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建杰教授辨治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验案1则*

2018-01-02董亚男陈建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代偿乙型肝炎囊肿

董亚男 陈建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科 (上海, 201203)

陈建杰教授辨治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验案1则*

董亚男 陈建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科 (上海, 201203)

陈建杰教授系沪上名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余有幸侍诊案前,蒙陈师垂训,受益颇多。现有陈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典型个案,整理汇总,以飧同道。

1 病案

患者钱某,女,47岁,2008年2月11日初诊。1988年确诊为 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定期体检,肝功能均正常,未行任何治疗。2006年检查 HBV DNA 1.78×103copies/ml,B 超示肝脏回声增粗,门脉增宽,肝囊肿,脾脏增大。胃镜示食道静脉轻度曲张。2008年1月4日,体检报告示 HBV DNA 2.818×103copies/ml,肝功能正常, B 超示肝硬化,肝多发囊肿。症见: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胁肋隐痛,绵绵不休;胃纳尚可,二便调,夜寐欠酣;舌质偏红苔薄白,脉小弦。现代医学诊断:①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②肝囊肿。中医学诊断:胁痛;辨证属肝经湿热;治法:疏肝清热化湿。

陈师遂采用纯中药治疗,治则为疏肝解毒,清热化湿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随证加减用药。嘱患者注意饮食调摄,定期复查。2008年2月11日至2016年3月29日患者于陈师门诊共131次。目前症状平稳,无明显不适。检查结果和用药如下所述。

服中药2个半月后,复查 HBV DNA 低于检测下限。患者服用中药期间,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24日,患者曾出现 HBV DNA 阳性,最高值5.137×103copies/ml,最低值1.328×103copies/ml。2011年4月至2016年3月,患者19次复查 HBV DNA 均低于检测下限。病史中无肝功能指标异常的明显变化。2008年至2011年1月期间,7次 B 超提示肝硬化,肝多发囊肿,肝内胆管结石。2011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18次 B 超提示:肝实质回声略粗糙,肝多发囊肿。2012年6月、2013年7月上腹部增强 MRI 均提示:肝内多发小囊肿,脾囊肿。

2011年2月至2016年3月,患者HBsAg定量具体数值变化 见图1。

图1 2011年2月-2016年3月患者HBsAg定量值变化图

陈师具体用药分布 见图2。

图2 陈师具体用药频率图

2 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多表现为湿热,故称为湿热疫毒[1]。日久易发展为肝硬化,湿热毒邪互结不化,羁留难解,出现阴虚湿热,虚实夹杂,久则导致瘀血阻络[2]。患者素体羸弱,感受湿热之邪缠绵不愈,病情呈现慢性化,进而出现肝硬化。

本案患者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为肝硬化早期。中医没有肝硬化病名,属于 “积聚”“胁痛”“黄疸”等范畴。陈师认为本病病性为本虚标实,临证治疗中当根据疾病所处时期和患者的具体症状有所侧重,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强调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主。

陈师认为患者处于肝硬化早期,治疗当以驱邪为主,多选用疏肝清热化湿药物,苍术、白术和制半夏配合应用,燥湿健脾为主。茵陈、炒山栀为茵陈蒿汤的主要组成药物,功在清热化湿;方中黄连清热解毒;茯苓、车前草清热利湿;《本草纲目》认为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延胡索和海螵蛸配合应用,散敛并用,相辅相成,疏肝行气止痛,同时防止疏泄太过;丹参功在活血;炒谷芽在诸药中可以调和药性。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苍术、车前草、茯苓、丹参具有保肝作用[3~6];白术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7];茵陈有保肝护胆等功效[8]。

陈师用药方小力专,配伍精当,功效显著。患者病毒载量高于检测下限,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马鞭草、猫人参清热解毒;乏力加太子参、炙黄芪、炒党参;齿衄加黄芩炭、地榆炭;口腔溃疡加嫩白薇、地骨皮;口干加芦根、白茅根;胁肋疼痛加制香附、八月札;胃脘不适,泛酸加炒鸡内金、煅瓦楞;腹痛加败酱草、红藤;腰酸加杜仲、狗脊;盗汗加煅龙骨、煅牡蛎、糯稻根;夜寐欠酣加用珍珠母、灵磁石、夜交藤、合欢皮;暑湿季节加藿香、佩兰解暑化湿;秋季燥热口干,加用南北沙参、石斛养阴。

