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云数据助推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018-01-01韩鸿哲

国防 2018年10期
关键词:动员军民国防

徐 奎 闫 峰 韩鸿哲

内容提要:以云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中推广应用,可以为国防动员系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更加广阔、活跃、灵敏的技术支撑。本文分析了云数据对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的机遇,提出以云数据助推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工作重点和实现路径。

习近平主席指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随着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亟须探索研究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模式路径。以云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中推广应用,客观上为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活跃、灵敏的技术支撑。以军民融合云平台为实践载体,加强国防动员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对于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深程度上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云数据为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机遇

国防动员工作,需求在军队,落实靠政府,资源在地方,具有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天然属性,既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桥梁纽带。随着国防动员领导管理体制的重塑,特别是明确赋予省军区系统军民融合协调的职能,国防动员系统在推进军民融合战略中的独特优势愈发明显。但是,还必须认清,国防动员系统特别是省军区单位,在协调军民融合发展工作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整体模式路径尚处在研究探索之中,尤其是军地各类数据信息共享难,地方不知道军事需求,军队不了解地方建设项目,导致国防动员特别是省军区系统难以深度介入并推进军民融合项目落地,直接影响省军区系统军民融合协调职能的发挥,成为制约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现实难题。当前,云数据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为破解这一现实难题提供了技术上的依据。

云数据,是基于云计算基础设施即服务架构(IaaS),整合大数据服务(DaaS)、数据平台服务(PaaS)和多元应用服务(SaaS),提供广覆盖、高延展、智能化的数据采集、集成、分析、分配和预警的技术与系统,是云技术由云存储向云应用迭代的产物。随着社会发展进入“大、智、云、移”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对社会治理带来颠覆性影响,特别是电子政务的建营模式已逐步走出传统流程驱动的范式,逐渐进入数据驱动的发展阶段,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理念与思维正在深入人心。

各类动员潜力数据,是省军区系统支撑国防动员组织实施的关键基础。新体制为省军区系统军民融合协调职能发挥提供了基础依托,更对省军区系统的网络信息体系建设提出了全新要求。通过构建云数据国防应用场景,在统一网络信息平台支撑下,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军地数据资源,走出一条云数据支持军地信息共享、驱动国防动员发展、支撑平时服务职能的发展道路。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军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都鲜明提出“信息强军”的战略指导,要求国防动员信息链路“能够动态掌握国家动员潜力和各战略方向动员需求,支持精准补充战时扩编所需兵力、装备、物资和实施支前保障”,这为加快云数据国防动员应用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规划引领。面对调整充实的机构职能和复杂严峻的形势任务,应当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充分发挥云数据的技术推动功能,主动搭建支撑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的云数据平台,助推国防动员工作全面深入纳入军民融合发展轨道。

二、以云数据助推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工作重点

开展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的云数据工程,必须坚持需求牵引,以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为先导,凝聚发展共识,整合军地资源,调整布局结构,完善功能构成,努力实现军事需求与经济建设链路融合,最大限度提升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达成这一目标,应重点解决好“统”“建”“管”“用”的问题。

(一)统筹管理军事需求,把各级各类需求数据“统”起来

军事需求,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基本依据,也是实现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进,军事需求的来源更加多元,既有全军武器装备采购网、军队供应商数据库、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军工互联网平台上发布的直接采购需求,也有军委、战区下达的战场建设需求,更有驻地部队提出的大量需要地方支持的社会化服务保障需求。通过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可以将不同性质、不同管理权限、不同协调对象、不同落实主体的各类军事需求统筹管理好,解决军民融合多头分散对接的难题,发挥省军区系统在军民融合发展中的统筹协调作用。

(二)打通军地网系壁垒,把军地信息共享平台“建”起来

随着国家电子政务二期建设加快实施,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被摆到更为突出的位置,也为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契机。必须抓住历史机遇,着力解决长期以来制约省军区专网建设“网系瓶颈”“技术壁垒”和“烟囱林立”等突出问题,促进军地各领域数据信息的安全、双向融合。应在由军事综合信息网、政务内外网、互联网所构成的网系“支柱”之间,搭建跨网部署、异网交互、有序共享的网络信息平台,健全连接各类网络基础设施的“横梁”,形成军地衔接、军民融合的“梯形”结构,实现省军区系统信息化纳入军队网络信息体系,纳入地方电子政务体系,纳入互联网经济体系,同步建设、同步发展。

(三)健全数据驱动机制,把军民融合协调工作“管”起来

充分发挥省军区系统军民融合协调职能,应树立数据驱动决策、数据引导布局、数据支撑评价的理念,建立起一套自动化采集、结构化改造、智能化分析、实战化运用的方法,对本级本地的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实效进行客观评价,对各方报送的军民融合项目进行量化评估,对切实有利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创新成果进行挖掘推送。健全数据驱动机制,可以更好发挥各级军事机关在同级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中的枢纽作用,在向同级党委、政府提报国防需求、推动具有显著国防效益的项目建设时底气更足、效果更好。

