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批判性思维培养

2018-01-02张锦辉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张锦辉

摘要:教师培养学生树立批判性思维来进行阅读非常有必要。学生开展阅读不仅仅是从文章中获取相关的知识,同时更是培养一种思维模式,批判性思维既能够抓住作者文章的写作中心,又能够从文字中结合自身的感触读出别样的滋味。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开展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批判性思维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理解文章主旨来应付更多的考试题目,也开始向培养学生独立意识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方向延伸。但是,受长久以来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试阅读技巧的引导,学生渐渐失去了批判阅读的意识,同时也失去了原本所存在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当结合这一现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让学生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不断吸取新的知识。

一、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保证学生不对文章产生偏颇的理解,为学生规定了一系列的阅读思路,甚至格式化的指导学生去抓文章中的关键字句,从而使得学生的阅读思维模式渐渐地僵化。

首先,教师应当打破这一教学观念,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不为学生规定阅读顺序和阅读思路,完全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来探索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

其次,教师在课堂阅读阶段结束后可以要求学生站起来在全班学生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所理解的主旨与文章官方的主题不符就对学生的回答提出批评或者全盘否定,教师可以让学生向大家分享为何是这样理解的,又从哪些地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然,如果是完全错误的理解,教师可以委婉地向学生指出,从他所给出的理由中找到他理解的漏洞并提示学生是否换一种思路理解更好。另外,教师也可以统计全班学生对主题的不同理解,通过开展课堂辩论活动让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从而让学生在交流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激烈的讨论中淘汰一部分理解完全偏颇的思路。

二、鼓励学生质疑他人的观点,并勇于发表自己的论断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有意识并有勇气去质疑他人的观点,甚至是教材里的一些观点,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实际事例教导学生别人的观点,甚至教材中的观点都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学生作为阅读者应当带着只是借鉴和参考的心理去进行阅读和理解这些观点,当然如果有十足的把握证明这一观点是错的,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来。

现实中有很多事实可以证明,敢于质疑他人的观点是发现真理的一个潜在条件,比如欧几里得几何原理中得到的论断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延续了2000多年都被认为是权威的论断,但是数学家卡尔特敢于质疑并最终证明出这一定理并不一定在所有的空间都适用,最终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在生活中积极积累并在课上讲给学生听,从而让学生树立敢于质疑他人的意识,并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帮助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批判性思维。

三、拓展閱读范围,接受多元思维熏陶

除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一些观点完全相悖的文章来让学生了解世界上没有完全的对与错。而教师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文本阅读,让学生认识不同的观点乃至对立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之处,学生在阅读中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在阅读之后所得出的观点与别人的理解不同,并不是说这样理解就是完全错误的,而对方理解就是完全正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阅读理解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模式,对于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有很好的效果,教师应当做好长期训练的准备,以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性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吴希元.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6,(25).

[2]陈汝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中学语文,2016,(6).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化县城东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