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界首市森林资源调查与分析

2018-01-01李治琳吕华军于思亮

安徽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界首市蓄积量林地

李治琳,吕华军,于思亮

(1.界首市城西木竹检查站,安徽 阜阳 236500;2.界首市林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安徽 阜阳236500;3.界首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 阜阳 236500)

1 基本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边陲,地处115°15′~115°32′E、33°00′~33°30′N,西北与河南省沈丘县、郸城县接壤,东与太和县、颍泉区相连,南与临泉县隔泉河相望。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年降水量830 mm,但降雨分布不均,年际间变化大,旱涝灾害较为频繁。境内土壤肥沃,以砂姜黑土为主,其次为沙化土壤。

1.2 社会经济条件

界首市辖15个乡镇、3个办事处,共有151个行政村、1 253个自然村。全市总人口7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7万人。全市国土总面积66 921 hm2,其中林地面积12 140.9 hm2。

界首市交通便捷,省道308线、宁洛高速公路、漯阜铁路横穿境内,省道204线纵贯全市南北,另有县道4条,乡道23条,构筑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亿元,财政收入25.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0 930元。

1.3 林业生态建设情况

根据2014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界首市林地面积12 140.9 hm2,活立木总蓄积量999 521 m3,森林覆盖率17.75%,林木绿化率20.25%。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城乡经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快发展。全市先后实施了绿色长廊建设、长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完成各项工程造林任务近4 000 hm2,其中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造林面积700 hm2、长防林工程造林面积800 hm2、其他造林(农业综合开发、造林补贴、社会造林等)2 500 hm2。

2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

2.1 准备工作

2.1.1 技术准备

(1)基础资料收集。森林资源区划调查工作开展前,广泛收集有关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果、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资料、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档案、上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城镇园林管理部门调查资料、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等。

(2)数表准备。适用于当地树种的立木材积表、断面积标准表、立地类型表等林业数表。为提高调查质量和成果水平,及时编制、收集或补充修订地位指数表(或地位级表)、立木生物量表、材种出材率表等。

2.1.2 工具用品准备

根据森林资源区划调查工作量,准备必要测量工具和设备。主要包括:遥感影像、地形图、GPS、皮尺、测树钢围尺、测高器、角规、计算机、小班调查卡片、四旁树调查记录、劳保用品等。

2.1.3 组织准备

为加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市政府成立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领导小组,分管市长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调查工作具体实施。为确保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的通知》,市林业局制订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乡(镇、街道)抽调专人负责,密切配合调查工作。组织成立五个外业调查工作组和一个质量监督检查组,外业调查组负责林木、林地区划调查及成果资料整理汇总;质量监督检查组负责技术指导、后勤保障、质量监督检查及宣传报道,重点对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补充调查改正,同时配合省、市级质量检查验收。

2.2 森林资源调查方法

2.2.1 样地调查

在小班范围内,通过典型布设或机械抽样方法,设置圆形、带状或角规样地,实测各项调查因子,推算小班调查因子。样地布设应符合随机原则,样地数量应满足调查精度的要求。

2.2.2 目测调查

林况比较简单时,可采用目测调查。目测调查前,调查员要通过30块以上标准地和1个林班的小班目测调查练习,进行目测精度考核。各项调查因子目测数据80%项次以上达到精度要求时,才可以进行目测调查。为提高目测精度,应利用样地以及其他辅助方法进行实测,以辅助目测。

2.2.3 调查工作流程

召开动员会议—培训调查人员—成立调查组—外业调查(林地调查、四旁树调查)—质量检查与总体精度控制—内业整理—成果汇总与成果编制—成果评审—成果上报发布应用。

3 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成果与分析

3.1 主要调查成果

全市共区划林地小班3 966个,其中正小班3 512个,副小班454个;区划林地面积12 140.9 hm2,占国土总面积的18.14%(其中有林地面积11 863.8 hm2,灌木林地面积138.6 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81.3 hm2,苗圃地面积30.2 hm2,宜林地面积22.6 hm2,辅助生产林地面积4.4 hm2);非林地面积54 780.1 hm2,占国土总面积的81.86%。全市森林覆盖率17.75%;林木绿化率20.25%;活立木总蓄积量999 521 m3,其中有林地蓄积量911 171 m3、“四旁”树蓄积量88 350 m3。

