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小学生数学训练

2018-01-02余新马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

余新马

摘要:小学生的数学训练不应只限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还应该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数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有助于学生未来对数学的学习。当然,如果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不强,平常考试中成绩不佳,学生就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反之,若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数学解题能力也很难实现提高,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学生的数学训练至关重要,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应从学生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高数学口算能力,增强学生在课堂的互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入手。只有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让学生渐入学习数学的佳境,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获得显著的提高。这对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也至关重要。

关键词:数学解题能力;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口算能力;课堂互动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169-01

1.增强数学阅读能力

数学阅读能力不强是很多同学失分的关键。学生失分的原因有:(1)对题目理解透彻,却不知道考察什么知识点,不知道如何计算,或者知道考察的知识点,却不知道如何去运用,这是学生对公式不熟悉、掌握不准确;(2)知道所考察的知识点,也知道如何计算,却因审题不清,粗心大意导致自己的数学成绩不高。更有甚者,就是直接就是题目都不懂导致的。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得分能力。

增强数学阅读能力,一方面,平常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和同学一起总结相同类型的题目的共性、特点,总结知识点的相通点,一起分辨容易混淆的题目的区别,区别易混淆的知识点的区别;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数字、符号的敏感,对题目的敏感,培养准确读题,严谨解题的意识,减少同学们不必要的失分;一方面,应尽量将数学题目的情景与学生生活(数学题目的出题情景应尽量与该年级学生了解的生活情境相切合)紧密联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通过生活经历,加深對题目的理解,将数学与生活挂钩,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增强口算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和笔算训练,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逐步达到教学要求。"口算能力影响学生的解题速度,口算能力强,一方面,学生的解题速度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口算要求速度快,这对学生的注意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此外,学生的逻辑能力也能有很大程度的进步。

加强口算的能力,需要老师的指引,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以下仅提供一个参考:老师可以将一些口算中常用的转换传授同学,例1/4=0.25,学生应记住一些常见的乘除算式;对于数字的乘除,老师可以将一些数如何拆分,如何合并同学生交流,帮助学生理解从逻辑上理解口算的原理,如31*13=(30+1)*13=390+13=403,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强化这些应用;鼓励学生口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计算数学算式时应用口算。口算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自己平时强加练习。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口算引导班级形成口算的良好氛围。但不勉强学生口算,若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的丧失,就得不偿失了。

3.增强课堂参与性

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兴趣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师,当老师能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时候,学生课堂参与性高的时候,学生对该门学科的掌握程度能大大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显著加深,同时,学生开小差的情况也会减小,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大幅度提高。

提高课堂参与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可以向同学提几个基础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了解将学的内容,通过预习,学生会产生困惑,会发现问题,会带着问题上课,预习能有效提高学生上课效率,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其次,应在课堂开始时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相互讨论,学生的问题由学生解决,如果学生不能解决,再由老师指引解决,在课堂的最后应留有时间,提出问题给同学解决,并且帮助同学总结知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必不可少,老师可以将数学与学生生活关联,老师可以适时给予学生肯定。当然,教学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准则,老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状况,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地调整教学的模式,确保班级能形成喜欢数学的良好氛围。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学生对数学产生持久兴趣的关键。有些学生会因为老师而改变对学习的兴趣,对老师产生依赖,或者做题不能举一反三,或者老师对同一题目讲解多遍,却仍不会做,很大原因就是没有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批判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独立思考能力对任何人而言都至关重要。

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老师的指导。对于题目的讲解,老师不宜讲的过细,将思考时间还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思考的氛围,促使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对于题目的不同看法,老师不应该一棍子打死,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然后和学生一起看看看法中是否存在不足。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适时给予学生指引,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感受独立思考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训练才能得到根本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秦卫华.《开启小学生数学阅读兴趣之门》《中外交流》2016年6期

[2] 马艳艳.《谈小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6年24期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高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养成
浅谈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强化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思考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对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让学生与数学文本亲密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