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运行体制机制现状及对策
2017-05-12王蕴欢朱峥嵘苏平穆从贺
王蕴欢 朱峥嵘 苏平 穆从贺
摘要:该文介绍了界首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整合资源,推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壮大队伍,提升农村文化服务水平;发展产业、促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现状;对策;界首市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公共文化设施则是人民群众汲取文化营养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党和政府关注并切实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逐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农村老百姓的文化幸福指数得到一定提升。但从总体上看,发展速度仍然相对较缓,与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界首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的现状
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边陲,总面积667.3km2,总人口78.6万,辖18乡、镇、街道,163村(居),全市建有文化活动中心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点140个,农家书屋138家,一线文化工作人员330余人,文艺团队108支。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已形成以市文化活动中心为龙头,乡镇综合文化站为枢纽,村(居)农家书屋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搭建了平台。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基础建设得到加强 近年来,随着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界首市加大了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近3a来投入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资金1 477.69万元,其中争取上级专项资金570.77万元,民生工程经费投入906.92万元。界首市文化活动中心室内外各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成为辐射周边,带动乡镇街道文化发展的中心场所。按照省、阜阳市关于乡镇综合文化站“按时建设成、建成即达标,整合能用好”的要求,全市15个乡镇均建有400mz的文化站,160个村和社区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建成乡镇、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20个,138个村均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市、乡(镇)、村三级网络文化共享。大量乡镇文化中心、農家书屋、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农村老百姓在精神上得到了愉悦。本着“看的懂,用得上”的原则,为各个书屋配备了农业、科技、文史等各类书籍,在普及科技知识、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2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高标准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综合文化站的相继建成,为文体活动的健康开展搭建平台。广大农村居民把闲暇时间利用起来,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从有组织的大型赛事活动,到村级群众自发性的各类节庆活动,乃至文艺爱好者们三五成群的吹拉弹唱,各阶层、各种类文化活动开展地有声有色。界首市民间文艺队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乡镇文化站成立的民间艺术团队、文化艺术协会等60支,年均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200多场次,周末大舞台、唱响界首等民间文化活动越办越大,已成为界首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开展20a之久的梨花诗会、樱桃花诗会、石榴花诗会、社区周末戏迷演唱会等,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有30a之久的春节民舞表演、斗鸡比赛、东城街道的三月三风筝节、王集镇的农民杂技节、砖集镇的农民书画节、任寨乡的曲艺艺术节、光武镇的戏曲艺术节、芦村镇的民俗艺术节、颍南游园艺术节等,均做到经常化,而且常办常新。这些文艺队伍活跃在城乡各地,让许多乡村都流淌着不息的欢乐,既提高了生活品质,又改变了陈旧观念,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1.3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近年来,界首市充分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努力把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资本,打造了渔具休闲文化产业、彩陶文化、传统文化旅游、演艺文化等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其中,以福斯特渔具有限公司、宏飞钓具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渔具文化产业50多家,分布在泉阳、东城街道等6个乡镇,产品畅销欧美,每年赚取外汇700多万美元。彩陶产业年生产彩陶作品4 000余件,生产总值近300万元。王集镇的李彬庄是杂技文化产业村,传统的杂技、魔术、气功等艺术形式,一直是该村的“独家绝活”。全村17个戏曲、杂技表演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周边县市,年收入达200多万元。泉阳镇薄战士民间小调艺术团,常年活跃在乡村地头,年演出达300场次,观众近60万人次,年收入达100多万元。
2.界首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我市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运行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2.1问题
2.1.1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十分薄弱 当前界首市基层文化建设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建设,投入不足,设施简陋。如很多镇级文化站,村级文化室面积小,有牌子无设备无人员,形同虚设。有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虽已建设到位,但疏于管理,使用效率不高。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场所被乡镇办公占用,电脑等设施设备被乡镇其他部门挪用。在没有村集体经济和专项经费的情况下,农村文化设施的利用大多难以为继,有的只能成为乡镇或村里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种摆设。
2.1.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短缺 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农村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居多,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而且大多没有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开展文化活动、接受先进文化就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民俗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难以为继。各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大多身兼数职,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业务水平和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所需的能力存在一定差距,普遍存在文化专干专职不专用的问题。