3.2 调查成果分析

3.2.1 有林地林种面积、蓄积量分布

有林地中,用材林面积 10 289 hm2、蓄积量819 732 m3,防护林面积 1 465.6 hm2、蓄积量 91 439 m3,特用林面积 29.6 hm2,经济林面积 218.2 hm2。

3.2.2 森林资源特点

(1)树种单一。杨树面积占93.2%,其他树种(组)面积仅占6.8%。杨树面积占绝对优势,泡桐、软阔、硬阔等树种面积较少。

(2)近熟林、成熟林、中龄林多,幼龄林、过熟林少。乔木林面积11 747.5 hm2(不含乔木经济林113.5 hm2),其中幼龄林占4.96%、中龄林占28.79%、近熟林占27.60%、成熟林占37.54%、过熟林占1.11%。

3.2.3 森林资源消长情况及变化原因

(1)林地面积变化。与2005年相比,全市林地面积增加了2 215.4 hm2,主要是因为加快河堤治理、城区绿化带等生态建设,先后实施长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等,植树造林面积大幅增加。

(2)林地蓄积量变化。全市有林地蓄积量由2005年的611 004 m3增加至2014年911 171 m3,增长30万m3。主要变化原因是2000~2006年大面积实施的以杨树为主的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工程造林形成的林分进入近熟龄、成熟龄,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大增加;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沼气、液化气逐渐普及,建造房屋等利用木材大幅减少,林木采伐明显下降,对森林资源保护和增长也起到重要作用。

(3)林种结构变化。与2005年相比,全市用材林面积增加3 112.6 hm2,蓄积量增加294 111 m3;防护林面积减少818.5 hm2,蓄积量增加6 056 m3;经济林面积减少51.1 hm2。

用材林面积增加、防护林面积减少,主要是受到调查技术标准的影响。部分退耕还林、长防林工程造林类目由原来的防护林调整为用材林;经济林面积减少主要因为水果价格下滑、经果林管理粗放、效益下降引起的结构性调整。

(4)乔木林蓄积量结构变化。杨树蓄积量大幅增加,其他树种(组)蓄积量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2000~2008年杨树市场价格相对较高,林农选择杨树为主要造林树种。

4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主要问题与对策

4.1 主要问题

(1)林种、树种结构单一,有待进一步优化。

(2)林业建设资金投入、林业重点建设工程(如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工程、公益林等)补助补偿标准明显偏低,与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单位面积造林投资相比,资金短缺问题仍较突出。

(3)高新科技在林业上的应用较少且明显滞后,林业经营管理仍处于相对粗放的状态。

(4)农田林网建设仍有死角、有空档,生态体系不够完善,生态防御功能仍较脆弱。

4.2 对策

4.2.1 扩大后备资源,提高林地生产力

不断扩大森林后备资源,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培育更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和抚育间伐,集约经营现有森林资源,积极筛选引进适合本市的林业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森林经营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适时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提高林地生产力。

4.2.2 实施分类经营,完善投入机制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实施分类管理、分类施策,发展与保护并重,落实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多渠道筹集林业发展资金,活化林业经营机制,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全社会各种力量投资林业开发,不断提高投入标准和林业工程建设成效,增进森林经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4.2.3 加强资源监测,健全档案管理

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及时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为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和科学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定期补充和完善森林资源档案,及时开展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实现资源数据库和林地“一张图”规范管理。

4.2.4 加大法制宣传,实现依法治林

加大《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强森林资源法治管理与监督,依法开展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和利用,监督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加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严格控制森林采伐限额,实现依法治林。

猜你喜欢

界首市蓄积量林地
Summer Is Coming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当阳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价值评价
界首市水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界首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运行体制机制现状及对策
安徽界首市农机补贴政策对促进农机化发展的作用与对策
全国92%林地完成确权登记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