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历史校本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案例研究

2018-01-02张瑞桡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生核心素养案例研究校本课程

张瑞桡

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也成为当下学校、教师热门讨论的话题。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国家教育部门重视的对象。本文主要探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期帮助教师更好教和学生更好的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   校本课程   学生核心素养   案例研究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未来学习过程中所能学到的,适用于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品质,着重突出其爱国修养和对社会的关爱,并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注重素质教育。核心素养强调的是核心,而不是泛泛而谈,这里的核心是指将素质教育、综合素质等集合起来的精华内容,是根据长期发展、教育、学习所确定的。除此之外,核心素养不仅包含全球化的要求,而且包含内部教育的要求。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

1.从教师角度出发

要想加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很多教育理念、教学技巧与传统教学方法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方式,逐渐使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并利用新兴科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他们核心素质的增强。

其次,加强对教师史学素养的培养。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要想培养出优良的,且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自己要有一定的史学素养为基础。目前,我国历史教师的培养,只侧重于对其教学素养的提升,而并未关注其史学素养。这就造成了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历史教师史学素养相对薄弱。数学素养相对薄弱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会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带来一定影响。

最后,教师要制订相应的学习检测方法。在传统教学方法中,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追求学生考试成绩为主,并不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及真正需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从各个测试中反映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制订相应的学习检测方法和评价方法。

2.从学生角度出发

对学生来说,为了培养自身核心素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通过阅读大量的历史读物,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第二,针对自身特点,制订适合自己的历史学习方法。由于历史学科具有时空特殊性的特点,所以在进行自我阅读时需要注意核心阅读、群文阅读、比较阅读这三个方面。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抓住历史学科的重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分析历史,并在不同的研究中积极思考,以提升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

除此之外,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尊重历史的特性,学会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特点划分历史,梳理各时期内的历史事件。如在教学“中国历史”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政党、不同的文化革命运动来划分,也可以查阅不同的历史资料和影视文件,进行收纳归类。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结合实际进行全面分析,以便更好、更全面地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初中历史教育处于重读历史的大环境、大背景中。而对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在未来的历史教学中,学校要注意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遵循教学规律,不仅要从教师入手,还要从学生入手,以培养出适应社会背景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張玉峰,郭玉英.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建构物理概念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5).

[2]田红彩.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以“北洋金融街的变迁”项目式学习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2).

[3]夏宏业.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8,(2).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小姑中小学)

猜你喜欢

学生核心素养案例研究校本课程
浅论苏式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优化的具体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