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些思考

2018-01-02邹丹华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培养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邹丹华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数”的教学作为重点,让学生在此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及数学问题的抽象性,通过问题的提出、算理的探究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以此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培养

数学学习是基于问题或任务的基础上,而学习的目标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数学的抽象、推理与交流等。也就是说,问题解决是落实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现实践创新等多个核心素养的载体。我们应注意,这里的问题并不仅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还包括数学学科发展本身的问题,而问题解决也不仅仅是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注重以问题为载体,注重对学生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数”的教学实例进行了说明。

一、在“数”的学习中全程贯穿问题解决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的重要性。在“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技巧,并且能够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数”主要分为自然数、小数和分数,其中,自然数是实际生活中计数的需求表现,小数是测量活动中的单位值,分数是非整数的一种表现形式等。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数的运算,且实际生活中随处都会遇到数量的比较、归纳和分配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因此,在进行“数”和“数”的运算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问题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二、在“数”的认识学习中感受抽象

抽象是在事物非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数学抽象也就是从研究对象中找出相关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无论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出数学概念,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都是培养学生抽象能力的关键。

学生在进行“数”的认识过程中,是通过比较的形式来加深对“数”的印象。在比较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多少、相等和不等的概念,以及其中包含的各项关系,而这些关系的核心就是对應。小学生在认“数”方面已具备一定的能力,所以在“数”的教学过程中,教材往往是为学生呈现一个情境,让学生在该情境中分辨出每种物体的数量。因此,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添加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抽象过程。

三、在“数”的运算学习中重视推理能力

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其中合情推理又包括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和统计推理等。演绎推理通常被应用在数学知识整理过程中,而合理推理多数被运用于数学发现过程中,这两种推理形式存在很大的不同,但又是相互作用的。多数人认为,只有几何训练才是提高学生推理能力的最佳方式,而事实上,“数”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尤其在“数”的运算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运算法则和规律的建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要将问题作为主要引导线,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能够让学生在交流和反思过程中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应用能力和推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宁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例[J].中小学管理,2017,(1).

[2]丁爱平.把握数学本质 培养核心素养——以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一课的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7,(26).

[3]朱卉卉.浅谈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为例[J].中外交流,2017,(44).

[4]张月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青苹果,2017,(5).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思源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培养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