以旋律音程方式并存的特殊音响,这种音阶形式在侗族大歌中也有相同方式的运用;以侗族小歌类羽调式出现的包含清羽音等特异调式的音列;贵州苗族的徵调式“飞歌”;湖北鄂西土家族的“哭嫁歌”等让学员们领略各民族风情的音调特征的同时,也加深了传统民族多样性五声、七声甚至七声综合调式特性的理解,为学员们今后配置多声部音乐拓宽思路、积累素材。
在了解多民族调式特性风格之后,就怎样为特色旋律配置具有五声性调式和声这一写作技法上,康老师从五声性和声功能和色彩上为学员们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他强调,就五声性和声的色彩功能要比大小调传统和声的可发挥性多得多,音响色彩的变化更为多样、丰富。因为这是由我国传统调式的多样性(五声、六声、七声等)即各调式的内部组成不同所决定的。这些不同组合形式不仅包含横向的音阶排列,还包含各种音程关系组合的和弦,以及他们之间相对自由、变换的连接方式等。
康老师还通过大量谱例的论证和音响的实际听辨,来开阔学员的写作思维,鼓励大家大胆突破大小调功能理论的局限,从同宫场的角度来观察运用各调式的运动规律,这样才能保持和进一步发掘民族音乐的特色,并变幻出缤纷的音响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