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花卉博览会对举办地花卉产业发展影响的探析

2018-01-01侯敏

安徽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举办地阜阳市花卉

侯敏

(阜阳市林业局,安徽 阜阳 236000)

安徽省花卉博览会(简称“省花博会”)始创于1992年,每四年举办一次,已成功举办七届。省花博会坚持“以会兴业、以花为媒、促进交流、共同发展”的办会理念,集中展示安徽省花卉业最新发展成果,是全省花卉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花事盛会。

省花博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影响不断加深,目前全省各地要求承办这一盛会的积极性高涨,映射出展会与举办地花卉产业发展间的紧密联系。

1 省花博会概况

以近三届省花博会为例。2008年,省第五届花博会在合肥市肥西县中国中部花木城举办,为期5 d。全省17个市的153家企业参展;展览和展销总面积达2.6万m2;展品2 000多件;参观总人数12万人次,展会规模远超历届。花博会期间展会交易取得丰硕成果,展会交易成果1.62亿元,其中现场交易额2 200万元,协议资金1.2亿元,签订园林建设、花木销售、种苗繁育等项目42个。

2012年9月,省第六届花博会在蚌埠市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举办,为期9 d。展会期间,全省16个市和国内10多家知名花卉企业组团参展;展览和展销面积达到4.4万m2;参展的花卉苗木企业达到300多家;展品达8 000多件,其中精品1 600多件,涵盖盆景、盆花、兰花、插花、赏石、根雕等;参观人数达93万人次;交易额突破了1 900万元;12个项目正式签订合同,25个项目达成意向性协议,资金总额12亿元,涉及苗木栽培、园林绿化、生态园区建设、林业产业化等多个领域。

2016年9月28日,省第七届花博会在阜阳市花博园开幕,为期8 d。展会期间,展览和展销面积达到10万m2;参展企业达398家;参展花卉10大类、1 500个品种,展品22 000件,涵盖新优苗木、精品花卉、插花花艺、平面压花、盆景、观赏石、树根艺术、兰花、组合盆栽、多肉植物、丝网花等;参观人数达176.5万人;现场销售各类花卉苗木453万元;签订销售协议7 600万元;现场签约招商引进项目26个,投资总额65.21亿元,创历史新高。

从近三届的省花博会来看,规模逐年扩大,参展花卉种类逐年增加,参观人次、交易额和投资额屡创新高。

2 省花博会对举办地花卉产业发展的影响

2.1 提升政府重视程度

省花博会作为综合性花事盛会,可以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会展效益,促使各地方政府对花卉产业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2005年,合肥市政府印发实施《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借力省第五届花博会,合肥市先后投资6.7亿元开发建设中国中部花木城一期、二期,率先启动林权及碳汇交易平台建设,使合肥市花木产业迅速驶入发展快车道。

为了筹备省第六届花博会,蚌埠市禹会区通过积极招商引资,投入1.6亿元建设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作为省第六届花博会举办场地。借力省第六届花博会,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印发《蚌埠市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花卉企业创造便利的融资条件。市委、市政府还通过出台花卉产业优惠政策、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积极培育花卉龙头企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使蚌埠市花卉苗木产业成为市域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极。

阜阳市作为省第七届花博会的举办地,市政府出台了《阜阳市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重点对设施花卉产业实施奖补;市政府印发实施了《阜阳市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配套编制了《阜阳市花卉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方案》《阜阳市促进花卉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要求2017年新增花卉种植面积1 333.33 hm2,在颍州区打造现代花卉示范园区3 333.33 hm2。市林业局和市绿化委员会联合下发了《阜阳市花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颍州区政府出台了《颍州区花卉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暂行)》,列支3 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支持规划区域内花卉产业发展;颍东区政府印发了《关于设施农业和特色种植业发展财政扶持暂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花卉经营企业和专业户给予连补10年的财政扶持;颍上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特色种植业发展财政补贴暂行办法的通知》等政策,吸引了大量创业人员投身花卉产业。

2.2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省第五届花博会以来,省花博会选址均为举办地花卉主产区,展览、展销场馆的建设及交通、供电、给水、供气等系统的配套,极大推动了花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政府招大引强投资商,大力发展花卉产业提供了基础条件。

