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核心素养,培养四种阅读能力
2018-01-02福建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余向阳
福建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余向阳
福建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 陈宝铝
陈宝铝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语文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长期悉心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体性阅读教学”“语文基本功训练”及“作文整体训练”等课题方面颇有造诣。著有《本色语文》《小学语文教法探微——名师同课异教评析》等教学专著,应邀在省内外进行学术讲座百余场,深受好评。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应讲究辩证法,遵循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立足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紧扣核心素养,培养四种阅读能力
福建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余向阳
福建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 陈宝铝
针对类似国际阅读素养等测试调查中暴露出来的能力薄弱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特别重视“搜集和处理信息”“整体把握”“领悟深层意义”“评价与鉴赏”四种能力的培养,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核心素养 培养 阅读能力
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以来,对于何为语文核心素养这一问题,因理解角度不同而众说纷纭,其中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涵盖“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这四个方面的说法得到较多人的认同。而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培养读写能力。从培养阅读能力角度而言,显然与上面有关核心素养的解读更为吻合。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能力的培养呢?笔者觉得,可以从PIRLS(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测试中得到一些启示,针对学生在类似的测试调查中暴露出来的某些能力薄弱点,改进小学阅读教学,从而更好地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提早介入,全程渗透,有效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提取信息是国际阅读素养测试要求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的一项基本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虽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了“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的要求,但在第三学段“综合性学习”中才提到“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这样的提法稍显滞后,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这方面阅读素养的发展。笔者以为,可以适当提早,提前介入,在第二学段就开始注意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以改变当前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低下的状况。要引导学生从“单一搜索”走向“广泛搜索”,从“盲目行动”走向“定向搜索”,从“照搬资料”走向“整合加工”,从而提高学生信息搜集与处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之前,可以让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了解国内外大事、国际动态,尤其关注最为动荡不安、弥漫着战火硝烟的地区局势,搜集相关的文字或者图片资料。在此基础上,查找有关维和部队的使命和工作状况。这样的搜集靠“单一搜索”显然是行不通的,只有“广泛搜索”“定向搜索”才有可能达到目的。再如,教学《蝙蝠和雷达》,可从题眼入手,布置学生查找蝙蝠和雷达的资料,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资料,制作资料卡片。制作卡片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梳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有效发挥所搜集信息作用的关键所在。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重视培养提取特定信息能力,即在特定时间内找出与阅读目标有关的资料,找寻特定的意思、字或句的定义,找出故事的背景,找寻关键句或中心句。如一位教师教学 《月球之谜》,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第二题: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没有解开的谜?然后以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文中所写的月球是什么样的世界,它有哪些没有解开的谜。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相关信息,这是“定向搜索”;让学生利用搜集的信息理解相关的内容,提出疑问,这是从“照搬资料”走向“整合加工”。除此之外,逐步培养圈点勾画和做批注的习惯对于形成提取信息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总之,提早介入,全程渗透,并注重方法的引导,有助于有效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句段入手,循序渐进,注重培养整体把握能力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把握能力是在现代社会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迅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从整体角度高度概括的能力,体现在阅读素养测试中则是“解释整合”的一种要求。要培养这种能力,阅读教学就应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规律。当前,第一个“整体”多被忽视,不少教师直接切入部分,看上去好像教学环节很简洁、重点很突出,其实这样做,学生所得的多是“碎片化”的认识。这既不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应注意予以纠正。
