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力度和课程师资对双创教育绩效的影响程度分析

2018-01-02温娜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11期

温娜

摘要:支持力度和课程师资对高校双创教育绩效影响谁更大?本文以江西省高校部分学生为研究样本,用SPSS20.0研究支持力度及课程师资对高校双创教育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分析二因素的影响大小。研究表明,以创业意愿为因变量,支持力度较课程师资的影响较大;以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为因变量,课程师资较支持力度的影响较大;以高校双创教育整体绩效为因变量,课程师资对双创教育的影响作用大于支持力度对其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支持力度;课程师资;双创教育绩效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我国政府对于创新创业的呼吁越来越高,教育界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活动也越来越深入。但不同高校开展双创教育所取得绩效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有必要探索双创教育绩效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及其各个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差异。

一、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一)双创教育绩效

李明章和代吉林实证研究得出“创业胜任力和创业意愿可以有效衡量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效果,高校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胜任力”。

笔者认为用创业意愿和创业胜任力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绩效的衡量指标是合理的,但不够全面。“创业教育”并不等同于近几年提出和大力推广的“双创教育”,后者的内涵更为广泛。李家华认为,“高校双创教育是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培育的高等教育人才质量判断”。其中“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由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职业精神”则由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和创业意愿体现。王占仁提出了“广谱式双创教育范式”,提倡实现“素质型和职业型的双创教育”。李家华和王占仁两位学者关于双创教育的价值取向同我国双创教育的总体目标方针是一致的。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可以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弱、创业胜任力的大小和创业意愿的强弱来评判高校双创教育所取得的绩效。

(二)支持力度

支持力度由教育氛围和各类支持性政策构成,教育氛围越浓烈、政策越支持,表示支持力度越大。陈诗慧认为“创业教育氛围对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社会、家庭对创业文化的宣传,社会大众的支持和认可,国家、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构成了衡量创业教育绩效的重要因子。作为外界环境,氛围的强烈与否对高校双创教育绩效水平产生一定影响,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价值观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大学科技园、实验基地等创业园区建设情况、国家及教育部门对创新创业的提倡宣传情况、社会和学校对双创教育宣传、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程度等都反映了教育氛围的浓烈程度。另外,各类支持性政策是促进双创教育迅速开展的助动力和加速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高校相继出台了针对高校双创教育的支持性政策,例如地方政府加强了对从事创业实践行为的高校大学生及毕业五年内的毕业生的政策支持。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笔者提出以下研究假设,假设1:支持力度的大小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假设2:支持力度的大小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假设3:支持力度的大小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假设4:支持力度的大小正向影响高校双创教育的整体绩效。

(三)课程师资

教育教学过程及结果的评判,教学内容、相关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等都发挥着影响作用。作为教学内容的理论课程开设数量、实践课在所有课程中的所占比例、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开展力度和程度,作为师资力量的创新创业课程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创新创业素养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双创教育绩效。基于相关研究成果,笔者继续提出以下研究假设,假设5:课程师资的完善性与强度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假设6:课程师资的完善性与强度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假设7:课程师资的完善性与强度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假设8:课程师资的完善性与强度正向影响高校双创教育整体绩效。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卷形成及研究对象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笔者初步构建研究问卷,问卷中高校双创教育绩效中的创业意愿维度和创业胜任力维度来自于李明章(2011)的研究;高校创新创业绩效中的创新意识维度系笔者根据前人研究自行发展的维度,以上三个维度用来衡量高校双创教育的绩效水平高低。支持力度和課程师资两个维度借鉴陈诗慧(2016)的变量指标。在对问卷的调查中,研究人员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江西省部分高等院校的部分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涵盖文史类、社科类、理工类、艺体类等专业。借助问卷星平台采集问卷共420份,其中有效问卷357份,有效率为85%。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用spss22.0软件进行定量研究。首先对变量进行了频率表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进一步分析变量之间的皮尔森相关关系,并且构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

三、研究过程

(一)问卷的有效性检验

本研究用spss22.0对变量数据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与验证,根据可靠性统计结果,支持力度、课程师资、双创教育绩效三个构面的克隆巴赫ɑ系数分别为0.934、0.943、0.763,问卷的总体信度为0.953,充分表明样本数据的可信度非常高。接着用KMO和Bartlett 的球形检验结果表明,KMO值为0.944,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值为4328.925,概率值接近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进一步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提取出了课程师资和支持力度两个因子,这两个因子对高校双创教育绩效的解释率为69.552%。