(四)加强实践应用,把军民融合发展成果“用”起来

省军区系统作为联结军地的桥梁纽带,需要贯彻能打胜仗核心要求,紧紧围绕“预防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使命任务,把参与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增强国家动员能力上。通过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借军民融合发展之势提升潜力数据采集和管理效能,为高效组织国防动员行动打牢基础。坚持立足应战、统筹应急、兼顾服务,把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放在军民融合数据实战化运用上,处理好国防动员与军民融合的关系、应战应急与平时服务的关系、数据使用权与数据产权的关系,在常态化数据运用和实战化数据准备中实现军民融合发展与应战应急准备联动互促。

三、探索以云数据助推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现路径

习主席多次强调,现代网络信息体系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核心支撑。以云数据助推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也需要一张网来掌握数据,一幅图来显示态势,一条链路来共享信息,一把尺子来衡量战斗力标准和创新力效能。在网络强国战略、科技兴军战略和军民融合战略,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军事革命的大背景下,应更加注重创新技术路径、建设模式、管理办法和应用方式,推动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走上云端、走在战前、走入日常、走向战场,真正走上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云数据之路。

(一)打造平战结合军民融合“云”,走开基于云架构、跨网部署、安全传输的技术路子

转变专网建设的传统模式,以军队综合信息网和电子政务内网为主要载体,以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为辅助载体,建立跨军地、跨部门、跨网系的网络基础设施。转变信息系统集成的传统技术路径,按照省、市两级对现有基础设施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建设统一、开放的云基础设施,全面实现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的虚拟化,提高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的集约化水平。转变传统的办公自动化和数据库为主的技术模式,探索基于云架构建立军民融合数据库、语义库、预案库、模型库,注重以潜力数据应用为核心开发多维深度关联分析算法,为军民融合数据应用提供智能化、可视化的解决方案。转变单纯依赖线下的数据采集与传递办法,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移动互联云数据资源,积极采用光盘摆渡、量子通信等安全保密手段,全面提高云数据的准确性和新鲜度,为军民融合应用提供可靠支撑。

(二)纳入军民融合发展总体规划,走开省军区推动、政府投入、社会参与的建设路子

转变国防动员是“军队工作”“中央事权”的传统观念,充分发挥省军区系统作为“地方党委军事部”的职能,努力推动将本地区国防动员网络信息体系建设纳入地方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在重大项目安排上给予必要倾斜,在重点任务分工中平衡军地职责,最大限度调动军地各方资源支持军民融合云数据工程建设。转变省军区系统自行立项、自筹自建的老办法,用好党委议军会、国动委全会和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会议等机制性平台,高标准加强项目可研论证和需求论证,高起点推动工程立项,把军民融合云数据工程全面纳入地方电子政务建设范畴统一安排。转变国防信息化建设单纯投入的老思维,借鉴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在非涉密领域鼓励社会资本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投入建设外围网络,统筹接入既有社会化网络平台,最大限度减少运维成本,扩大平台覆盖范围。

(三)改善军民融合协调大环境,走开融合委统筹、分类管理、分级应用的管理路子

转变军地协作中的分散模式,利用省(市、区)建立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契机,发挥省军区系统作为军地桥梁和纽带的特殊优势,主动引导各级各类军事需求归口落地,主动筹划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的项目主张,主动协调地方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对军民融合网络信息平台的统筹管理,减少工作阻力和协调成本。转变系统运维的封闭模式,区分对涉密内网、非涉密外网、开放互联网等不同子平台的管理办法,更好利用经济社会资源服务国防动员信息网络运行与维护。转变重建设轻管理、重施工轻运维的低效模式,在技术总体单位遴选、项目合同谈判、合作方式设计等方面加强对全周期主导权的把握,确保项目管理走上长期化、法治化轨道。

(四)提高军地联合信息保障力,走开实战牵引、高频应用、持续验证的应用路子

转变省军区系统军事训练工作的传统模式,按照全军新一代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要求,全面扩大基于信息系统的训练课目施训范围,重点加强基于云数据技术应用的军地指挥员决策训练、动员要素集成训练、军地联合指挥所演习和专项课题综合演练。加强数据搜集和积累,改进算法,改善人机交互界面,优化平台设计。转变重硬件、轻软件的思维定式,在平台应用的同时加大软课题研究力度,结合应用经验重点在潜力数据标准化、国防大数据确权与征集管理、第一代网络信息体系下的组训模式与训练指导法等方面取得研究突破,保持云数据平台的技改空间和运行活力。转变成果导向型思维定式,加大系统实际运用效果在系统评价工作中的比重,平时注重有序开展在线交易、在线课堂、在线会议、在线交流等多样化活动,打造服务应战应急管用、党政军群用户爱用、服务军民融合发展好用的一体化云数据平台。

猜你喜欢

动员军民国防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国防小课堂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国防小课堂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