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的文学情愫
——读《利物浦女孩叫苏菲》随笔
2017-11-14刘占远北京
文 刘占远(北京)
叙事的文学情愫
——读《利物浦女孩叫苏菲》随笔
Reading essay of “ a girl called Sophie from liverpool”
文 刘占远(北京)
浏览《中关村》杂志今年九月号刊出的文章,一篇文学短篇吸引了我。作者周树鑫是我多年的朋友。他的公共身份是科技孵化器行业的从业经理,但知道他的另一个文学爱好者身份的人却不多。树鑫爱文学,很痴,实我所见,故在不经意处遇到《利物浦女孩叫苏菲》也就不足为奇了。
知道树鑫喜爱文学是在十多年前的事儿了。当时,我们开车去亦庄采访蓝领,我坐在副驾位置上听他讲述余华长篇小说《兄弟》的读后感,说到兴奋处树鑫双手离开方向盘比划手势。见状,我不时提醒他要“注意安全”。突然,紧急避让一辆大型卡车,树鑫先是急刹,又起动加速,轮胎急转摩擦地面发出尖叫声,车摇晃着绕过巨大的卡车身影,扬长而去。这一连串的几秒钟的“危险”动作,惊心动魄,简直就是好莱坞大片里的场景,但前几秒钟里发生的“惊险故事”并没让树鑫的话语离开《兄弟》的叙述,就仿佛真的坐在电影院里一样——他不管不顾,专注文学,善讲故事,可见一斑。这时,我才发现他的座位边上放着几本文学作品,其中不乏中外经典名著。这趟“历险”记大约半年之后,一本叫《亦庄蓝领》报告文学集,就正式出版发行了,树鑫是图书的总策划。
今天巧遇《利物浦女孩叫苏菲》,自然联想到了十多年前的那一幕,面对文学以及树鑫对待文学的态度,一切也就通顺自然了。苏菲,这个来自英国利物浦的姑娘,经过树鑫的笔,立马活灵、生动起来,好像是读者亲自经历一般。文字着墨苏菲是从作者抱过的一个利物浦小女孩开始,到苏菲来华探访以及告别结束的故事,时间跨越十多年的时光,作者的文笔概括得相当得体,几个点,二、三件事儿,就把一个时空交替的事件,敘述的完整而丰厚。故事背景的大笔铺垫为刻画利物浦女孩苏菲做了恰当的烘托,文中主人公一下子有了立体感。由于人物丰满,也让人领略了作者时间纵向上附着的情绪色彩。那个曾经作者抱过的洋娃娃怎么就是眼前婷婷玉立的苏菲呢?这个溢出文外的惊问,不仅感叹时光之无奈,又有对生命的惋惜之情。不过这些只是表象而已,实则是作者的好友——与斯蒂芬相处的点点滴滴,本质上是友谊之光的再现,这才是最核心的文学定位所在。
文中描写与斯蒂芬在度假公寓公共客厅里的场景,一句仿佛送行人特意安排的电视节目——播放中国云南风情的电视内容。使客人有了归家的感怀,这说明作者的心理刻画十分准确,其实重点就是漂洋过海游子的最真实写照。同时也足见这位英国友人斯蒂芬的细微、周到之处——这就是彼此的友谊的具体行动。每个跨出国门的人置身在遥远的他乡,完全相异的文化环境,那种归心似箭可想而知,那种友谊长存可想而知。还有就是两个不同种族背景的人,同是利物蒲队的球迷,当作者穿上肥大的利物浦队的球衣,让人感受到了搞笑与生动,加之斯蒂芬如何与女警察交涉,把作者带到草坪上的场景十分动情,一下子把外来人与在足球文化构成的氛围合二为一,不分彼此。在这个情节之外又加了一个陪斯蒂芬送孩子的情节,小苏菲送到哪儿,送到她母亲那里,为什么要送到她母亲那里?因为斯蒂芬离婚了。按理说写情节到这儿可一笔带过,偏偏要在情节的后面加上共餐、相互问侯的小细节,这个小细节又带来了作者的不解,突出了一个不同社会环境的价值选择与差异性。
对于斯蒂芬的回忆完全定格在苏菲的来访和作者在这个时间轴线上跨越书信的叙事表述当中,体现了文学的技术层面的技巧。正因为斯蒂芬的隐形存在,苏菲跨跃式现身的现场,已然成了情感联系的招牌以及友谊长存的最真实写照,而当年的旧照和后来的书信又化作了寄托情思的道具,这些让苏菲和作者流出的眼泪才更加合理和无比生动。
苏菲来了,又走了。这一次告别的拥抱与十几年前作者抱着那个小女孩过桥的场景的重合相叠使人生又一次离别,足见光阴的宝贵,父女之情、家之温馨跃然纸上。
树鑫是位职业经理人,但他终是喜文、爱文、懂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