当然,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课标虽然是在第二学段才提出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求,但在第一学段,我们就应该有所“孕伏”,尤其要加强句段概括能力的培养,因为整体把握能力涉及概括能力的培养。可以这么说,一个缺乏句段概括能力的学生,是很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所以,在低年级就应该引导学生读懂长句子,让学生把句子读短,其练习形式应是丰富多彩的,缩句练习就是之一。其本质意义应是“读懂长句子的意思,提高概括能力”,但多数教师对缩句的教学已经异化——单纯作为一项学科技能来训练,丧失了原本的旨意,甚至走入歧途,出偏题、怪题,将兼语式句子、连动式、多宾语等句子让学生缩。这非但不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反而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学生读懂长句的意思、几句话意思的基础上,对简短的自然段意思进行概括,刚练习时,对于学生的答案不必求准确,也不必一定要求简短。
中年级要大力加强自然段意思的概括,并引导学生学习捕捉课文主要内容,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尤其要设计一些过渡性的练习,减缓训练的坡度。例如,薛法根老师执教《燕子》时,先让学生思考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读完一个自然段就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内容。重点指导学生运用“抓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的方法,准确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意思:先逐句朗读,确定主要意思,理解“赶集”;再归纳出两个方面的意思:春天的景物、燕子归来;最后概括出这段的主要意思:小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了。在学生读懂各部分内容后再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如,贾志敏老师执教《惊弓之鸟》,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概述课文主要内容:有一天,更羸随魏王去打猎时发现( ),更羸告诉魏王,说他( ),魏王不信,于是,更羸( ),果然( )。师生讨论,相互补充,完成这一练习。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学生易于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了概括能力;二是通过概述,又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和感悟课文运用人物对话进行表达的特点。
到了高年级在概括部分内容(意义段)内容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学生较为概括地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逐步形成整体把握的能力。必须指出的是,课改之前将分段、概括段意演变为一种机械、固定、僵化的教学程序,是不可取的;课改初期对“分段、概括段意”的全盘否定也是不客观的。因为由此自然削弱了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对一些典型的篇章结构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段落的划分还是有必要的。有时它有利于阅读教学环节的推进,有时它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三、准确捕捉,咀嚼品味,着力培养领悟深层意义的能力
叶圣陶曾说:“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我们看一篇文章或学一篇文章所需要把握的东西,这也就是阅读素养测试中“解释整合”能力的最重要的内容。读出文章的“言外之意”,是理解感悟课文内容的关键,也是介于“客观性理解”与“主观性理解”之间的关键性环节。也就是说,这既是“客观性理解”中“准确理解,还原作者思想的过程”的需要,也是“主观性理解”中“通过推论、想象、推测、批判性思维、创意,有依据地引申、拓展篇章内容,以及评鉴篇章内容与表达,提出独到的见解”的基础。
要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 “言外之意”,准确捕捉课文深层意义,需要训练培养学生把零散分布于课文的、看似散乱无序的信息分门别类进行整合,舍弃不相干的或次要的信息,从中捕捉关键信息,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把握,在统整中明晰,从而提升为系统化的认识。在这过程中,教师具有深度且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与学生的有水平质疑显得非常重要。
