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3”分段培养中构建数学趣味课堂的实践
2018-01-02张鸣霞
张鸣霞
【摘要】“3+3”分段培养的中职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和信心.本文对构建数学趣味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了论述,通过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3+3”分段培养;数学;趣味课堂;构建;方法
“3+3”分段培养的中职学生不仅要达到中职毕业要求,而且因为要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学习,教学内容要适当拓展以适应今后的高职教育.而据调查,由于注册招生制度,“3+3”的中职生和普通中职生一样,存在数学基础薄弱、兴趣淡化,上数学课听不懂、不想听的普遍现象.因此,在“3+3”分段培养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显得尤为紧迫.为了改变中职学生“数学枯燥无味”这一观念,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数学的美,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构建“数学趣味课堂”.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从中职生身边的现象中获取生产生活的信息来提炼出数学问题,创设实际数学情境,这不仅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而且因为来自日常生活,容易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从而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
例如,在“算法语句”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情境.
教师:大家一起来看这个问题:编一个程序,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后的值.这是以后我们经常要遇到的重要问题,也就是如何交换A,B的值.
学生1:输入A,输入B,然后A=B,B=A.
教师:这样做行吗?大家再想想这样真的交换了A与B的值了吗?
学生2:不可以,这样输出的都是B或A的值了.
教师:这个问题就如同日常生活中的两瓶红、黑墨水,你想交换两者,可不可以直接把黑的倒到红的瓶里,再倒回来?
学生2:不行,应先把其中一瓶倒入一个空瓶,再交换.
教师:也就是说要借助空瓶才可实现交换,所以这里也应该引进一个变量M.首先把红墨水倒入空瓶M中,再把黑墨水倒入原先装有红墨水的瓶中,最后把空瓶M中的红墨水倒入原先装有黑墨水的瓶中.因此,上述A与B的交换问题该如何抽象为数学符号语言?
学生:M=A,A=B,B=M.(学生们流利地说出了答案)
职教新课改强调:数学知识要为专业课及实际生活服务,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借助生活中倒墨水的情境自然引導学生引入变量M,实现了抽象、具体再抽象的过程,从上面学生的流利且正确的回答中可看出这样的设计易于学生的理解与思考.因此,当学习情境来自学生认知范围内的现实生活时,学生能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即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处于学生思维水平“最近发展区”,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成功解决数学问题,也能增进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二、加强数学史的教学,向学生揭示数学美
数学这门学问是完美而井然有序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并非一开始就是那么完美无缺的,为了创建这个体系很多先哲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历经了千辛万苦,另一方面,在这个进程中也感受到在很多发现和发明中的无穷乐趣,所以在学习数学中,也追踪一下相同的过程,学习数学文化,使我们一开始就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数学是一门趣味性很深的学问.在数学课堂上无目标地讲知识,不会产生学习的激情,而适当地渗透一些数学文化,将使数学课堂不再像嚼沙子一样枯燥无味.
例如,在抽象的“函数”的教学中,可以构建如下问题情境.
在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有一个马尔克广场,广场的一端有一座宽82米的雄伟教堂,教堂的前面是一方开阔地,这片开阔地经常吸引着四方游人到这里来做一种奇特的游戏,先把眼睛蒙上,然后从广场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去,看谁能到教堂的正前面,你猜怎么着?尽管这段距离只有175米,竟没有一名游客能幸运地做到这一点,他们都走了弧线或左右偏斜到了另一边.1896年,挪威生物学家揭开了这个谜团.他搜集了大量事例后分析说:这一切都是由于个人自身的两条腿在作怪!长年累月的习惯,使每个人伸出的步子,一条腿要比另一条腿长一段微不足道的距离,而正是这一段很小的步差x,导致人们走出了一个半径为y的大圆圈!设某人两脚踏线间相隔0.1米,平均步长为0.7米,当人在打圈子时,圆圈的半径y与步差x为如下的关系,y=0.14x(0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情境要尽可能的真实,数学史总归是真实的.因此,以数学史作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有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文化熏陶. 例如,在“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入以下史情:美国历史上至今已有42位总统,其中第11任的波尔克和第29任的哈定生日都是11月2日,还有亚当斯、杰斐逊、门罗三位总统都死于7月4日,这是一种历史的巧合,还是很正常的现象呢?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情境入手,步步深入,自然地展开本节课的教学. 三、设计数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对于学习没有兴趣,就不可能学好.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平时做事,凭着对事情的强烈兴趣,事情就能做好,学习也是如此,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强烈的兴趣时,不待教师教,也会自己去读.因此,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它是学生求知的源泉,有了这一“兴趣”的源泉,就会聚精会神地学习.而且,学生能否真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取决于新知是教师给予的还是自身探求而获得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把课堂营造成学生的数学活动场景,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运用过程设计成一定的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求知、在活动中发现创新,提高学习活动效率.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性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有所发现,并能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掌握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方法.
例如,在“平面基本性质”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数学活动.
教师先让学生取出一支笔和一个三角板(纸板也行).
问题1:谁能用一支笔把三角板水平支撑住,且能绕教室转一周?(此时,所有学生的兴趣都被调动了起来,并开始尝试,但都失败了.)
问题2:谁能用两支笔把三角板水平支撑住?(学生尝试,结果还不行.)
问题3:那么用三支笔可以吗?(通过实验发现,现在可以了.)那么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通过三个点的平面唯一确定.)
问题4:任意三个点都可以吗?(教师把三支笔排成一排,发现无法支撑住.)
问题5:那么我们添加什么条件就可以确保能撑住呢?(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要添加不共线的条件.)
这样的教学,完全是学生的发现而不是教师的强给,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强烈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主动地、自觉地加入到问题的发现、探索之中,符合学生的自我建构的认知规律.
教学中可让学生联系生活环境,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师生共同研讨等探索性活动,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水平.
例如,教学“概率统计”时,我为学生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生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抽奖、摸球、涂色、抽签等.通过创设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实验、探索與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起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体验.
四、建立合作小组,提供主动参与的合作伙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让每名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之后,可采取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以4~6人一组为标准,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再给组内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让主动参与的学生帮助不够主动的,让积极思考的学生促进不太积极的,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分小组讨论之时,教师关心每一小组的讨论情况,同时有重点地参与一两个小组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内的相互帮助,共同商讨,不仅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兴致盎然、热情高涨,教师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开展组间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我,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和鼓励学生的相互争辩.通过议论、争辩,让学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增强了学生主动参加评价与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这种形式的交流,对于获取信息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肯定;对获取信息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启发、帮助.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必然更会学习,更喜欢学习,学习信心也就更足.
总之,“3+3”的中职生也和普通中职生一样,对数学学习有着厌烦、抗拒的心理.本人通过构建新型的趣味课堂的尝试,调动中职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使得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要的数学,让不同基础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人人能在原有的数学基础上有所发展,这就是一种成功.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职毕业生,并且为进一步进入高职学习打好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袁如标.在情境中学习,在探究中发展[J].数学通讯,2007(7):1.
[3]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吴振奎,吴彬.品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