省第五届花博会后,合肥市和肥西县统一规划,在中国(中部)花木城一期建设的基础上,追加投资建设能容纳3 000余家行业商户的二期苗木花卉产业永久市场,并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极大加快了花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承办省第六届花博会,蚌埠市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投入5.1亿元建设133.33 hm2的蚌埠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该园有花卉生产区、研发区、展示区、交易市场、物流市场、创业孵化园、休闲观光园、文化交流区,将花卉产业与休闲旅游产业及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融合发展,引领示范效应明显,极大改善了当地花卉产业基础设施条件。

为了办好省第七届花博会,阜阳市委、市政府财政投入2.4亿元专项经费用于花博会展馆周边5条市政道路的修建和绿化美化;投资50亿元建设省花博会主展馆(建筑面积达10万m2),主展馆周边共拆迁各类建筑物约20万m2,极大地改善了花卉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

纵观历届省花博会,举办地政府对花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逐年增加,加快了举办地花卉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

2.3 助力科技水平提高和产业升级

省花博会是省内外花卉最新成果展示交流平台,可有力推进举办地花卉科技水平提高和产业转型升级。省第五届花博会后,合肥与花卉苗木生产企业、驻肥科研院所联手合作,制定了《合肥地区蝴蝶兰生产技术规程》《红叶李栽培技术规程》《石楠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开创了花卉苗木标准化生产的新局面。尤其是通过招商引进企业、大户参与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给当地花卉苗木产业带来了全新的活力,有力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省第六届花博会后,国内知名花企与蚌埠市政府合作投资蚌埠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全市花卉产业科研水平。蚌埠市花协与西南大学、市电大开展联合办学,开办了西南大学城市园林大专班,并颁发西南大学园林专业的大专文凭,大大提高了花卉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还与市林业职业技能鉴定站联合,开展花卉园艺师、景观设计师及花艺环境设计师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花卉从业人员参加培训,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蚌埠市花卉科技水平提高和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借力省第七届花博会,阜阳市联合花卉龙头企业,先后制订了《白鹤芋盆栽养护技术规程》《白鹤芋快繁技术规程》《红掌盆栽养护技术规程》《红掌组培苗快繁技术规程》等;市政府先后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签订了“芳香植物产业化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和“阜阳市水生花卉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打造花卉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北斗时空及华大基因阜阳分中心先后落户阜阳市,助力该市抢占国内花卉科技制高点。

2.4 促进花卉行业交流与市场开拓

省花博会是省内外花卉行业交流与市场开拓的重要平台,展会期间的花卉产业研讨会、招商项目推介会等系列专题活动促进了花卉行业交流与市场开拓。

省第五届花博会后,肥西县建成了中国中部花木城一期5万m2的苗木花卉两大临时批发市场,入驻来自12个省483户商家,仍有800多家商户已登记报名并等待入驻;市场的交易额从2009年的5.6亿元攀升至2012年的11亿元。二期建设了25万m2花卉苗木产业永久市场和配套设施,可容纳3 000余家商户,并带动周边农、林产业升级,辐射扩大花卉种植基地面积约2万hm2。在2013年率先举行中国中部花木城网络信息交易平台开通仪式。2013年12月,中部花木城与新华社开展合作,携手共建面向全国的林权与碳汇交易平台。

2016年5月,全省第一家花卉交易专业平台——蚌埠花卉世界网上商城正式上线试运营,160多家花卉商家产品进入网上商城进行销售,平台将花卉商户与消费者直接联系在一起,实现花木同城配送。通过专业化公司运作,让市民足不出户就可采购到满意的花。2017年4月,蚌埠(皖北)花卉科技产业园招商工作启动,首批交付定金商户已达200户。