2.1.3文化资源的产业要素发掘不够 虽然界首市文化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也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由于文化事业的“非产业观”,大家只注重文化的社会效益,不重视其经济效益。当前,界首市文化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文化产业总量小、份额低,结构不合理,旅游业带动作用也不明显,对国民经济贡献份额不高。
2.2原因
2.2.1认识不足 一些地方领导没有形成大文化的共识,未从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上去认识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对文化工作重视不够、支持不力。
2.2.2财政投入偏少 长期以来,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过程中,都是以政府投入为主,但是基层乡镇政府在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上的投入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乡镇因财力薄弱,对文化的投入普遍削减。
2.2.3相关政策、机制不规范 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同时,相关的监督管理体制缺失。
2.2.4主导主体错位 农村文化活动的手段过于简单,形式陈旧,同时活动内容缺乏创新,对群众缺少吸引力,难以较好地满足和适应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
3.创新农村文化设施运行机制的对策
创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运行机制,着重解决定位不清、活力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推动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3.1整合资源。推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公正平等价值理念在公共文化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5大发展新理念,在坚持协调发展中提出:“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在坚持共享发展中强调:“加强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全覆盖。”界首市提出到2020年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的目标。文化作为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不仅指狭义上的文化,而且还包括教育、体育、科技、卫生等许多方面。文化站馆、广播站、农技站、农村学校等都可以作为文化设施来加以利用。目前这些场馆之间往往联系协调不够,资源浪费严重,各自为战,缺乏凝聚力。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務体系建设协调机制。要立足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际,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统筹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制度。从界首市文化事业的现状看,农民文化需求自主性、参与性增强,已不满足有所“看”,更加追求有所“乐”。各级应把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切实加大投入,逐步改变群众文化活动场地、设备、器材和现代传媒、网络等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的局面。上层应变“蜻蜓点水”的“送”文化为实实在在的“建”基础,多给以物和资的投入。基层要将农村文化建设切实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刚性、长效投入机制,改变投A/,随意”,工作“应景”状况。为此,要求做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升工程,强化公益性免费开放,努力形成比较完备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渠道投入,加快农村文化基础建设。
3.2壮大队伍。提升农村文化服务水平 农村群众是使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主体,但由于文化程度、受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使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过程存在着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不足,需要专业文化人才的教育和指导。一方面,要避免“兼职干部”为主的现象,有针对性地招聘艺体大学生村官和志愿者充实乡村文化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引导市级文化单位开展面向农村的文化对口援助活动,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文化专干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从农村群众中发掘一批喜爱和向往创作本土文艺的骨干分子,把这些从农业生产活动中来,有着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阅历的骨干分子团结在一起,培养、发展、打造出一支有着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创作本土文艺的骨干队伍,以当地群众认同的语言和艺术形式,创造出具有时代生机与活力的新农村特色文化,在村级联动演出中筛选、打造一村一品,建设一乡一台戏的优秀特色文艺节目,再代表本乡镇与其他少数乡镇,或更多乡镇之间,开展巡回交流互演,增强新农村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3.3发展产业。促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界首文化底蕴深厚,可供发展的文化题材余地也很广。目前,界首市被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项,即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界首苗湖书会;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项,即界首渔鼓、界首剪纸、大黄庙会、扁担戏、界首刺绣;被阜阳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项,即木版年画、河南梆子、大鼓。但这些并没有充分的运用而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组织开发剪纸、刺绣、渔鼓、扁担戏等界首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民间工艺品生产基地,使小产品、小作坊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规范提升陶庙镇“翰墨文化产业园”、大黄镇“伏羲文化园”、王集镇“农民杂技文化产业村”等乡镇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等。把新农村文化与农家乐、观光农业基地、历史文物古迹、休闲度假村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田园风光和文物古迹为形,注入文化为魂,倾力打造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体验游,修身养性娱乐游等多层次的新农村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使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结语
只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才能让农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解决当前农民群众基本温饱后激增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最终促进农村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共享发展,建设和谐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