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制度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

2017-12-30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数码设计 2017年15期
关键词:政治课政治思想

高 畅(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观念,学生为了应对高考,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是在学生死记硬背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过于单一化,教学的目的没能达到。思想政治课本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的过程缺乏创新,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而言,难以完成教学的意义。在高考制度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行改革创新,教育理念的转变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思想政治课有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 学习兴趣的培养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1.1 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面对升学的压力,学生只有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才能够有学习的动力。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课本的内容,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奥秘,形成一套完善的思想政治体系,改变以往昏昏欲睡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实现思想政治教学应有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生作为一个思想观念还未完全成熟的特殊群体,缺乏对事物的深刻认知能力,冲动的特质限制了对事物的理性看待,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有助于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理性的思考与应对各种问题,促使学生打破思维的限制,以另一种角度观察世界,激发自身的潜能。学习的积极性是依靠学习兴趣为动力,知识的探索源于学生的兴趣,高中生出现偏科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学习的兴趣,学生被动的接受填鸭式的教学只会对思想政治课程更加不感兴趣。然而,对于某一学科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愿意在该课程上多花心思、多花时间,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兴趣,才能够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偏见,进而改变的课堂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思想政治学科。增加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以一种兴奋、好奇的态度去探索思想政治学科领域的世界,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籍积极性,新颖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有助于达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效果。

1.2 高考制度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影响。在高考制度改革背景下,教师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当高考的考试科目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所决定的时候,思想政治课程需要转变教学的模式,一味的填鸭式教育只能适得其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很有可能报考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生越来越少,这对于思想政治课程而言是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对于思想政治学科而言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根深蒂固的认知是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发生转变,以学生为教育的核心,从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开始,使得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有全新的认知。高中生在面对升学压力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想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使得学生在准备应对高考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从多种角度出发,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高考制度发生转变,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促使教师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观念发生改变。考试制度改革之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被动的接受教师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背诵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只是为了取得高分而学习,教学的根本性意义发生了转变,教学的质量自然大打折扣,不能实现教学的目标。考试制度改革之后,学生拥有了自主选择的机会,不再处于被动的状态,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学科兴趣选择考试的科目,教师面对高考的压力必须转变教学的态度,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积极的准备教学内容,充分的备课,选择新颖的教学模式,将课本的理论性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吸引学生的眼球,转变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

2.1 高中生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生产生倦怠的心理。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疲于应付高考,倦怠心理的产生使得高中思想政治难以实现教学的目标。学生面对繁重的升学压力,学校、教师、家长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数成为检验学生好坏的标准,学生从学习知识的态度转变为高考会不会考试的学习态度,过于看重高考的出题类型,然后开展死记硬背的模式以应对高考,这样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枯燥的背诵消磨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态度不积极,花费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时间只停在背诵理论知识的环节,而从没有想过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开拓政治视野。消极的学习心态与思想政治教学的意义背道而驰,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使得学生难以提高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科的兴趣不高,作为文科性质的学科不受学生们的欢迎,是因为教学的内容过于单一化,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述理论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缺乏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反感的情绪,中学开展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在于完成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基本的看待事物的方法。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学的目标偏离了轨道,变成了学生取得高分,完成升学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被忽视,大部分学生处于被迫学习的状态,机械的、单一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产生了厌倦的心理状态,甚至是出现抵触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情绪,不能起到思想政治课程的作用。

(2)教师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没有思考问题的时间,教师将考试的重点进行划分,要求学生多背诵理论知识多做练习题,采用这种快节奏的方式取得考分,受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意义被教师忽视。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内容枯燥的理论知识没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下降,难以达到教学的效果。在高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倘若教师不转变教学的方法,在高考制度改革下难以适应教学体系的转变,教学的方法不适应改革模式的变化,最终会难以胜任思想政治教学的工作。

2.2 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

(1)学校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校、教师不注重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只是一味地采取备战高考的教学方式,所有的教学目标似乎都成了为最后的高考做准备。学校重视的是升学率,经验丰富的教师固执的以为填鸭式教育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分数,新教师有改变教学模式的想法,却迫于教学的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而难以实行新的教学模式,分数似乎成了中学教育最为重要的东西,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们只能紧抓课堂时间,用填鸭式教育的方式,督促学生掌握考试的重点理论知识,课下学生们将重点转移至数学、英语的学习,留给思想政治课的时间少之又少,甚至有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做其他科目的习题,理由是不用学习,只需要考试前背诵知识点就可以完成考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学校不重视思想政治教学,教学的质量难以保障,不能都达到教学的目标,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

(2)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教学的质量与教学的方式有关系,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要求教师集思广益,相互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在社会、学校、学生的影响下,教师既要保证课堂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要采取多种教学的模式,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无疑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教育改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大多是理论知识,缺乏趣味性,教学的难度加大,教师的工作压力也在随之增加。在学生的观念里,不喜欢思想政治课是因为内容枯燥,难以提升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注意力无法集中,降低了教学的质量。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教师高高在上的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更加对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新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根据调查显示,学生期待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方式有所创新,传统的教学不适应现代的教育发展。

3 高考制度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3.1 转变教学理念。在高考制度改革的影响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的理念,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以学生为核心,减弱学生备战高考的目的性,使得学生以求学的态度面对思想政治课,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为了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实现自我的价值。教师的教育观念由课堂的主人转变为课堂的主导者,给出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使得学生体验探索知识的趣味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资历老的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综合素养的建设,使得教师能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要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紧跟时代的发展,学会灵活的运用教学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课堂内容丰富化、多元化。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用生动的事例分析讲解出来,使得课堂内容增加了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课堂上多运用现代教学课件,多媒体的应用能够丰富学生课堂,拓展教学的内容,使得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有助于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为了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内容选材上要有新颖的特点,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得学生不会对教学的内容感到枯燥乏味,教学的内容生动有趣且具有条理性,有助于改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看法,使得教学的效益实现最大化。在课堂上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实现学生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综上所述,高考制度改革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避免学生发生倦怠的情绪,教育模式的革新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高考制度改革对于教育改革有很重要的意义,影响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了完成教学的目标,课堂的教学内容要结合实际生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政治课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