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2018-01-02孙绍康
孙绍康
【摘要】探索反比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在图形面积问题的求解策略,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关键词】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
近年来有关反比例函数问题时常活跃在中考的舞台上,并呈现出愈加灵活,有更深和更难的趋势,成为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在解反比例函数问题时,灵活运用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充分分析利用图像与几何图形结合点的坐标,就会为解决问题提供极大的方便.本文就一个中考题做一次简单的探究,目的在于掌握反比例函数几何意义这一知识要点,灵活利用这一知识点解决数学问题,并熟悉与反比例函数k几何意义的常见考查方式和解题思路.
理解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
反比例函数y=kx(k≠0)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就是过反比例函数y=kx(k≠0)图像上任一点P(x,y)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PM,PN,垂足为M,N,则矩形PMON的面积S=PM·PN=|y|·|x|=|xy|=|k|,三角形OPM与三角形OPN的面积都等于12|k|.
例1(2016·淄博)反比例函数y=ax(a>0,a为常数)和y=2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如图所示,点M在y=ax的图像上,MC⊥x轴于点C,交y=2x的图像于点A;MD⊥y轴于点D,交y=2x的图像于点B,当点M在y=ax的图像上运动时,以下结论:① S△ODB=S△OCA;② 四边形OAMB的面积不变;③ 当点A是MC的中点时,则点B是MD的中点.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
B.1
C.2
D.
分析① 由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可得答案;② 由四边形OAMB的面积=矩形OCMD面积-(三角形ODB面积+面积三角形OCA),解答可知;③ 连接OM,点A是MC的中点可得△OAM和△OAC的面积相等,根据△ODM的面积=△OCM的面积、
△ODB与△OCA的面积相等可解得.
本题继续探究一下,当B点是DM任意一点时,线段DB,BM,CA,AM是成比例线段,即DBBM=CAAM,求证方法可以类比于③.
如果连接DC,BC,AD,我们也可以利用同底等高的方法证明S△BCD=S△ACD,进而可以继续证明线段AB∥CD.
例2(2016·滨州)如图所示,已知点A,C在反比例函数y=ax的图像上,点B,D在反比例函数y=bx的图像上,a>b>0,AB∥CD∥x轴,AB,CD在x轴的两侧,AB=34,CD=32,AB与CD间的距离为6,则a-b的值是.
分析设点A,B的纵坐标为y1,点C,D的纵坐标为y2,分别表示出来A,B,C,D四点的坐标,根据线段AB,CD的长度结合AB与CD间的距离,即可得出y1,y2的值,连接OA,OB,延长AB交y轴于点E,通过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结合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出结论.解题的关键是找出a-b=2S△OAB.利用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结合三角形的面积求出反比例函数系数k是关键.
解设点A,B的纵坐标为y1,点C,D的纵坐标为y2,
则点Aay1,y1,点Bby1,y1,点Cay2,y2,点Dby2,y2.∵AB=34,CD=32,∴2×a-by1=a-by2,∴|y1|=2|y2|.
∵|y1|+|y2|=6,∴y1=4,y2=-2.连接OA,OB,延长AB交y轴于点E,
S△OAB=S△OAE-S△OBE=12(a-b)=12AB·OE=12×34×4=32,∴a-b=2S△OAB=3.
變式如图所示,点A是反比例函数y=x2(x>0)的图像上任意一点,AB∥x轴交反比例函数y=-3x的图像于点B,以AB为边作ABCD,其中C,D在x轴上,则SABCD为.
分析连接OA,OB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2三角形AOB的面积=S△OAD+S△OBC=2+3=5.
研究函数问题关键是要透视函数的本质特征,把数、式和图像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相互解释,相互补充,在今后函数学习中亦愈加显示出其重要.逐步由知识、技能转化成过程方法、情感态度,正如华罗庚所说,数离开形少直观,形离开数难入微.这样,才能培养出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伟刚,孙伟刚.初中学数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9-81.
[2]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0-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