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2018-01-02宋达
宋达
摘 要:创新人才对一个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人才培养靠教育,如何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为国家的发展建设人才梯队,提供人才储备,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的重大课题。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發展的命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其关键在于人才,也就是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实质是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
关键词:校外教育 社会教育 创新人才
一、什么是创新人才
世界各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并不一致,但都有一些共同点,即都强调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概括国内外的各种理念,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对创新人才的概念理解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它们与人才的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2.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肯定不是模式化的、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而是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虽然不能说个性自由发展了人就有创造性,就能成为创新人才,但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创新人才就不可能诞生。
3.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造的思想作风;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团结奋斗的合作意识;基于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创新思维能力;敏锐的直觉和洞察力;持久的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等。
二、校外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校外教育在培养学生整体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校外教育以独特的教育功能、独特的组织形式,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校外教育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
与学校教育相比,校外教育的活动设计,力求适应千差万别的个性发展需求,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长,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校外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满足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
校外教育以兴趣为导向来吸引学生学习和参与活动,对于学生而言是主动学习而非被迫学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相对会更高,而兴趣特长正是一个人持续学习和钻研的内在动力,也是创新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4.校外教育更利于资源整合。
校外蕴藏着巨大的社会教育资源,而这些资源直接被学校教育吸纳得比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只有依靠校外教育这个载体广泛吸纳社会资源,才能使学生在参加校外活动的过程中接触和享受更多的教育资源,开阔视野,获取知识。
三、校外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运行机制
1.建立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的运行机制
要建立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相互配合、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明确校内、外创新人才培养的职责任务,做到合理互补,效能最优。在教育主体方面,校外教育既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参加校外创新活动的机会,同时又要兼顾特长学生;学校教育承担着对所有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能,同时向校外教育机构推荐创新潜质突出的学生以进一步培养。在教育内容和安排上,不少学校已将科技类课程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开发出系列的校本课程和授课模式,逐步实现校外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这就要求校外教育机构及教师提升衔接学校教育的能力,主动深入学校,努力形成服务和指导学校高质量地开展课外、校外科技活动的工作职能和能力,在课程建设、科普活动设计和组织、实践活动指导等方面体现对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并为创新潜质突出的特长学生设计和组织符合他们需求的活动载体。
2.建立创新潜质突出学生的发现选拔机制
校外教育的教育主体既包括所有的学生,又包括创新潜质突出的特长学生,在对特长生的培养中,选拔创新潜质突出的学生是培养工作取得实效的基础。目前,无论学校还是一些培训机构在选拔人才时主要还是通过考试或者竞赛,不可否认,在竞赛或者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否一定具有突出的创新潜质呢?创新潜质突出的学生在思维、情感、个性、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才能,这还需要更进一步、更全面的测试,测试的内容要包括创新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动手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等非量化的因素,这就要以综合性、尊重个性化的人才评价观念,代替传统意义上仅仅通过考试测评人才的观念。
3.建立整合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运行机制
校外蕴藏的巨大的社会教育资源如科研院所、科普场所、企业研发机构、高校等都是校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时所要整合和利用的资源,吸纳这些资源以及其中的专家力量共同对青少年的创新素质进行培养是校外教育的工作途径。这就要求校外教育机构全面掌握社会教育资源的状况,根据不同场所的功能和特点,结合学校的创新课程设置,安排校外创新活动,引导学校和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为广大学生提供经过开发和再加工的社会优质教育资源。
4.建立对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有效研究的运行机制
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其内在规律性,但目前我国还缺乏对青少年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系统研究。要切实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要加强对人才本身的研究,校外教育机构一般积累了一定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经验,并有一些优秀学生的案例,可以通过系统的数据库建设,通过大量的个案调研、分析来总结相关规律和模式,找到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成才规律,并反馈于选拔、培养工作,使得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能够遵循规律,科学合理,富有成效。在这项工作中,校外教育机构可以争取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使研究成果更为科学。
当前,政策支撑、应试教育方式的转变、社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等都是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条件,相信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校外教育一定能够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