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地理自学能力培养初探
2018-01-01陈苗
陈 苗
(福清市宏路中学 福建福州 350300)
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人们总是认为,教师的教学过程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这些只会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将很难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主动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起了积极引导的作用。这对他们将终身受益,并对今后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地理学的内容丰富多彩,特别是自然地理,有些内容很难理解,学生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不一定能完全领会,必须利用课余时间深入钻研,达到有所感悟,这就必须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学生才能自己主动深入学习,更好地体会地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我们应以自学指导的教学模式为理论依据,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入手,从中探讨自学指导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自学指导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的,独立自主地阅读地理教材与相关地理图册,主动地获取地理知识。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只是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与技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把本节教材基本内容概括成几个问题,由教师提出,然后由学生一一通过阅读教材内容解答从而掌握本节内容。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讲解重难点部分的知识。即通过自学—引导—讨论—启发—自知几个环节,使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形成。
“自学——引导”环节,重在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养成认真阅读地理课本,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从中概括出所读部分的要点,自行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
当前高考文综卷地理部分考题为1-11题的选择题、第36、37题、选修部分内容。这些题都有大量的文字材料和图表,这就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并正确理解题目中材料所隐含的信息,接着从这些信息中提取有用的、重要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联系并进行整合,用于解题时判断的依据。学生在紧张的考试中要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地理信息,这种能力必须在高中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起来。教师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引导学生,首先,由于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不爱看书,应先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工作。向学生阐明对于高中生来说,由于知识量的增多,对课堂上还没有透彻领悟的知识应通过课下自学不断弄清,这样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其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教会学生自学方法和技巧,并适时的提出有针对性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并建议学生对独立思考后仍弄不明白的问题及时大胆向教师提问,此时教师要认真对待并保护好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最后,经过一段时间阅读自学的训练之后,可就某些章节中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进行阅读自学来掌握知识,验证自学能力是否长进。比如学习“季风水田农业”这部分知识时,引导学生从气候、地形、劳动力分析对水稻分布的影响。在自学时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础,而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则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经营和发展。在自学之后设计问题如“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这些问题学生都可通过自学,认真思考后作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解题应用能力等将会不断地提高。
学生在自学阅读教材进程中,经历了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达到对教材进一步理解。教师做好在学生自学期间巡视工作,了解学习速度,发现共性问题,对个别学生进行帮助引导,同时获取信息,达到对课堂内容的及时反馈。并同时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讨论—启发”环节与“自学—引导”环节紧密相连的,是自学的延伸。一般在小组或同桌之间进行。学生通过自学阅读教材,已初步掌握教材内容,此时可通过相互讨论发挥小组优势,同桌之间共同研究问题,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及时弥补,加速知识的同化。并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对学生所提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互答解决。这时教师应来回了解各组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及时发现有哪些问题,学生讨论还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启发”。
比如学生在学习“热力环流”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分小组做几个实验,如可点燃一束香,观察烟雾飘动实验,并用示意图表示,同时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存在的困惑,同学之间可相互进行讨论。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启发,解决学生存在的疑惑。以期达到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由于“热力环流”既是本节重点又是难点。应启发学生联系第一章相关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在纬度间分布不均,并帮助学生归纳学习思路,热力环流形成的因果关系。强调易错点为热力环流中谈到的高压与低压都是指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的地方相比较而言。通过教师引导启发之后学生进行自学阅读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巩固了本节知识。
“自知”环节是自学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学生通过自学,以及小组或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并通过教师适时进行启发,引导等一系列自学活动,进行积极思维,自学能力得到发展,已基本掌握了地理“双基”内容。接下来,通过一些地理习题的不断练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解决地理问题能力,进一步掌握各地理要素规律,以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自学指导模式教学的几个环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切实达到每个“部件”的科学合理的结合,这样才能有效发挥自学指导模式教学结构系统功能,学生在接受全面的教育中,智力活动处于最佳状态。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由学生自己主动掌握知识,为以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为一个人在学校里读书阶段毕竟是短暂的,有限的,人们今后在实践中运用的知识大都是在学校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自学不断给自己“充电”,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如果在中学阶段经过科学的训练,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将迁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之中,并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自学指导模式突出了自学的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培养了自学能力并养成了自学的习惯,把传统教学的“授之以鱼”转为“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是时代的要求。由于当今世界知识推陈出新的速度迅猛加快,一位外国学者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由此可见,谁不会学习,就将成为新时代的文盲。因此,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