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1-01陈品红
陈品红
(合肥市第十九中学 安徽合肥 230031)
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发展迅速,科学技术在许多领域发生了重大突破,对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生物学的价值又岂是一场考试就能衡量的。面临生物技术新时代的到来,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帮助学生重新认识生物,保持应有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为后续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名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立足于课本,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生物教材版式新颖、栏目活泼、图片精美,有阅读、观察、调查、探究、实验、讨论、游戏等丰富活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制作出符合学生学情的教案,让生物的课堂变得鲜活、生动、轻松,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一步步深入到生物的学习中去。生物的实验比较多,为了让学生能散而不乱,我首先都着重两点:一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划分出精心搭配的6人学习小组,让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任小组长,把他们培养成为各小组的核心人物,通过他们组织学习、探究实验、维护课堂的秩序等。二是彻底改变课堂固有的学习模式,小组学习,分工协作,组间竞赛,成为上课的主要形式,让所有的学生都处于“激活状态”。
苏版教材的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的主要内容:认识周围的生物;生物的生命现象,是小学科学和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衔接内容,体现的不仅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延续,更是为后续的生物学习奠定基础。上课时,我把室外课和室内课有机结合,课前我先带领学生一起游览校园,学生则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校园里的生物与非生物,共同探讨,记录结果。回到教室后,我就以组间竞赛形式,让小组推出一位代表,说出该组记录的结果,看谁记录得多,生物与非生物区分得最准确,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表扬,学生的兴致非常高。
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这些都是他们以前不曾注意的事实,课堂少了压力,多了趣味,学生们充满期待。课后,我问学生该如何处理小鸟,“老师,留下吧!”“鸟儿该回自己的家啦。”“老师,我来放。”小鸟渐飞渐远,可学生们仍意犹未尽。作为对比,有许多的动物可以挑选,更有其他的方式行之有效。之所以选择小鸟,不仅是为学习一点知识,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热爱生物,最终激发学习热情。
二、积极开展探究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七上教材共安排了四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这四个探究活动的内容与知识内容紧密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在科学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上,形成了由易到难向纵深方向递进的梯度。教材中有不少的知识内容并没有给出结论,只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有些活动内容的材料、用具、方法和步骤,也没有做过死的规定,给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的学留有较大的空间。利用探究活动,让探究式学习回到的应有位置,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引领学生真正走进生物课堂,转变学生的学习现状,把课堂变成学堂的关键。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合适的时机,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示范尤为重要。学生小组活动完成实验报告中的“我想探究的问题”、“我的假设”、“实验计划”、“记录数据表格”等内容。在实验中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变量和对照实验,学会找出实验的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强调变量的唯一性。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就是有光和无光,也可演化成明亮和阴暗,水是变量的对照实验就是有水和无水,也可演化成干燥和潮湿。小组间质疑、交流后分成3个大组分别完成对应的实验。分析结果时,我让学生把相同的实验数据填进同一张表格中展示出来,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一个小组的一次实验结果是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一次实验干扰的因素多,偶然性很大,只有重复同样的实验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虽然每组只做了一次实验,但我们有3个小组做同一个实验,就是实验重复,结果准确,这就是合作的力量。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获取知识,成就感倍增。
我认为探究性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于它的过程,而不完全是结果,有时候的实验效果不理想,不必苛责学生。学生进行探究,不仅在于掌握生物知识的本身,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置身于情境之中,亲自去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又是从哪些途径来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的品质,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三、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生物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点需要记忆。有些内容繁多,不易记住,更难形成长期意识,阅读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或缺。平时学生看的书少,知识面比较窄,很多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不懂阅读的方法,不善于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用生动形象的图画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为了便于学生记忆,编一些朗朗上口的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并鼓励学生自己编口诀。这个阶段的学生活泼大胆,有一定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对于活动敢于尝试,有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往往会忽略活动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作为教师应教会他们思考的方法,并在玩中学到相关知识。“植物在光下通过叶绿体自己制造有机物,能否将植物的叶绿体转移到人体内?那时人只要喝点水,晒晒太阳,就可以维持自己的生命吗?”“在菌类中有的霉菌对人类有益,可提取抗生素,酿酒制酱,制作食品,可这种霉菌人是否能直接吃下去呢?”我会经常这样提问,让学生给出答案,不会就去看书或查阅资料。遇到问题,通过阅读和查找相关资料方式来加以解决,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的知识,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是其他的学习方式无法比拟的。
四、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手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生物的许多内容是微观且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验相对缺乏,对所学的内容难以接受。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应用在初中各学科的教学中,不仅使得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知识的呈现更加直观和形象,让课堂充满趣味性,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更容易吸引住学生,引起思考。为了让学生了解各个器官在身体中的对应位置,做课件时,我故意弄错几个,让学生纠错,同时配有画外音:“我是胃,我的主要作用是——”。在上《人体的血液循环》一节时,学生对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以及说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难度很大,在做课件时,特别地把心脏的结构图和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做成Flash动态图,结合心脏实物(猪心)和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片做对比,学生很快地掌握住了相应的知识结构,“我终于知道血液在我的体内是如何流动的”学生兴奋地说。生物是一门以概念性陈述为主学科,单纯的只是说教,教师累,学生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过程呈现得更加清楚,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的主动性也进一步增强。
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并非上几节课,做几个实验就能解决的,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让学生的身心到全面均衡的发展,是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