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分层布置作业的实践与反思

2018-01-02李小蕊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分层设计高中数学作业

李小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深化,传统的作业模式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分层布置作业作为一种新的作业模式,不仅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而且增强学习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效对作业分层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设计有效的分层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下,作业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让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分层布置作业就是在新课改理念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布置作业方式,既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分层布置作业的指导思想:

(1)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素质教育的三种特性:基础性——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使每名学生的素质都有所提高;发展性——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特长.

(2)重视学生的心理、生理、情感、意志、品格的不稳定和知识、智力、能力与行为的差异性,解决学生的分化问题.

(3)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原则,解决教育中的普及性和统一性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的矛盾.

本着这一指导思想,结合本人在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我认为教师在分层布置作业时应该处理好以下四个分层,有效减轻学生完成作业的负担和心理压力,更深层次地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的目标.

一、目标分层

分层布置作业首先要分层落实学生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目标要进行分层,分层可按以下三个原则进行:第一,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保证学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第二,无论何种水平的学生,给他们建立目标都要在其能力范围内,建立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第三,对学习学困生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识记、了解层次上,要循序渐进,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思维要求和训练.下面是我针对我校高一学生的情况,以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一)这一节课为例,分层制订的学习目標.A类目标:会用描点法画出指数函数的图像;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并会简单的应用.B类目标:理解并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熟练地应用性质解决一些问题.C类目标:理解并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熟练地应用性质解决一些问题,同时能解决一些和指数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的有关问题.

二、学生分层

我们根据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效果、兴趣、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进行比较,根据自愿的原则,分成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为最基础的小组,B层为中等成绩组,C层为成绩优秀组.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层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学困生这样的词语,我们对学生属于哪一种层次,应考虑其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等综合因素,不能简单地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类,同时给学生讲清楚这样分层的目的和好处,让学生从心里去接受,并能客观地评价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组,否则就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此外,还应持有一种不带有任何偏见的、动态的观点,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时,要肯定其进步,鼓励其更上一层楼,也要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同时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改变自己所选的层次.

三、作业分层

设计的作业需要有层次、梯度,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设计作业要注意三个梯度.第一梯度:针对我们分层制订的A类目标,设计基本的、简单的、带有模仿性的题目,这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都能做的,也是知识的内化过程.第二梯度:结合分层制订的B类目标设计一些带有综合性、灵活性的题目,面向大多数,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这是知识的同化过程.第三梯度:根据分层制订的C类目标设计一些思考性、创新性强的题目,主要供学有余力的学优生练习,这是知识的强化、优化过程.三个层次有着区别同时也共同包含本节课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和教师的建议确定自己做什么层次的作业,中间可以调整.例如,指数函数图像与性质这一节课,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对应的目标,设计如下的作业,不同层次学生选择对应类型的作业.

四、评价分层

因为我们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布置了不同的作业,对三类学生的作业不按同一标准进行评价,评价时要客观,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学习过程.如,A组学生的作业,作业评价应放宽,而且应该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如果作业完成得较好,写评语时,可用“很好!”“你最近进步很快!”“我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很棒!”“继续坚持!”“继续努力!”等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对B组学生来说,写评语时,可使用“好!”“行!”“一点不差!”“祝贺你!”等.而对C组学生来说,应该要求严格,如果出现错误、字迹潦草或者书写步骤不规范就不能表扬,如果做得不错,就可以用“很棒!”“你一直都做得很好!”“你是一个爱思考的学生,老师很欣赏你!”等评价语.这种客观的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心理上均产生心理优势,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五、结论与反思

要想提高分层布置作业的有效性,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和作业观,更需要的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真正去思考教育,把学生当成是正在形成的人去对待与研究,我们不能单一地只搞应试教育,应该本着发展的原则与眼光,在作业与习题的设计中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要让学生提高分数.我们完全可以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精选的作业与练习,这样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培养了高分高能的学生.当然在分层布置作业中也会遇到一些障碍,比如,有些学生和家长不能接受,因为考试试题没有分层,所以在分层布置作业过程中还面临着做学生和家长的工作,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曹秀华.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分层作业设计[J].教育探索,2006(11):40-41.

[2]霍伟彦.高中数学的分层教学之我见[J].教育现代化,2014(6):39.

[3]何勇刚.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5):21-23.

[4]卜文秀.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2):9-12.

[5]尤丽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13(95):46-47.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层设计高中数学作业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业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的探索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