赵国荣等[9]经过研究慢性 HBV 感染者病原学特点与治疗和转归的相关性,发现HBsAg和HBV DNA阳性者易发展为肝硬化,且病毒清除时间长且易反弹,建议早期治疗,防止病情进展。该患者为乙型肝炎肝硬化,HBsAg 阳性,HBV DNA载量为103copies/me,呈弱阳性,B超提示肝脏肝硬化,病毒清除时间长,故需长期治疗。该患者有良好的依从性,坚持于陈师门诊7年余,服用纯中药。治疗3年后,患者实现持续的病毒学应答,可能与中药调节机体免疫清除机制,抑制病毒复制有关。张琳等[10]研究表明,HBV携带者的血清 HBsAg 定量可作为反映肝组织内HBV cccDNA 水平的指标。患者 HBsAg 持续降低,提示肝组织内 HBV cccDNA 水平下降,病毒复制受到抑制。该患者 HBV DNA 实现持续应答, HBsAg 持续降低,可能与这有一定的相关性。

有研究[11]通过纳入经抗病毒治疗获得持久病毒应答的46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观察患者肝硬化的逆转情况,发现70%的患者出现肝硬化程度减轻或消退。本例患者通过中草药治疗,亦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同时肝脏影像学由原来肝硬化早期变成肝回声粗糙,这提示中药不仅具有抑制病毒复制,消除肝脏炎症,还具有抗肝纤维化等作用。虽然本文临床资料来源于陈师治疗个案,但对单纯中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提供了临床证据。

[1] 陈增潭.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3,13(4):193-195.

[2] 丁桂清,林鑫.阴虚型肝硬化证治[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3):11.

[3] Hwang JM, T seng T H, Hsieh Y S,etal. Inhibitory effect of atractylon on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induced DNA damage and hepatic toxicity in rat hepatocytes[J]. Arch Toxico,1996 , 70( 10): 640.

[4] Torel I,Ozbek H,Erten R,etal.Hepatoprotec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Plantago major L[J].Indian J Pharmacol, 2009,41(3):120-124.

[5] 尹镭,赵元昌,许瑞龄,等.茯苓对实验性肝硬变的治疗作用[J].山西医学院学报,1992,23(2):101-103.

[6] 宋雨鸿,刘强, 徐舒,等.丹参多糖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南药学,2013,11(5): 345-348.

[7] U Cui-qin, HE tang-chcng, JIN Ju-qing.Atractylenolide I and atraetylenolideⅢinhibit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TNF-alpha and NO production inmacrophages[J]. Phywther Res,2007,21(4):347-353.

[8] 张娇娇,刘金凤,李小芳,等.茵陈色原酮对小鼠急性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 抗感染学,2011,8(4):1223.

[9] 赵国荣,张柏盛,何宜荣,等. 慢性HBV感染者病原学特点与治疗及转归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4,24(3):135-137.

[10] 张琳,吴峰,石理兰,等.HBV携带者血清病毒标志物和HBV DNA与肝组织中HBVcccDNA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1,25(2):112-113.

[11] Manne V, Akhtar E, Saab S. Cirrhosis re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B and C: a systematic review[J]. J Clin Gastroenterol, 2014, 48(9): 76-84.

10.3969/j.issn.1005-0264.2017.04.021

陈建杰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No.ZXSNXD-CC-MZY003),中管局重点学科建设-中医传染病学科;△通讯作者,E-mail:jianjie chen@hotmail.com

2017-02-28 编辑:韦 怡)

猜你喜欢

代偿乙型肝炎囊肿
抗病毒治疗促进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研究进展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全面化心理行为干预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中的应用观察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