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咬文嚼字力求甚解的读书习惯

2018-01-02吴梅霞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咬文嚼字习惯读书

吴梅霞

内容摘要:小学生读书往往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应该提倡嚼词品句,培养爱读书求甚解的习惯。所谓读书求甚解的习惯,就是自觉地通过语言文字的咀嚼,求得对文章的词句段及思想内容透彻理解。

关键词:咬文嚼字 力求甚解 读书 习惯

培养读书求甚解的习惯,首先要交给学生咀嚼语言的要领,努力做到:词寻其义,句索其旨,段悟有序,章循其路;然后通过有意识的强化训练,循序渐进的养成儿童良好的读书习惯。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感到要培養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新词要“咬准”,合成词要“嚼醉”

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弄清楚其本义和引申义,通过分析、比较弄明白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词寻其义”。

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中的“代价”一词,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它的本义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和精力”。只用这种定义法来解释是不够的,为了让学生理解“代价”一词在课文中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反复读原文这句话:“不料敌人一颗炮弹在您身边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吗?”读后,让学生思考,这代价究竟指什么?学生会很快体会到:“代价”是指朝鲜大嫂为给志愿军挖野菜而被炸掉了两条腿,体现了为友谊而献身的无私精神。

课文中经常使用合成词语和成语,如果只让学生生吞活剥地记忆这些词语的现成解释,那是不够的。教学中,教师应教学生学会把合成词语或短语先分解开了来,逐个语素研讨其意义,再综合起来抽象概括出整个词语意义。也就是学会用分析法、综合法、解释词法。如《再见了,亲人》一课中的“雪中送碳”这个成语,可让学生先用分析法分别说出成语中的“雪”和“碳”各表示什么意思。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它在文中的比喻意义。再用综合法抽象概括出整个成语的意义。学生通过分析就会悟出:“雪”在文中是指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的困难,“碳”就是指大娘给战士们送的打糕。这样由具体到抽象,综合得出“雪中送炭”的比喻意义,即在别人极端困难的时间,及时给予帮助。“雪中送炭”用在这里,恰当地表达了朝鲜大娘对志愿军战士慈母般的爱。

二、含义深刻的句子要“吃透”

一篇文章,一段文字,都有些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句子。如中心句、总结句等等。这些句子是学生掌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思想必须咀嚼透彻的关键语句。导读时应指点学生细致体会,反复揣摩,养成“句索其旨”的习惯。

例如:《再见了,亲人》第二段最后两句话:“您为了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读这两句话就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探究句子词语的含意和句子内含的情意。导读时,可以先让学生弄明白这样几个问题:

1、“为我们”指的是为谁?做什么事?

2、失去的“唯一亲人”指谁,他怎样了?

3、“情意”前面为什么加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这样的修饰词语?

4、“我们怎么会忘记”是什么句子,用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通过逐句的分析、揣摩,学生就会比较确切地认识到,“为我们”指的是大娘把伤员背进防空洞的那件事,“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指敌机炸死了她唯一的亲人——小孙孙,“情谊”前面加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修饰,写出了这“情谊”深厚的程度。最后用反问做结尾,更有力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永远不会忘记朝鲜亲人深厚情谊的心情。

三、句群关系要“理清”

在导读过程中,还要在他们理解了每一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句群组合的逻辑顺序,从而把握一个段落作者表情达意的思路,学习组句构段的规律,养成“段悟其序”的习惯。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第二段最后在这样几句话:“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可是你把脚一跺,嘴角抽动两下,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导读时应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这一层一共写了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这一段话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3、前面说小金花刚强,后面又写小金花落泪了,这不矛盾吗?

通过对各句群中各句子的对比、分析,学生领悟到:两句话的意思是转折的。前一句写她刚强,不落泪,是说小金花把深仇大恨埋在心底;接着用“可是”一转,写她送别亲人——志愿军叔叔强烈的、发自心底的爱。两句话,把爱与恨对比着写,不仅不矛盾,而且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中朝人民情同手足的兄弟情谊。

(作者单位:安徽枞阳县教育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咬文嚼字习惯读书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好习惯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咬文嚼字
我们一起读书吧
《咬文嚼字》2015年十大流行语出炉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