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2018-01-02曾凡华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作文教学高中语文

曾凡华

摘要:高考作文在新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了任务指令,强化作文对学生思考的引领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任务驱动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以及如何在材料中辨析关键概念,以期提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   任务驱动   作文教学

一、任务驱动作文立意存在的不足

1.对材料的把握不够深入

在经过材料作文观点的提炼训练之后,学生由于惯性思维,往往对材料本身把握不够,偏离了材料本身的内容,特别是偏离对观点起着提示作用的细节。任务驱动作文旨在强化写作的针对性,明确要求写作的任务。如在“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材料”中,考题以语言为主,很多学生只看到材料的表面,以为是要写“该如何进行语言表达”,但是,通过仔细分析材料中“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可知,材料是在突出强调语言的智慧,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表达方式。

2.无法找准材料的观点倾向

学生往往在综述材料之后,提出观点,接着离题千里。如学生在训练2015年高考作文时候,把握不好情理法的权衡、比较,而是一味地探讨材料之外的孝心问题。任务驱动作文仍然是材料作文,不同的是,材料作文中会有隐含的观点倾向表达,需要学生自己抽丝剥茧地分离出来。可惜我们的学生习惯于强行套一个关键词进行分析,抛弃材料,离开材料。

二、强化任务驱动作文立意的策略

1.抓住材料的关键点和质疑点

任务驱动作文角度多样,有边缘角度,有核心角度;有主要,有次要角度,因而如果想要切题,学生首先要审题立意,分析清楚材料的角度。

如“2016年苏州二模语文作文试题”,此作文题目需要学生对审题立意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原文讲述了一则视频:在书店里,父亲陪同女儿选书,女儿不小心撞到了旁边一个女孩的书,父亲反复劝说女儿道歉,之后的情节是女儿被另一个成年女子撞倒,但是成年女子没有道歉,女孩父亲劝说无果,于是报警,警察将撞到女孩的成年人逮捕,面对警察的威胁,成年女子终于道歉了。试题的最后两句话是问学生有什么样的感想,阐述观点、阐发理由。

当我们分析这则材料时,首先应分析事件的内容,材料核心情节其实很好剥离,父教女、请警察、警察和女孩影响女子。因此,选择立意角度必须全面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父亲反复劝说要道歉,成年女子不理会,最后只得报警;女孩学以致用,却没有成功,成年女子不以为意,事件的转折是出现在父亲报警之后。从文明行为的倡导解读,道歉是文明的外化行为,这种文明行为在材料中有两种实现手段:通过父亲的引导和警察的干预来实现。我们看到评分的标准是:一类卷围绕教育展开,教育离不开法律和爱,对于小小的文明行为加以重視,同时也不要忘记法律的作用。

2.找准材料质疑点,把握材料

纵观任务驱动作文,把事件作为素材,内容都会引发争议,引发质疑的,这也反映出任务驱动作文着力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对学生的思维深度有很高的要求。

3.严谨概括,深度分析

面对任务驱动作文,我们要思考立意是否严谨准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启发学生准确把握材料的内容,识别材料的有效信息,进而在写作中做到严密概括材料,不全部引述材料,而是基于自己的观点和立论角度选择重组材料。重组材料首先要做的是梳理材料,要有针对性,引述的材料要符合题目的要求,能为自己的观点所服务,能够根据观点去粗取精,存主去次,删去不需要的过程描写,细节化描写主要内容。

三、结语

任务驱动作文是新出现的事物,但是旧瓶装新酒,我们仍然要引导学生强化议论文的思维。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任务驱动作文之所以是任务驱动,在于它增加了任务指令,需要学生去思考、分析、探讨。这才是语文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非仅仅灌输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胡小静.善于发现,学会思考——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活动有效策略简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4,(6).

[2]李丽.让真性情灌注真语文——浅析高中语文作文的真情实感写作[J].小作家选刊,2016,(10).

[3]石述乐.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高中语文作文讲评课的实践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5).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 )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作文教学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