借力省第七届花博会,阜阳市积极探索花卉生产与销售的有效链接,不断拓展花卉产品销售渠道,打造花卉产业交易平台,先后成立了阜阳市花卉协会、阜阳市盆景艺术协会、阜阳市兰花协会和阜阳市风景园林协会等涉花协会。协会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行业交流、开拓市场,先后建设10个大型花卉市场,如卜子东花卉市场、阳光花卉大市场、郭庙花卉大市场、皖西北花木城一期、大美阳光花卉港等;同时,积极招大引强,引入具备资金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的中国阳光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加快推动全市花卉产业加工贸易项目进度。

2.5 拓展花卉休闲旅游业

每届省花博会,都会受到省内外媒体的集中关注,中央媒体、主流网站、行业报刊等均给以密集报道;加之各种交易会、招商会、展销会、研讨会频繁举办和党政领导的集中出席,极大提高了举办地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省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因此,举办展会能够促进当地花卉休闲旅游业发展。

省第五届花博会后,肥西县按照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整体规划思路,将花木城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建设与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农家乐市场相结合,借助苗木花卉的景观、生态等功能发展休闲旅游业,办起了“农家乐”,三岗村现已被安徽省旅游局批准为“农家乐示范基地”,极大地促进了花卉旅游业的发展。

蚌埠市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采用国际先进的园林理念,将园区分为玫瑰园、牡丹园、杜鹃园、桃花溪、石榴园、樱花大道、特色喷泉、水生植物园、宿根花卉园、梅花园、大禹文化体验区等十余个分类园,集成多样花卉展示,展现不同季节彩色风景,为游人提供一个别致的户外休憩活动空间,是一个集多功能展示于一体的花卉产业园、休闲旅游观光的综合性现代花卉产业园。

在《阜阳市泉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中,围绕打造“半小时都市生态林业圈”的工作设想,按照“生产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景点化”的发展思路,颍州、颍泉区及界首市、临泉县充分发挥林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扶持花卉苗木、高效设施林果等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林业、体验林业、观光林业、高效林业,打造一批集生产、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都市林业生态园区,以期增加农民收入。按照《阜阳市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打造沿淮湿地花卉观光带,阜南—颍州—颍上树艺与高档花木带、泉河花卉体验带、沙颍河食用花卉带、黑茨河药用花卉带、苏沟滨水花卉观光旅游带六条花卉产业带,建设14个花卉小镇、19个花卉专类园,将花卉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花卉产业的快速兴起,促进了全市农业休闲旅游、森林旅游的发展,各县市区正在把花卉产业做成“美丽经济”,如阜阳子胥生态旅游观光园旅游节、临泉县桃花艺术节、太和樱花文化艺术节、阜南县乡村旅游文化节、界首梨花诗会暨桃花节等一大批花旅节庆活动渐成时尚,赏花经济正成为提升阜阳旅游品牌、拉动消费的重要增长极。

3 省花博会对阜阳市参展办展的启示

3.1 参展启示

阜阳市积极参加省内外重要花事活动,在近几届的省花博会均有上佳表现。纵观参展历届省花博会启示有三:一是彰显阜阳文化。省花博会是安徽省内影响力最大、规模最高、影响最广的花卉盛事,为参展单位提供了难得的展示舞台。参展代表的不仅是本市花卉行业,更是代表全市亮相。要将厚重的本土文化融入到园区设计之中,展品选送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真正将阜阳文化充分展现出来。二是积极参展交流。省花博会集中展示了省内外花卉行业的最新成果,花卉界专家、学者、知名企业济济一堂,是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三是汲取参展经验。阜阳市作为省第七届花博会的举办地,全省16个地市参展,取长补短,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难得的提升学习机会。

3.2 办展启示

会展经济已越来越为全社会所认知,省花博会对于举办地花卉产业的推动作用也受到了举办地政府的高度关注。阜阳市仅举办过一届省花博会,就吸引了大批投资者来投资花卉产业,招商引资效果非常明显,对于促进花卉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省花博会筹备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通过办展积极积累汲取经验,为今后承办规模更高、影响更广的花事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举办地阜阳市花卉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走近上合峰会举办地——青岛
涂“鲨”
大会降临,城市再升级!
阜阳市星级酒店空间布局及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法兰克福“春天”花卉展
6月的盛宴
阜阳市纤检所组织召开市内大商场负责人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