(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1.描述性统计。在问卷设计的六个变量中,变量“创新意识”的均值为4.6717,是所有变量均值中最大的,表明调查样本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较高的水平;创业意愿的均值最小,为3.2997,表明调查样本学生的创业意愿处于中低水平。创业意愿的标准差最大,为1.44496,表明调查样本学生的创业意愿的差距在几个变量中是最大的;双创教育绩效的标准差最小,为1.04947,表明样本学生的双创教育整体水平的差距相对较小。endprint

2.皮尔森相关分析。为了研究支持力度和课程师资两个因素和双创教育绩效各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利用皮尔森相关分析对其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表1):

表1数据表明,支持力度、課程师资均与创业意愿正相关,前者的相关性略高于后者。支持力度、课程师资均与创业胜任力正相关,后者的相关性略高于前者。支持力度、课程师资均与创新意识正相关,后者的相关性略高于前者。支持力度、课程师资均与双创教育绩效正相关。根据chin的建议,皮尔森相关值在0.3~0.7之间为变量之间中度相关,是最为理想的值。充分说明了各因子与双创教育绩效各维度及双创教育整体绩效都有关系。

(三)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虽然证明了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并无法证明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为了进一步验证研究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存在,笔者分别以支持力度和课程师资为自变量,以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创新意识、双创教育整体绩效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

根据此报表,我们可以发现,Durbin-Watson的值均在1.5至2.5之间,表示所选样本之间是独立的。根据chin(1998年)的建议,R2值在0.19~0.33之间为低度可解释,在0.33~0.67之间为中度可解释,报表中的R2值分别为0.273、0.352、0.307、0.446,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是可以接受的。非标准化系数的t值大于1.96,p值小于0.05,所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具体而言,支持力度对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比较显著;而课程师资对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比较显著;两个自变量对于创新创业整体绩效影响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比较显著,但课程师资的影响程度要大于支持力度的影响程度。对变量回归结果的验证结果分析显示,本研究提出的所有假设均成立。

四、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研究结论

对高校双创教育诸因素的关系和影响度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力度和课程师资对双创教育各维度及双创教育整体绩效均有正向影响。其中支持力度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力度大于课程师资的影响力度;支持力度对创业胜任力和创新意识的影响力度均小于课程师资对二者的影响力度;支持力度对双创教育整体绩效的影响力度小于课程师资的影响力度。

(二)建议

1.加强对双创教育的支持力度,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营造双创教育氛围,就需要政府层面继续宣传和倡导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各部门继续以赛促教,以举办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比赛来进一步促进高校大力推动双创教育,高校可通过继续增强双创平台的活力为双创教育的开展进一步营造氛围,通过本校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器等的运作、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作用的有效发挥强化学生的创业意愿。另一方面,各级各类政府继续加强对双创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和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税收减免力度,高校也可加强对在双创教育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教师提供奖励或将其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对相关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的措施强化其行为。根据强化理论,个人行为只有受到有效的外部刺激,其动机和行为才会得以强化。双创教育亦是一项改革,改革就必然会有阻力和动力,只有强化动力,减小阻力才会使双创教育取得进一步的绩效。

2.进一步完善双创课程体系,优化双创师资队伍。既要将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理念、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和比赛的理念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又要将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使得教有所依、教有所盼、教有所成。另外,目前双创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优化,高校可以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聘请校外创业能手进行定期的讲座,另一方面,将目前实战经验较少的教师送到企业或一些培训机构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现有教师的双创意识和教学能力。

3.进一步明确双创教育理念。双创教育是大众化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当代更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业的胜任能力,这种素质和能力并不是只有创业人士才要拥有,对于广大的大学生群体,这种素质和能力也是其提高职业胜任力和就业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其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双创教育还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创业意愿的进一步提升,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活力,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明章,代吉林.我国大学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基于创业意愿及创业胜任力的胜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5).

[2]李家华,卢旭东.把双创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3]王占仁.高校双创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7).

[4]陈诗慧.大学生创业教育绩效影响因素评价研究——基于对广东省15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6,(10).

编辑/王君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