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科技创新的种子撒遍中国
2017-12-31总编辑卫汉青
总编辑 卫汉青
将科技创新的种子撒遍中国
总编辑 卫汉青
明年即将迎来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近一个世纪以来,这个星球最震撼的事件,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和平崛起了。当然,这是正负两极的事件。
想一想吧,一百年前的中国还是人人拖着长辫子、女人裹着小脚、国弱民贫、饿殍遍野的东亚病夫形象。无休止的遭受列强欺凌的侵略战争、军阀混战、内战和十年浩劫,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轮番上演。直到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还处在全球近200个经济体倒数第二的垫底位置。中国的封闭落后,是近几百年举世公认的。
终于到了1978年,邓小平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打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迈出了40年经济建设的壮丽征程。如今,中国的GDP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人均GDP也在180多个经济体中上升到了60多位。
不要小看这几个数字的变化。因为它的背后,是中国整体国力的飞速提高,是市场商品从寥寥无几、凭票供应到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是城乡建筑、设施、道路的破败陈旧到日新月异、惊艳全球,是互联网、高速公路、高铁等国民生活基础要素领先世界的奇迹。再对比一下,曾经体制与我们相近的北边大邻居,1978年前苏联的GDP是中国的4倍,2016年中国是俄罗斯的10倍。中国的发展速度可见一斑。
总结中国这40年的腾飞奥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许近几十年全球推崇的3位经济学家的理论可以诠释。一位是英国的亚当·斯密,他200年前的《国富论》提出的“自由竞争”、“看不见的手”等市场经济理论;一位是约瑟夫·熊彼得,他的《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创造性毁灭”、“景气循环”、“商业周期”等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即经济发展是创新的结果;一位是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他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这些都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到了印证。中国人民大声地告诉世界,一旦打破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窠臼,解放了生产力,我们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中关村的发展历程更能说明问题。明年也是中关村30周年。1988年5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是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其实,我更觉得中关村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诞生的。1977年,邓小平在接见中关村的知识分子时,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入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结束,邓小平访问美国,签订了中美科学技术交流协议。根据这份协议,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春先1979年得以访问美国。陈春先看到美国硅谷和波士顿128公路区,坐落着斯坦福、哈佛、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在这些学府周边,诞生了谷歌、苹果、英特尔等上千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被迅速转化扩散,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一年,陈春先先后3次访问美国后,在中国科学院等会议上,大声疾呼“经济要发展,就要搞技术扩散。”“要把中关村建成‘中国硅谷’!”并身体力行,挑战传统的科技体制,1980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科技公司,由此衍生了中外闻名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被誉为“中关村第一人”。
今天的中关村无需再说什么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创新驱动的火车头。2016年,中关村上市公司市值达到5.5万亿元,拥有65家独角兽企业,占全国一半。联想、百度、新浪、小米、京东、滴滴、美团等中关村的企业和产品,早已成为中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说,40年前邓小平将改革开放和科教先行的种子播进了神州大地,今天,以中关村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者们正沿着这位总设计师指明的道路,将科技创新的种子撒向全国,撒向世界。
谓予不信,请看本期《中关村》杂志“封面故事”《陆克:到青海去创业》,“经济”版《全球创新中心中国总部在怀柔落成》,“科技”版《腾讯众创空间:一个创业综合体的“概念化”实践》、《双创促升级,壮大新动能》、《雷军:小米新零售的本质是效率革命》、《以大数据为引领 打造贵州双创沃土》,“教育”版《“2017企业家进校园”助力中关村园区精神传承》、《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文化”版《从〈创京东〉看刘强东》等文章,你都可以看作是中国科技创新的“播种记”。
毋庸讳言,中国还有很多科技创新的贫瘠之地,这就更需要千千万万个“陈春先”、“雷军”、“陆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