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源自于“以生为本”之理念

2018-01-02杨越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

杨越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应该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就“认识更大的数”而言,应该少一些亦步亦趋,多一些就地取材;少一点单项灌注,多一些动手探索;少一些按部就班,多一些拓展创造。数学教师应该让孩子们的自主探索成为数学课堂中的常态,让“生生互动”充盈在教学的每一个细微处,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以生为本;动手探索;拓展创造

小学数学课堂,应该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更大的数”正是凸显“以人为本”理念的典范教材。从基于“身边资源”到基于“动手探索”,到最后的基于“拓展创造”,都应实现从“教”到“学”的主体性地位的根本转变,都应该让“以生为本”成为数学课堂的常态,以此引领孩子们在数学的密林中渐行渐深。

一、少一些亦步亦趋,多一些就地取材

不可否认,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基于此,应该把“身边的数学用于生活”。[1]就“认识更大的数”而言,教材中安排了“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国土面积”中的一些数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学也应该亦步亦趋。窃以为,教师应该“就地取材”,关注身边的现实和身边的数学,在学生“看得见”或“触手可及”的地方建构知识,发现“大数”的影子和更多奥秘。

1.我们教室中的书柜中有多少本书?每一本书大概有多少页呢?合起来有多少页呢?

2.学校图书室约有图书85369册,假如一本书有200页,那么一共有多少页呢?

3.这些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比较起来太大了,大家会读吗?会写吗?那么,想不想跟老师一道来认识和研究这样的大数?

让孩子们自己交流,自己尝试发现,自己捕捉到“大数”就在我们的教室,就在学校的图书馆,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现实生活中,就在我们司空见惯的眼皮底下,这样一种务实的态度。而这样的“务实”,对于当下一些古板抄袭的课堂是一种有力的回应;而对于学生而言,则是一种切合实际的新的体验,并在这种体验中学得有滋有味,有情有义。

二、少一点单项灌注,多一些动手探索

好的数学课堂,应该少一点单项灌注,多一些动手探索。就“认识更大的数”而言,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究竟是多少?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类似的知识仅凭教师的单项灌注是不够,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动手探索,才能让所学所得长久地贮存在孩子们的记忆库中。

比如,可以利用手中的“计数器”这一“神器”,自己探索一下,在計数器上拨一下珠子,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操作一下,最后选一个代表汇报。

以下是一段教学设计:

师:老师在这拨下一个珠子,表示多少?(一千万)你是怎么知道的?拨下九个珠子是多少?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亿”,你能用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0个一万吗?

生:用一个珠子代表10个珠子。

师:这一珠子在哪个地方?表示多少?

生:在万位的前一位,这一个珠子代表的是一个十万。(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其过程。)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又创造出一个新的计数单位。(课件的计数器上出现十万)从这个拨珠过程你能看出万和十万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0个一万是十万;万和十万之间的进率是10。

师:你能在你的计数器上找到十万的位置吗?找到后写在计数器上。

师:请你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个十万。

可以发现,通过计数器上进行动手操作,远远比让学生回答“10个2是20,10个20是200,100个20是2000,1000个20是20000”等等的口头练习要强得多。的确,与其让学生不断地口头回答右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不如让孩子们从动手操作中真正理解”每一个计数单位都是由10个与它相邻的低一级的计数单位组成的”,从“计数器”上亲眼目睹“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变化过程。是呀,用脑子想和动手操作就是不一样,亲自操作并目睹“知识发生的过程”,恰恰是学生学习更加需要的境界。

三、少一些按部就班,多一些拓展创造

诚然,孩子们的操作探索不可或缺,但教学中的拓展创造同样不可或缺。唯有进一步整合和拓展,“才能释放出更多的教育空间,才能在更大程度上给课堂松绑,赋予课堂更多的活力。”[2]

1.让孩子们合作编儿歌:“两数比大小,先把位数看;位数多得大,位数少得小;位数相同时,就……高位大的( ),高位小的( )。高位相同时,依次( )……”

2.故意出几个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让孩子们读读,查查,议议。

3.去搜集一下世界上有哪些国家人口超过了1亿人,并把收集的数据正确地读写出来,并且确定要写的数有几个数级,同时作出标志。

总之,小学数学应让“生生互动”充盈在教学的每一个细微处,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老师,如何让所学所得深深地贮存在孩子们的记忆库中,或在孩子们头脑中留下深深的划痕,这才是更值得教师悉心关注和研究的,才是更值得教师下大工夫加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

[2]陈俊一,程晓云.课堂:窦桂梅的教育根据地[J]教师月刊,2015,(2):22.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做法和体会
“以生为本”环境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考
“语文”应该是学生的“语文”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以生为本,让体育教学回归本真
以生为本视野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措施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