例如,《穷人》一文写 “穷人很穷”,这是文章显性的信息,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即可领会并获取;而 “穷人不穷”则是文章隐性的信息,也就是作者隐藏在文章中的主旨——赞颂穷人高尚的品格,这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启发引导,学生才能感悟到的。张祖庆老师执教《穷人》,在引导学生品析“穷人不穷”环节中,先是让学生默读批注,自主探究深层信息。在这样的基础上,紧扣课文难点之一——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的复杂、矛盾的心情,引导学生结合朗读进行品析,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读出其 “善良”的品格。接着,引导学生回读第一自然段,从字里行间读出桑娜的勤劳、环境的温馨,进一步培养“联系上下文理解内容”与“抓细节悟内涵”的能力。再接着,张老师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到西蒙死后的场景描写,说出自己的发现,并着重探究“难道西蒙在临死前,她就未曾想到过把孩子托付给桑娜吗”,引导学生用一段内心独白,描述西蒙临死前可能的心理活动,进而深刻地感悟西蒙的品质特点,进一步体会文本的主旨。在这样从浅入深、咬文嚼字、深入感悟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品析文句,捕捉信息,上下沟通,整合信息,对于散落在文本各处的隐性信息——穷人的优秀品质就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另外,预测与联结策略的运用也是领悟深层意义的有效手段。注重文本信息的联结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时需要联结文本的背景信息,综合考虑;有时要联结文章的前后部分,综合理解;有时要联结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经历,加深理解……最常用到的是联系上下文,从相关句段中联系有关信息,深入感悟或进行推论。例如,教学《乡下人家》时,学生理解了“别有风趣”的意思,懂得其字面意思是形容事物有别样的趣味。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联结,讨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 “别有风趣”,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搭瓜架”“爬上屋檐”“花儿落了”“结出了瓜”等,了解到这些与其他地方景色很不一样。再引导学生结合朗读深入感悟文本情“趣”所在,学生所得到的印象就比较深刻,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领悟深层意义的能力也就自然得到了锻炼。
四、低段启蒙,有机衔接,逐步培养评价与鉴赏的能力
“反思与评价”能力也是国际阅读评估测试四项基本要素之一。对此,新课标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但具体要怎么做,课标的阐述比较笼统、模糊,有的要求落后于教学与教研的现状。例如,新课标在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个要求显然偏低,因为这里所提的“反思与评价”其对象包括内容和形式。领悟是评价的前提,尚未领悟,何以评价?新课标这方面要求的滞后,与长期以来过于重视内容的教学、忽视文本表达形式的教学倾向有关系。笔者以为,从中年级起就应该引导学生 “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能对一些比较明显、常见的表达方法进行评价。当然,在教学方法上应与高年级有所区别。例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去年的树》时,为了让学生初步领悟文本 “用最平淡的语言调动人们的想象,表达最深厚的感情”的表达特色,设计了三处小练笔,让学生分别就“树的模样、鸟儿的外貌”“鸟儿怎样说、树怎样说——写上提示语”“鸟儿最想对树说的话”展开想象,进行补白。在交流时,王老师把学生想象、补白的要点一一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又一一擦掉。这样先添后删,形成鲜明的反差,产生巨大的张力,客观还原课文不写外貌、不写表情、不写心里话的本来面目,使学生对文本运用平淡语言进行表达的特点有了形象直观的印象。在这样的基础上,王老师以一连串的反问:“是作者不会写外貌吗”“是作者不会写表情吗”“是作者不会写心情吗”“为什么不写呢”……帮助学生品味文本“语至淡、情至深”的表达特色。笔者以为,如果从中年级起就像王老师这样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就能为学习评价文本的形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评价与鉴赏”的启蒙教学也应在低、中年级开始,其注意点可聚焦于词句。如教学《翠鸟》,可引导学生体会和发现语言表达方面准确、具体、生动的句子。比如,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为什么用“鸣声清脆”而不说“叫声清脆”?让学生在辨析中明白:“鸣声”与“叫声”都指鸟叫,但是前者更准确,同时还含有喜爱的感情色彩。再如,让学生比较“爱贴着水面疾飞”与“爱在水面上飞”在表情达意上的区别点,更深刻地体会翠鸟动作轻盈、迅捷的特点。又如《赵州桥》一课,课后有这样的一道题目:“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得很生动,我要把它抄下来。”题目的深层意图就是初步培养学生的评价、鉴赏能力。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关注这段文字的第一句话:“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抓住“坚固”与“美观”,明确课文相应的内容;再从“不但……而且”关联词语的用法上,体悟到这个句子既概括了前面的内容,又引出了下面的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与表达的特点,又初步培养了评价与鉴赏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与鉴赏”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例如,贾志敏老师执教《惊弓之鸟》时,告诉学生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2500多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这篇课文有一个小缺陷,比如第⑨节,大家读一读,看一看语言的表达上有什么问题。在贾老师指导下,学生读书、思考后发现了课文的不足:“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这句话不够准确,“就掉下来”应该改成“就掉了下来”或“就掉下来了”。最后贾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学习语言就要多读多思。一读,能读出毛病;一思,能看出缺陷。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重视“搜集和处理信息”“整体把握”“领悟深层意义”“评价与鉴赏”四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阅读实践逐步形成技能,既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深刻感悟文本的内容与形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宝铝.小学语文教法探微——名师同课异教评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