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2018-01-01陈刚
陈 刚
(凤阳县第五中学 安徽凤阳 233100)
语文素养的内涵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属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试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一、提高语文素养,应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
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学生要做到文思敏捷,出口成章,非一朝一夕之功,非日积月累不可。积什么?①积累4000~5000个词语,因为词语是基础,根基牢固,才能撑起大厦。②积成语、俗语、名言警句,格言、诗词、认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中吸收营养。这些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文本材料,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例如“孟母三迁”的故事阐明了生活环境对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同样的,一定的地域环境和文化氛围也能深刻影响到一个人的人格。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结构严谨的知识系列,必然能够构筑起一道文化屏障,让学生沉迷流连,促使他们从中吸收文化营养,获得人生经验,提升精神境界,发挥语文教育在学生人格构筑上的“唤醒功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这些文本材料。③多看古今中外经典,不断积淀,文学底蕴深了,知识面拓宽了,视野开阔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标》规定了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期阅读二三部名著。国外的母语教育,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母语教育,都非常重视经典的阅读,并在课程标准等正式文件中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二、提高语文素养,应重视培养感悟能力
感悟既是一种心智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体验。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感受到并且真正领悟到了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能领悟到教师未曾或无法教给他们的东西,那才是感悟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在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时,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⒈情的激发。“情”在语文教学中有特殊的作用,它是联结教师、教材、学生的纽带,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催化剂。因此教师一定要披文入情,用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只有动了情,学生才会有感而发。教师用或激昂或典雅或委婉的教学语言重锤敲打、着意渲染,突出强化文章感情,再辅以恰当的肢体语言可使学生沉浸其里、陶醉其中。感悟能力就会在这样的启迪、点拨下潜滋暗长。
⒉美的熏陶。“语文教育是审美教育”。它体现在寓教于乐,感染陶冶,从悦人到怡人到感人到育人的过程之中。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突破口,能使学生产生追求“真、善、美”这一崇高美好欲望的精神内驱力。中学语文反映祖国自然风貌、山水优美的课文比比皆是。泰山日出、庐山瀑布、桂林山水等令人心旷神怡;朝晖夕阴、明月清风、池生青草使人倍感新意。它们在各自的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等方面有鲜明的特色,称得上艺术珍品。因此,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境,如闻其声,如嗅其味,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三、提高语文素养,应重视发展思维的能力
孔子有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学和思是构成求知活动的两个必要的前提。因此,教师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为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服务。教师总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情绪、好奇心、求胜心、求知欲激发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思维活动成为自觉的要求。
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的教学不是直接传递或者讲懂现成知识,而是打开学生智慧之门,让学生自己去“粘骛八极,心游万仞”,最后“举一反三”登堂入室,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在分析文中精彩段落“望父买橘”后,有意识地设计一道问题:让学生谈谈对文中父亲这一做法的见解。多数学生认为父亲的做法感人肺腑,感情脆弱的人读了这段文字后不禁潸然泪下。可是有一个平时非常调皮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父亲的做法固然令人肃然起敬,但并不值得效仿”。我问为什么?他说现在的学生书本知识比以前的时代丰富多了,可是生活自理能力还是一片空白,如果每个父亲都这样无微不至的话,我们怎么面对今后的生活呢?听了他的发言,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显而易见,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敢于怀疑的精神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这不正是符合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