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省级开放实训基地建设探讨

2018-01-02龙熠

祖国 2017年22期
关键词:建设目标社会服务

摘要:实训基地是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培养社会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结合我院情况对省级建筑工程开放实训基地目标、内容组成、主要运行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 社会服务

一、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目前,学院立足教学、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产学研结合、校企共赢的原则,强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企业行业实际需求衔接。以建筑“八大员”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整合校内现有实训室,用3-5年时间分批分期构建基于建设项目真实环境的实训中心。在此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拓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质量及数量,实现校内外实训基地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又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科研、服务五位一体的建筑工程开放性综合性实训基地,逐步在贵州区域内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引领作用。

(二)具体目标

1.构建认知中心

为了改良传统教学模式,认知中心就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认识感知。对于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造价工程、建筑室内设计等专业,都是本着立足教学、服务学生的原则,为相关专业课程及章节提供建筑实体展示,让教学同步,更为直观,又满足学生对建筑实物认识了解,也增强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兴趣。

2.构建教学仿真中心

很多建筑工程方面的实践教学平时都受到时间、工期、施工現场和生产安全等限制,学生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环节只能参观或参与部分施工环节工作,无法从现场全面了解整个建筑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也缺乏对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工艺的整体性认识。而该中心主要服务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施工课程设计课程等环节。满足课程的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以及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集中训练任务和面向社会开放。

3.构建实践操作中心

工程实操中心由校内教师和聘请的校外高级技工共同完成,校内老师相互搭配进行现场实操指导。该实训中心服务于建筑工程专业群,让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上,自己动手实操,更易于理解与掌握相关施工要点,从而对施工现场涉及到施工工艺、施工规范、安全规范、验收规范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4.构建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认知、仿真和实操的基础上构建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更好为教师、学生、企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学生创业项目孵化提供条件,同时为企业的技术需求提供了更大服务支持。

二、建设内容

(一)实训基地系统组成

建筑工程开放性实训基地紧紧围绕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室内设计、给排水工程技术、风景园林技术这七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建设,服务于整个建筑工程产业链所需专业的主要实践环节,主要以认知实习、模拟仿真、实操为主要实习形式,辅以技能竞赛等其他实训形式进行建设。

(二)工程认知中心建设

按照真实环境下建筑工程项目材料、技术目标,来建设建筑工程技术认知中心。该认知中心有:建筑技术认知、建筑工程认知、室内设计认知、给排水及建筑设备认知实训室。建筑技术认知项目为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能环保等;建筑工程认知实训室项目为基础工程、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钢结构工程、防水工程等。室内设计认知实训室项目为装饰装修各节点施工工艺,家具构造模型等;给排水及设备认知实训室项目为给排水管道及设备、建筑电气综合布线、消防管道及自动报警系统。基于工程实际的项目认知,让学生较为直观的了解各种施工流程,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和实践能力培养。

(三)工程防真中心建设

基于工程实际环境目标,建设具有虚拟现实效果仿真教学实训室。该仿真作中心有:设计绘图仿真、工程造价仿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仿真、工程管理仿真、施工监理仿真,完成绘图仿真、建筑施工模拟仿真、建筑施工监理、预算及招投标仿真、模拟仿真建筑信息模型(BIM)创新实践等项目。同时,还可以为社会承担制图员、造价员、施工员、资料员等职业岗位的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等功能。

(四)工程实操中心建设

按照真实环境下的工程实际施工工艺流程目标,进行实践操作。该中心能满足以下课程实操:力学、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建筑施工技术、室内方案设计、给排水、建筑设备、工程识图、建筑测量、招投标、工程预算、施工组织管理、钢筋加工等。

该实操中心建设有:砌筑工程实操、抹灰及镶贴实操、脚手架工程实操、模板工程实操、无损检测实操、室内设计方案实操、智能楼宇供水系统实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实操、园林风景栽培实操等。

(五)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突出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特点,而作为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高新设备、科技优势和技术优势,把应用科技推向市场,把项目、产品的开发来引导市场。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相互促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社会化功能。提高实训设备利用率,服务社会,建设成为社会的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鉴定中心。

三、社会服务

目前,学院已经与省属多家建筑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了省内建筑业的发展,为建筑行业不断地输送专业合格人才。大力推进技能鉴定和教育培训等工作展,同时也是建筑行业“八大员”培训基地和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为部分建筑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服务,加大教育培训服务的力度,积极承担短期职业技能和岗位培训任务,加强建筑技能鉴定工作,为建筑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结语

该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建设主要以就业为导向,真实的实践实训为基础,生产性实训建设为突破,资源共享、辐射周边,重点自主发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坚持产学研结合,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实践教学水平,做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连接。它是本地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开放性综合实训基地,也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黄新伦,陈雄辉.高职院校建筑实训基地建设问题思考[J].北京:中国建设教育,2011,(Z3).

[2]郑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河北:教育教学论坛,2011,(03).

(建设项目:2016年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项目;作者简介:龙熠,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学专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设目标社会服务
养老社会服务体系与机制的完善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小学数学拓展课程建设的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