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8-01-02吴仁根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吴仁根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已深入我国各学科的教学中,而与新课程改革浪潮有着很大关系的莫过于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人,所关注的是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品格和能力,而传统应试教育和灌输式教育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也会让教育失去本来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聚焦核心素养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以此来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好。

关键词: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教育的本質一直都围绕着“怎么样培养人才”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两个方面。虽然,大家从不同视角讨论过有关核心素养的问题,但如果将核心素养深入各科学习中则会有不同的效果。本文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对如何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树立“以德育人”理念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虽然,关于核心素养有着诸多论断,但主要还是聚焦在“以德树人”上。核心素养回答了“树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它非常明确地将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其他方面的品质放在了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核心素养进行了全面解释:以个人小德联系国家之大德。落实核心素养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树立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育人模式,从根本上让教育实现转向。

二、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要点

1.人先有“志”,然后有“恒”

将核心素养渗透进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为此,教师可以引用初中语文《短歌行》和《伤仲永》的例子告诉学生,一代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到了暮年还拥有远大志向,而我们就像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也应该胸怀有远大志向和昂扬斗志。成绩不好的同学也不要气馁,为自己设立短期目标,并在之后朝着目标不断前进,相信在将来必定会有所收获。成绩好的同学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骄傲。如果不树立“终生学习”理念,迟早会被人赶超。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我们不能够轻易交白卷。

2.好的习惯成就好的未来

初中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成绩好的学生并非智商高,而是因为小时候就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好习惯也是“以德树人”中的关键。如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将“早”字刻在了桌上,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而《论语》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告诉我们,要养成经常复习的好习惯;《羚羊木雕》则告诉我们,要珍惜少年时的友谊。虽然“以德树人”是一个非常空泛的概念,但语文老师可以通过课文,告诉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

3.将真情实感带入初中语文教学中

在核心素养中,“以德育人”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做一个心怀感恩和富有感情的人。因此,老师除了要在上课时引入一些名人名言,更要在上课时带入真情实感,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融入进来,通过老师的讲解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行,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做一个心怀感恩,富有感情的人。

4.教会学生面对逆境时的处理方法

核心素养中的“以德树人”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来学会在逆境中生存。一个优秀的人和成功的人,都有着在面对逆境时始终不屈不挠的品质。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向学生讲述“愚公移山”和“水滴石穿”的故事,也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童年》的故事让学生知道苦难的宝贵,让他们明白,任何让人变好的过程都不会太舒服,只有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5.教师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榜样

要想让核心素养中的“以德育人”理念,更好地贯穿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更要学会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例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语文课前都通过带领学生阅读,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每节课可以提早一点到教室,让学生更好地进入上课状态,教会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学习。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聚焦核心素养落实“以德育人”的理念,从而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是众多教师都非常重视的环节。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从教学方式、课文内容和完善自身三方面着手,争取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郭玉英.聚焦教学关键问题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学关键问题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引领[J].基础教育课程,2016,(10).

[2]褚宏启.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青年教师,2015,(3).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北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